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61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其通过对板料进行机械扶持,节省人工扶持板料的体力,下模右方板料向上移动时,支撑块可对板料进行支撑和推动,同时避免人工扶持板料时,板料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实用性和安全性;包括底座、下模支座、下模、支撑板、上液压装置、上液压杆、上模支座和上模,底座的右端与下模支座的左端下侧连接,下模支座的顶端与下模的顶端连接,底座的顶端左侧与支撑板的底端连接,支撑板的右端上侧与上液压装置的左端连接,上液压装置的底端右侧与上液压杆的顶端连接;还包括底板、下液压装置、安装块、下液压杆、液压管、支撑杆、转动杆和支撑块。

A bending machine for material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折弯机是一种用于板料折弯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折弯机包括底座、下模支座、下模、支撑板、上液压装置、上液压杆、上模支座和上模,底座的右端与下模支座的左端下侧连接,下模支座的顶端与下模的顶端连接,底座的顶端左侧与支撑板的底端连接,支撑板的右端上侧与上液压装置的左端连接,上液压装置的底端右侧与上液压杆的顶端连接,上液压杆的底端与上模支座的顶端连接,上模支座的底端与上模的顶端连接;现有的折弯机使用时,首先将板料放置在下模的顶端,通过上液压装置控制上液压杆的底端向下移动,上液压杆的底端带动通过上模支座带动上模向下移动,上模的底端与板料的顶端接触并对板料进行折弯挤压,板料折弯完成,通过上液压装置控制上液压杆的底端向上移动并恢复至初始位置,上液压杆的底端通过上模支座带动上模恢复至初始位置,手动取下板料即可;现有的折弯机使用中发现,板料放置在下模顶端时,下模右方板料需人工对其进行扶持,防止下模右方板料塌落,板料在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包括底座(1)、下模支座(2)、下模(3)、支撑板(4)、上液压装置(5)、上液压杆(6)、上模支座(7)和上模(8),底座(1)的右端与下模支座(2)的左端下侧连接,下模支座(2)的顶端与下模(3)的顶端连接,底座(1)的顶端左侧与支撑板(4)的底端连接,支撑板(4)的右端上侧与上液压装置(5)的左端连接,上液压装置(5)的底端右侧与上液压杆(6)的顶端连接,上液压杆(6)的底端与上模支座(7)的顶端连接,上模支座(7)的底端与上模(8)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9)、下液压装置(10)、安装块(11)、下液压杆(12)、液压管(13)、支撑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包括底座(1)、下模支座(2)、下模(3)、支撑板(4)、上液压装置(5)、上液压杆(6)、上模支座(7)和上模(8),底座(1)的右端与下模支座(2)的左端下侧连接,下模支座(2)的顶端与下模(3)的顶端连接,底座(1)的顶端左侧与支撑板(4)的底端连接,支撑板(4)的右端上侧与上液压装置(5)的左端连接,上液压装置(5)的底端右侧与上液压杆(6)的顶端连接,上液压杆(6)的底端与上模支座(7)的顶端连接,上模支座(7)的底端与上模(8)的顶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9)、下液压装置(10)、安装块(11)、下液压杆(12)、液压管(13)、支撑杆(14)、转动杆(15)和支撑块(16),底板(9)的左端与下模支座(2)的右端下侧连接,底板(9)的底端与下模支座(2)的底端平齐,底板(9)的顶端左侧与下液压装置(10)的底端连接,下液压装置(10)的左端与下模支座(2)的右端下侧接触,底板(9)的顶端右侧与安装块(11)的底端接触,安装块(11)的顶端与下液压杆(12)的底端连接,液压管(13)位于下液压装置(10)和安装块(11)之间,液压管(13)的左端与下液压装置(10)的右端下侧连通,液压管(13)的右端与下液压杆(12)的左端下侧连通,下液压杆(12)的顶端与支撑杆(14)的底端连接,支撑杆(14)的顶端与转动杆(15)的底端可转动连接,转动杆(15)的顶端与支撑块(16)的底端中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调整装置,两组调整装置分别位于下液压装置(10)的前方和后方,两组调整装置的左端均与下模支座(2)的右端连接,两组调整装置的右侧均与安装块(11)连接,调整装置包括轴承座(17)、双轴承(18)、压盖(19)、丝杠(20)、第一卡簧(21)和第二卡环(22),轴承座(17)的左端与下模支座(2)的右端下侧连接,轴承座(17)的右端连通设置有通口,通口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轴承孔,双轴承(18)位于轴承孔内,双轴承(18)的左端外圈与轴承孔的左端贴紧,双轴承(18)的右端与轴承座(17)的右端平齐,压盖(19)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压盖(19)的左端内侧与双轴承(18)的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坤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