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薄板带温轧-超低温冷轧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914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镁合金超薄板带温轧—超低温冷轧连续轧制生产方法,初始镁合金板带在300~400℃保温进行均匀化处理,随后在300~400℃下进行多道次可逆等温轧制,得到厚度为1~2mm的中间轧板;将热轧得到的中间轧板经液氮控冷装置送入轧机一侧的卷取装置;随后对镁合金薄板进行可逆低温冷轧,冷轧完成后,板材进入轧机出口侧冷却器中冷却,由卷板机卷曲、保温,最终得镁合金细晶超薄板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冷却器和卷板机在轧机两侧对称布置,通过改变轧机和卷板机的转向就可以实现镁合金板材后续多道次超低温冷轧,液氮控制冷却镁合金板材晶粒细化明显,晶粒细小且均匀,可有效提高镁合金板材综合力学性能,改善其后续加工性能。

A process of warm rolling and ultra low temperature cold rolling of magnesium alloy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合金薄板带温轧-超低温冷轧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超薄板带温轧—超低温冷轧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镁合金因其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在航空航天、3C产品、军工以及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就要求镁合金产品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轧制变形是镁合金主要的变形方式,镁合金板带材在轧制生产过程中,变形温度对板材性能、组织均匀性有较大影响,轧后控制冷却也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由于镁合金室温成型性能差,通常采用热轧工艺对镁合金板材进行轧制,将铸态或铸轧组织转变为变形组织,从而得到镁合金薄板。但是镁合金热轧制品微观组织不够均匀,强度、延展性及组织均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晶粒细化是可以同步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有效方法。目前有研究方法可以用来实现金属表面晶粒细化,如喷丸、表面机械研磨等,但这些方法对晶粒的细化作用只体现在合金表层,对合金内部的组织细化效果不大,而且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通过实验,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合控轧与控冷技术的镁合金板材晶粒细化的轧制方法,该方法对于提高晶粒细化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超薄板带温轧—超低温冷轧生产工艺,工艺路线包括:板带加热→可逆等温热轧→液氮喷淋控冷→可逆低温冷轧→低温时效,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n(1)板带加热:初始镁合金板带在可加热卷取炉中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300~400℃,保温时长为0.5~2h,进行退火处理以获得均匀的等轴晶组织,为等温热轧提供准备;/n(2)板带可逆等温热轧:将加热后的板带在两侧的可加热卷曲炉间进行可逆往复轧制,得到厚度< 2.0mm的薄板;/n(3)液氮喷淋控冷:打开液氮控冷装置,将达到厚度的薄板带经过液氮控冷装置以70~100℃/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196 ~ -100℃,然后送入带有保温保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超薄板带温轧—超低温冷轧生产工艺,工艺路线包括:板带加热→可逆等温热轧→液氮喷淋控冷→可逆低温冷轧→低温时效,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1)板带加热:初始镁合金板带在可加热卷取炉中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300~400℃,保温时长为0.5~2h,进行退火处理以获得均匀的等轴晶组织,为等温热轧提供准备;
(2)板带可逆等温热轧:将加热后的板带在两侧的可加热卷曲炉间进行可逆往复轧制,得到厚度<2.0mm的薄板;
(3)液氮喷淋控冷:打开液氮控冷装置,将达到厚度的薄板带经过液氮控冷装置以70~100℃/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196~-100℃,然后送入带有保温保冷功能的卷曲装置;
(4)板带可逆低温冷轧:利用液氮控冷装置和双边保冷卷曲装置对镁合金板材进行小变形量可逆轧制,最终得到的厚度<0.5mm的超薄板带;
(5)低温时效:液氮控冷轧后板材进入具有保温保冷功能的卷取机进行低温时效,结束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超薄板带温轧—超低温冷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所涉及的具体设备结构,以四辊精轧机为中心,在其两侧从外到内依次分布有可加热卷取炉、两对导送辊及液氮冷控装置;且卷曲装置设置于两对导送辊之间;生产流程首先是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峰支晨琛霍晓娇贾伟涛马自勇朱艳春黄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