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86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包括:a.加料工序,将定量的稻壳、污泥及发酵液加入到发酵罐体内;b.搅动工序,启动叶轮,对罐体内的料搅动,使料形成中间向下侧边向上的循环;c.过滤工序,循环过程中的料经过过滤件时,其中的大颗粒物及结块的渣料沿着过滤件的内壁滑入到破碎桶内;d.破碎工序,进入破碎桶内的在叶轮转动的吸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破碎机构对料进行破碎处理;e.甩出工序,步骤d中破碎机构对料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甩出机构同步转动,甩出机构将破碎后达到合适粒径的料由破碎桶侧壁上开设的出料孔a甩出,解决了发酵过程中存在渣料结块以及大颗粒料发酵缓慢的问题。

A co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rice husk and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稻壳、污泥等废气物仍有它们自身的利用价值,合理利用后不仅能节约资源还能保护好环境,现有一些厌氧的发酵设备用于对稻壳、污泥等进行发酵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发酵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50962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扫洗破渣装置及厌氧消化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导流筒,各导流筒均竖直固定在厌氧反应器侧壁上,以及喷吹消化料以打散浮渣并使浮渣流向各导流筒附近的扫洗机构;向扫洗机构供应消化料的供液机构,其可有效改善高含固有机物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浮渣结垢问题,提高厌氧反应的消化效率和产气率。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其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在发酵罐内设置多个导流筒,其采用液体喷射的方式其破碎结垢浮渣的效率不高且能耗较大,破碎并不能达到完全破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通过在现有的发酵工艺汇总加入过滤、破碎以及甩出工序,避免了发酵过程中存在渣料结块以及大颗粒料发酵缓慢的问题,提高了发酵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a.加料工序,将定量的稻壳、污泥以及发酵液加入到发酵罐体内;b.搅动工序,启动叶轮,对罐体内的料进行搅动,使得料形成中间的料向下侧边的料向上的循环;c.过滤工序,步骤b中循环过程中的料经过过滤件时,其中的大颗粒物以及结块的渣料沿着过滤件的内壁滑入到破碎桶内;d.破碎工序,步骤c中进入破碎桶内的在叶轮转动的吸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向下移动,在下移的过程中破碎机构对料进行破碎处理;e.甩出工序,步骤d中破碎机构对料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甩出机构同步转动,甩出机构将破碎后达到合适粒径的料由破碎桶侧壁上开设的出料孔a甩出。作为改进,所述步骤b中的过滤件设置在破碎桶的上端口处设置为倒锥形,其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作为改进,所述步骤d中的破碎机构包括碎刀组件和碾碎组件,所述碎刀组件通过旋转刀片转动穿过上刀片和下刀片之间的方式对过滤出来的料进行切割破碎;所述碾碎组件通过旋转碾辊转动穿过上碾辊和下碾辊之间的方式对过滤出来的料进行碾碎。作为改进,所述碎刀组件与碾碎组件为上下交错设置,且各自设置有若干组。作为改进,所述甩出机构设置为若干的叶片,且转轴的外壁与碎料桶内壁之间的间距为L1,所述叶片的长度为L2,且L1和L2满足,2L2<L1<3L2。作为改进,所述破碎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b,其下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在凸起a与凸起b配合作用下实现间断性升降,并在升降的过程中控制出料孔b的打开或关闭。作为改进,所述旋转碾辊转动穿过上碾辊和下碾辊的表面均设置有粗糙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罐,通过在转轴端部设置叶轮使罐体内的液料形成中间的向下侧边的向上的循环,然后通过在罐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破碎桶并在破碎桶内设置破碎机构以及甩出机构,使渣料进入到破碎桶内在破碎机构的作用下破碎,并在甩出机构的作用下甩出,解决了发酵液内渣料容易形成结块以及部分渣料个头大两者影响发酵效率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罐,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端盖上的驱动件、在驱动件带动下转动且伸入罐体内部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端部的叶轮;所述叶轮转动对罐体内的料液进行搅动使罐体内的液料形成中间的向下侧边的向上的循环;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固定在罐体内壁上的破碎桶,所述转轴穿过破碎桶,所述破碎桶内设置有破碎机构以及甩出机构,所述破碎桶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a,破碎机构对破碎桶内的渣料进行破碎,完成破碎的料在甩出机构作用下经出料孔a进入罐体内。作为改进,所述破碎桶的上端口处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为倒锥形,其壁上开设有过滤孔。作为改进,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沿转轴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组碎刀组件以及碾碎组件,所述碎刀组件与碾碎组件上下交错设置。作为改进,所述甩出机构包括沿转轴圆周方向设置的若干叶片,所述叶片沿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组。