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20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升降平台、半圆形转动盘和铁塔主体,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部通过转动轴与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平台,所述第二斜支撑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部固定杆,所述中部固定杆下侧连接有一级液压升降杆,所述升降平台的上侧通过螺栓与铁塔底座的下部相连接,所述铁塔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架,且固定支撑架中部通过半圆形转动盘与铁塔主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级液压升降杆和二级液压升降杆进行控制升降平台的高度,在确保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更能达到节能效果,能够缩短升降平台进行上升和下降的时间。

A lifting device for navigation bridge building and a tower pitching device for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idg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海船
,具体是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使远洋运输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航海船运输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减小驾驶桥楼错误操作引起的各种损坏,降低运输人工成本,则对驾驶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船只的体积比较大,航海船上部的桥楼高度较低,装卸库区域里面装栽的货物会影响航海船桥楼的视线,容易造成航海船上部观察的范围减小,因此使船只上部的装卸库不能装载很多货物,造成了航海船上部货物变少的原因,并且由于航海船只的高度比较高,在通过桥梁时容易使船楼上面的铁塔发生碰撞的现象,传统的航海船桥楼高度比较低,对航海船观察的范围较小,并且稳定性比较差,升降效率比较低,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以解决传统航海船桥楼高度比较低,对航海船观察的范围较小,并且稳定性比较差,升降效率比较低,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升降平台、第一斜支撑杆、第二斜支撑杆、半圆形转动盘和铁塔主体,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部通过转动轴与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平台,所述第二斜支撑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部固定杆,所述中部固定杆的下侧连接有一级液压升降杆,且一级液压升降杆的底部通过下侧转动环与固定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连接杆,所述承重连接杆的上侧通过上侧转动环与二级液压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升降平台的上侧通过螺栓与铁塔底座的下部相连接,所述铁塔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架,且固定支撑架的中部通过半圆形转动盘与铁塔主体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上侧连接有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和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优选的,所述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和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传动机构与铁塔主体的侧面相连接,且连接杆传动机构的上部设有转动轴,利用转动轴可以使铁塔主体沿着连接杆传动机构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的中部设有连接杆,且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底座和升降平台连接,使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移动,从而实现升降平台的上升和下降。优选的,所述二级液压升降杆的上部通过转动环与升降平台的下侧相连接,且二级液压升降杆和一级液压升降杆分别均设有2个,升降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使二级液压升降杆进行转动。优选的,半圆形转动盘的上部设有圆形销孔,所述半圆形转动盘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杆与固定支撑架的中部连接,利用圆形销孔可以将半圆形转动盘固定在固定支撑架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级液压升降杆和二级液压升降杆进行控制升降平台的高度,在确保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保证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平稳移动,更能达到节能效果,能够缩短升降平台进行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并且还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一斜支撑杆和第二斜支撑杆的稳定性,通过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和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同时进行控制铁塔主体的运动,可以保证铁塔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底部的圆形销孔进行固定半圆形转动盘,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具有使用简单,稳定性较好以及使用效率较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平台上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升降平台下降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座、2-第一斜支撑杆、3-第二斜支撑杆、4-一级液压升降杆、5-二级液压升降杆、6-中部固定杆、7-承重连接杆、8-下侧转动环、9-上侧转动环、10-升降平台、11-铁塔底座、12-固定支撑架、13-半圆形转动盘、14-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5-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6-连接杆传动机构、17-铁塔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升降平台10、第一斜支撑杆2、第二斜支撑杆3、半圆形转动盘13和铁塔主体17,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部通过转动轴与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相连接,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具有支撑升降平台10的作用,所述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平台10,所述第二斜支撑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部固定杆6,中部固定杆6具有固定一级液压升降杆4上端的作用,所述中部固定杆6的下侧连接有一级液压升降杆4,且一级液压升降杆4的底部通过下侧转动环8与固定底座1连接,可以使一级液压升降杆4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所述第二斜支撑杆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连接杆7,承重连接杆7可以将二级液压升降杆5的底部进行固定,所述承重连接杆7的上侧通过上侧转动环9与二级液压升降杆5相连接,所述升降平台10的上侧通过螺栓与铁塔底座11的下部相连接,所述铁塔底座1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架12,可以保证铁塔主体17的稳定性,且固定支撑架12的中部通过半圆形转动盘13与铁塔主体17连接,可以减小铁塔主体17在转动时的受力,所述固定支撑架12的上侧连接有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5和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4,能够保证铁塔主体17的稳定性。所述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5和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传动机构16与铁塔主体17的侧面相连接,且连接杆传动机构16的上部设有转动轴,利用转动轴可以使铁塔主体17沿着连接杆传动机构16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所述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的中部设有连接杆,且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底座1和升降平台10连接,使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移动,从而实现升降平台10的上升和下降。所述二级液压升降杆5的上部通过转动环与升降平台10的下侧相连接,且二级液压升降杆5和一级液压升降杆4分别均设有2个,升降平台10在升降过程中使二级液压升降杆5进行转动。所述半圆形转动盘13的上部设有圆形销孔,所述半圆形转动盘13的中部通过转动连接杆与固定支撑架12的中部连接,利用圆形销孔可以将半圆形转动盘13固定在固定支撑架12的上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装置进行上升时,使一级液压升降杆4和二级液压升降杆5不断进行伸长,同时一级液压升降杆4通过下侧转动环8使第二斜支撑杆3进行移动,下侧转动环8就会沿着底部的转动轴以及上端的中部固定杆6进行转动,同时二级液压升降杆5通过上侧转动环9使第一斜支撑杆2进行移动,上侧转动环9就会沿着下部的承重连接杆7以及上端的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将升降平台10进行上升,通过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5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升降平台(10)、第一斜支撑杆(2)、第二斜支撑杆(3)、半圆形转动盘(13)和铁塔主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部通过转动轴与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平台(10),所述第二斜支撑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部固定杆(6),所述中部固定杆(6)的下侧连接有一级液压升降杆(4),且一级液压升降杆(4)的底部通过下侧转动环(8)与固定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杆(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连接杆(7),所述承重连接杆(7)的上侧通过上侧转动环(9)与二级液压升降杆(5)相连接,所述升降平台(10)的上侧通过螺栓与铁塔底座(11)的下部相连接,所述铁塔底座(1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架(12),且固定支撑架(12)的中部通过半圆形转动盘(13)与铁塔主体(17)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架(12)的上侧连接有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5)和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海船桥楼升降装置及船桥楼上部铁塔俯仰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升降平台(10)、第一斜支撑杆(2)、第二斜支撑杆(3)、半圆形转动盘(13)和铁塔主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部通过转动轴与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杆(2)和第二斜支撑杆(3)的上端连接有升降平台(10),所述第二斜支撑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中部固定杆(6),所述中部固定杆(6)的下侧连接有一级液压升降杆(4),且一级液压升降杆(4)的底部通过下侧转动环(8)与固定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斜支撑杆(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重连接杆(7),所述承重连接杆(7)的上侧通过上侧转动环(9)与二级液压升降杆(5)相连接,所述升降平台(10)的上侧通过螺栓与铁塔底座(11)的下部相连接,所述铁塔底座(1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架(12),且固定支撑架(12)的中部通过半圆形转动盘(13)与铁塔主体(17)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架(12)的上侧连接有左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5)和右侧倾斜式液压伸缩杆(14)。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鹏王建涛扈永强姚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