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制备工艺及配比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分散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分散设备往往分散效果不好,最终产品不够细腻,而且分散叶片、或分散齿体在罐体内始终在单一位置,其远离分散叶片的乳液会存在分散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散更加细腻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制备工艺及其组合物配比。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包括进料器、预搅拌器和涂料分散器;所述进料器的出料端连通连接所述预搅拌器的预搅拌进料端,所述预搅拌器的预搅拌出料端对应连接所述涂料分散器的进料口。进一步的,所述涂料分散器为横向的柱形罐体结构;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涂料分散器罐体结构的左端上侧;还包括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涂料分散器罐体结构的右端下侧;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涂料分散器的罐体结构水平固定安装在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涂料分散器的罐体内部为水平的分散柱腔;所述分散柱腔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2)、预搅拌器(1)和涂料分散器(7);所述进料器(2)的出料端连通连接所述预搅拌器(1)的预搅拌进料端(3),所述预搅拌器(1)的预搅拌出料端(4)对应连接所述涂料分散器(7)的进料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器(2)、预搅拌器(1)和涂料分散器(7);所述进料器(2)的出料端连通连接所述预搅拌器(1)的预搅拌进料端(3),所述预搅拌器(1)的预搅拌出料端(4)对应连接所述涂料分散器(7)的进料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分散器(7)为横向的柱形罐体结构;所述进料口(5)位于所述涂料分散器(7)罐体结构的左端上侧;还包括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位于所述涂料分散器(7)罐体结构的右端下侧;所述出料口(9)内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涂料分散器(7)的罐体结构水平固定安装在基座(8)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分散器(7)的罐体内部为水平的分散柱腔;所述分散柱腔内呈圆周阵列分布有四个轴向视图为扇环形的分散单元(16),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所形成的组合结构为呈环柱形结构的分散单元组合(70),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所构成的分散单元组合(70)的内侧为左右贯通的柱形分散通道(23);所述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所构成的分散单元组合(70)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分散柱腔的左腔(19)和右腔(20);所述柱形分散通道(2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左腔(19)和所述右腔(20);所述进料口(5)连通所述左腔(19)的上端,所述出料口(9)连通所述右腔(20)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的扇环体外侧弧面均与涂料分散器(7)罐体内的分散柱腔的内壁弧面的弧面曲度相同;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的扇环体外侧弧面均与所述涂料分散器(7)罐体内的分散柱腔的内壁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所述分散单元组合(70)上的四个分散单元(16)均能沿轴线方向位移;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的扇环体内侧弧面上均布有尖端朝向轴线的分散齿体(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的扇环体内部均左右贯通设置有的扇环体循环通道(28),各所述扇环体循环通道(28)的左右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左腔(19)和所述右腔(20);
所述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所构成的分散单元组合(70)内侧的柱形分散通道(23)内同轴心穿过有传动轴(22),所述传动轴(22)上沿轴线方向等距阵列设置有若干轴流叶片(18);所述基座(8)上还安装有传动电机(6),所述传动电机(6)与所述传动轴(22)驱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6)通过传动轴(22)带动若干轴流叶片(18)同步旋转,各轴流叶片(18)的旋转能使柱形分散通道(23)内的液体形成沿轴线旋转的旋流,且各轴流叶片(18)的旋转能将柱形分散通道(23)内的液体向右推进,从而使左腔(19)内的液体通过柱形分散通道(23)源源不断的流入右腔(20)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墙面涂料制备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散单元(16)的扇环体顺时针端和扇环体逆时针端均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矩形槽(29),各所述矩形槽(29)的两侧为槽边(30);所述矩形槽(29)的槽底沿长度方向阵列有传动齿体(31);
分散单元组合(70)上的四个所述分散单元(16)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分散单元(16.1)、第二分散单元(16.2)、第三分散单元(16.3)和第四分散单元(16.4);所述第一分散单元(16.1)与第二分散单元(16.2)之间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齿轮空隙(27.1),所述第二分散单元(16.2)与第三分散单元(16.3)之间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齿轮空隙(27.2),所述第三分散单元(16.3)与第四分散单元(16.4)之间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齿轮空隙(27.3),所述第四分散单元(16.4)与第一分散单元(16.1)与之间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四齿轮空隙(27.4);
所述第一齿轮空隙(27.1)、第二齿轮空隙(27.2)、第三齿轮空隙(27.3)、第四齿轮空隙(27.4)内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齿轮(24.1)、若干第二齿轮(24.2)、若干第三齿轮(24.3)、若干第四齿轮(24.4);
第一分散单元(16.1)顺时针端矩形槽(29)内的传动齿体(31)和第二分散单元(16.2)逆时针端矩形槽(29)内的传动齿体(31)均与各第一齿轮(24.1)啮合;
第二分散单元(16.2)顺时针端矩形槽(29)内的传动齿体(31)和第三分散单元(16.3)逆时针端矩形槽(29)内的传动齿体(31)均与各第二齿轮(24.2)啮合;
第三分散单元(16.3)顺时针端矩形槽(29)内的传动齿体(31)和第四分散单元(16.4)逆时针端矩形槽(29)内的传动齿体(31)均与各第三齿轮(24.3)啮合;
第四分散单元(16.4)顺时针端矩形槽(29)内的传动齿体(31)和第一分散单元(16.1)逆时针端矩形槽(2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