作为改进,所述碎刀组件包括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碎料桶内壁上且上下设置的上刀片、下刀片以及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旋转刀片,所述旋转刀片转动穿过上刀片和下刀片之间;所述碾碎组件包括沿圆周方向可转动设置在碎料桶内壁上且上下设置的上碾辊、下碾辊以及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旋转碾辊,所述旋转碾辊转动穿过上碾辊和下碾辊之间。作为改进,所述转轴的外壁与碎料桶内壁之间的间距为L,所述叶片的长度为L,且L1和L2满足,2L2<L1<3L2。作为改进,所述破碎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b,其下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破碎桶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导孔,所述升降板的两侧边设置有导杆,所述升降板通过导杆与导孔的配合沿着转轴上下滑动,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侧边位置处设置有凸起a,所述转轴位于升降板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有与凸起a位置对应的凸起b。作为改进,所述破碎桶底面设置为锥形状,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为与破碎桶底面配合的锥形状。作为改进,所述旋转碾辊、上碾辊以及下碾辊的表面均设置有粗糙层。作为又一改进,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中间凸起的导流件a,其上部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导流件b。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转轴端部设置叶轮使得罐体内的液料形成中间的向下侧边的向上的循环,然后通过在罐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破碎桶并在破碎桶内设置破碎机构以及甩出机构,使得发酵料在搅动循环的过程中其中的渣料能不断进入到破碎桶内然后在破碎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料达到直径要求了及在甩出机构的作用下经出料孔a甩出,结构简单巧妙,避免了发酵液内渣料形成结块的情况,以及部分渣料个头大影响发酵效率,破碎后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碎料桶内壁上上刀片和下刀片,并在转轴上设置旋转刀片,使得转轴转动过程中旋转刀片转动穿过上刀片和下刀片之间不间断对渣料进行切割破碎,此外通过与碎刀组件交替设置碾碎组件,使得转轴转动时带动旋转碾辊转动穿过上碾辊和下碾辊之间,对渣料进行碾碎处理,两者相结合实现了对渣料的充分破碎,破碎效率高,进一步提高后续的发酵效率。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甩出机构,并设置其叶片在破碎位置的内侧,使得其在随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将料向外侧甩,甩的过程中提高了碎刀组件和碾碎组件的破碎效率的同时也能将达到要求的料经出料孔a甩出,结构简单巧妙。4.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破碎桶的底部开设出料孔b,并在下端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板,升起时将出料孔b堵住,下降时将出料孔b打开,使得符合要求的下落至底部的料也能经出料孔b,此外为了避免部分料沉积在底部非出料孔b的位置处,当升降板升起将出料孔b堵住时能使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na.加料工序,将定量的稻壳、污泥以及发酵液加入到发酵罐体内;/nb.搅动工序,启动叶轮(4),对罐体内的料进行搅动,使得料形成中间的料向下侧边的料向上的循环;/nc.过滤工序,步骤b中循环过程中的料经过过滤件(51)时,其中的大颗粒物以及结块的渣料沿着过滤件(51)的内壁滑入到破碎桶(5)内;/nd.破碎工序,步骤c中进入破碎桶(5)内的在叶轮(4)转动的吸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向下移动,在下移的过程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处理;/ne.甩出工序,步骤d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甩出机构(7)同步转动,甩出机构(7)将破碎后达到合适粒径的料由破碎桶(5)侧壁上开设的出料孔a(51)甩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a.加料工序,将定量的稻壳、污泥以及发酵液加入到发酵罐体内;
b.搅动工序,启动叶轮(4),对罐体内的料进行搅动,使得料形成中间的料向下侧边的料向上的循环;
c.过滤工序,步骤b中循环过程中的料经过过滤件(51)时,其中的大颗粒物以及结块的渣料沿着过滤件(51)的内壁滑入到破碎桶(5)内;
d.破碎工序,步骤c中进入破碎桶(5)内的在叶轮(4)转动的吸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向下移动,在下移的过程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处理;
e.甩出工序,步骤d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甩出机构(7)同步转动,甩出机构(7)将破碎后达到合适粒径的料由破碎桶(5)侧壁上开设的出料孔a(51)甩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过滤件(51)设置在破碎桶(5)的上端口处设置为倒锥形,其壁上开设有过滤孔(52)。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破碎机构(6)包括碎刀组件(61)和碾碎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杨帆陈泽洲彭黄湖吴圣姬杨圩祝守新车磊吉川邦夫戴欣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