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865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包括:a.加料工序,将定量的稻壳、污泥及发酵液加入到发酵罐体内;b.搅动工序,启动叶轮,对罐体内的料搅动,使料形成中间向下侧边向上的循环;c.过滤工序,循环过程中的料经过过滤件时,其中的大颗粒物及结块的渣料沿着过滤件的内壁滑入到破碎桶内;d.破碎工序,进入破碎桶内的在叶轮转动的吸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破碎机构对料进行破碎处理;e.甩出工序,步骤d中破碎机构对料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甩出机构同步转动,甩出机构将破碎后达到合适粒径的料由破碎桶侧壁上开设的出料孔a甩出,解决了发酵过程中存在渣料结块以及大颗粒料发酵缓慢的问题。

A co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rice husk and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稻壳、污泥等废气物仍有它们自身的利用价值,合理利用后不仅能节约资源还能保护好环境,现有一些厌氧的发酵设备用于对稻壳、污泥等进行发酵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发酵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50962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扫洗破渣装置及厌氧消化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导流筒,各导流筒均竖直固定在厌氧反应器侧壁上,以及喷吹消化料以打散浮渣并使浮渣流向各导流筒附近的扫洗机构;向扫洗机构供应消化料的供液机构,其可有效改善高含固有机物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浮渣结垢问题,提高厌氧反应的消化效率和产气率。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其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在发酵罐内设置多个导流筒,其采用液体喷射的方式其破碎结垢浮渣的效率不高且能耗较大,破碎并不能达到完全破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na.加料工序,将定量的稻壳、污泥以及发酵液加入到发酵罐体内;/nb.搅动工序,启动叶轮(4),对罐体内的料进行搅动,使得料形成中间的料向下侧边的料向上的循环;/nc.过滤工序,步骤b中循环过程中的料经过过滤件(51)时,其中的大颗粒物以及结块的渣料沿着过滤件(51)的内壁滑入到破碎桶(5)内;/nd.破碎工序,步骤c中进入破碎桶(5)内的在叶轮(4)转动的吸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向下移动,在下移的过程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处理;/ne.甩出工序,步骤d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甩出机构(7)同步转动,甩出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a.加料工序,将定量的稻壳、污泥以及发酵液加入到发酵罐体内;
b.搅动工序,启动叶轮(4),对罐体内的料进行搅动,使得料形成中间的料向下侧边的料向上的循环;
c.过滤工序,步骤b中循环过程中的料经过过滤件(51)时,其中的大颗粒物以及结块的渣料沿着过滤件(51)的内壁滑入到破碎桶(5)内;
d.破碎工序,步骤c中进入破碎桶(5)内的在叶轮(4)转动的吸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向下移动,在下移的过程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处理;
e.甩出工序,步骤d中破碎机构(6)对料进行破碎的过程中,甩出机构(7)同步转动,甩出机构(7)将破碎后达到合适粒径的料由破碎桶(5)侧壁上开设的出料孔a(51)甩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过滤件(51)设置在破碎桶(5)的上端口处设置为倒锥形,其壁上开设有过滤孔(52)。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壳与污泥协同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破碎机构(6)包括碎刀组件(61)和碾碎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杨帆陈泽洲彭黄湖吴圣姬杨圩祝守新车磊吉川邦夫戴欣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