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2558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12
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选择笔筒树植株新长出的拳卷叶作为外植体,清洗消毒,沿叶柄切成小段,保留未展开的拳卷羽叶,培养形成GGB;转接于初次培养基中培养,形成原叶体团;接着转接于原叶体增殖培养基中培养,以增殖大量原叶体团;然后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培养,部分丛生芽形成无根的幼孢子体;而有部分丛生芽形成具大量不定根的嫩芽继续生长成笔筒树幼孢子体,生根苗继续培养,丛生芽迅速长成带根笔筒树幼苗;未生根的笔筒树幼孢子体转接至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周期,得笔筒树幼苗;进行瓶苗遮荫、逐渐揭盖喷水,遮荫、揭盖、早晚喷水的室外炼苗驯化培养。便捷、繁殖高效、低成本。

A propagation method of tissue culture of pen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笔筒树(Sphaeropterislepifera)是桫椤科白桫椤属大型树状蕨类植物,原分布于中国台湾、日本琉球群岛和菲律宾北部地区,成片生于林缘、路边或山坡向阳地段。因其树姿优雅,高大挺拔,叶痕大而密,异常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庭院和室内绿化。此外,其茎秆内富含生物碱、黄酮苷等药用成份,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因此,笔筒树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笔筒树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由于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与结合等生殖过程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在原生境下一般很难满足其繁殖条件,导致笔筒树种群现存数量不大,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孢子的自然繁殖率,加上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环和人们对其植株的不合理采挖,使得桫椤科植物赖以生存的生境日益恶化,笔筒树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而处于濒危状态。目前笔筒树已列入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报道的关于笔筒树组培的研究是用其孢子作为外植体(马洪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选择生长健壮笔筒树植株新长出的拳卷叶作为外植体,清洗消毒后备用;/n2)取步骤1)处理后的拳卷叶,沿叶柄切成小段,保留其余未展开的拳卷羽叶,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65~130d,形成一定量的绿色球状体;/n3)将步骤2)形成的绿色球状体转接于GGB初次培养基中培养,经30~40d培养周期,绿色球状体可形成原叶体团;/n4)将步骤3)形成的原叶体团转接于原叶体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30d,以增殖大量原叶体团;/n5)取步骤4)形成的原叶体团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培养20~30d诱导出大量丛生芽,部分丛生芽形成无根的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生长健壮笔筒树植株新长出的拳卷叶作为外植体,清洗消毒后备用;
2)取步骤1)处理后的拳卷叶,沿叶柄切成小段,保留其余未展开的拳卷羽叶,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65~130d,形成一定量的绿色球状体;
3)将步骤2)形成的绿色球状体转接于GGB初次培养基中培养,经30~40d培养周期,绿色球状体可形成原叶体团;
4)将步骤3)形成的原叶体团转接于原叶体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30d,以增殖大量原叶体团;
5)取步骤4)形成的原叶体团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培养20~30d诱导出大量丛生芽,部分丛生芽形成无根的幼孢子体;而有部分丛生芽形成具大量不定根的嫩芽继续生长成笔筒树幼孢子体,生根苗继续培养基10~30d,丛生芽迅速长成带根笔筒树幼苗;
6)取步骤5)获得的未生根的笔筒树幼孢子体,选取着生3~6片叶、高度3~4cm、生长健壮的植株,转接至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周期30~40d,得笔筒树幼苗;
7)取步骤5)获得的带根笔筒树幼苗,或步骤6)获得的笔筒树幼苗中,选取着生6~9片叶,高度5~7cm、根数6~8条、根长大于3cm、生长健壮的植株,先进行瓶苗遮荫、逐渐揭盖喷水、3~5d后再进行遮荫、揭盖、早晚喷水的室外炼苗驯化,培养5~7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外植体选择生长健壮笔筒树植株新长出的拳卷嫩叶,未展开或1/3展开的二回羽叶为外植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笔筒树组织培养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清洗是采用废旧牙刷轻而全面地刷掉整个拳卷嫩叶内外的棕色薄鳞片,洗衣粉浸泡10~15min后,在流水下冲洗20~30min,用干净纱布吸干表面水分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笔筒树组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张秀英蔡邦平马丽娟张万旗蔡长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