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43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电机、减速器、油封、主轴、推进式搅拌轴,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主轴传动连接,主轴上安装有推进式搅拌轴,减速器下方设有油封,具体的,推进式搅拌轴上安装有组对称分布的搅拌叶,搅拌叶呈X型,搅拌叶的一端安装在推进式搅拌轴上,搅拌叶的另一端用横梁连接,搅拌叶的周边安装有锯齿叶,搅拌叶的叶面与旋转平面呈60度夹角设置,搅拌直径与搅拌釜釜体直径之比为0.5‑0.5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搅拌时胶液翻腾明显,能显著缩短搅拌时间。

A mixing and stirring device for glu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上胶机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胶液混合均匀,防止沉淀,需要利用搅拌装置对胶液进行不停混合搅拌,现有胶液混合搅拌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搅拌起效慢,若欲使胶液搅拌充分,需高转速搅拌15分钟以上,占用时间;2、搅拌时胶液上下翻转效果差,常出现底层已搅拌均匀,顶层仍旧没有搅开的情况;3、为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搅拌机转速要开到很高,造成设备磨损高,驱动设备易出现漏油现象,胶液有被漏油污染的风险,影响产品品质;4、为维持胶液充分搅拌的状态,搅拌机长期高速运转,设备噪音大,对现场工作人员健康有影响,而且长期高速运转会造成乳液破乳,产品品质外观出现异常;搅拌机磨损快,故障率高,维修保养频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同时能够保证产品品质,降低搅拌能耗的胶液混合搅拌装置。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电机、减速器、油封、主轴、推进式搅拌轴,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主轴传动连接,主轴上安装有推进式搅拌轴,减速器下方设有油封;具体的,推进式搅拌轴上安装有3组对称分布的搅拌叶,搅拌叶包括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交叉连接呈X型;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一端安装在推进式搅拌轴上,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另一端用横梁连接;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周边安装有锯齿叶,搅拌叶的叶面与旋转平面呈60度夹角设置,搅拌直径与搅拌釜釜体直径之比为0.5-0.56。优选的,油封的下方还设有漏油收集装置。优选的,漏油收集装置底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储油盒。优选的,出油口与储油盒之间还连接有过滤装置。优选的,过滤装置出口处设有开关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搅拌叶设呈X型,相较于常规扇形搅拌叶,X型搅拌叶更利于胶液流动混合,在搅拌叶周边设置锯齿叶,能细化分散胶液,同时通过将搅拌叶平面与旋转平面呈60度夹角设置,并将搅拌直径与搅拌釜釜体直径之比设为为0.5-0.56,使搅拌装置启动后能迅速进入高效搅拌状态,底层乳液翻到上层明显,保证充分搅拌,本技术搅拌装置开启后2分钟胶液即开始上下翻腾,5分钟内即可搅拌均匀,在搅拌物料相同的前提下,相较于推进式搅拌轴上各桨叶平面与旋转平面呈30度夹角设置,推进式搅拌轴上桨叶直径与搅拌釜釜体直径之比设为为0.2-0.3的现有技术,实现搅拌均匀所用时间至少节约了10分钟,同时电机转速由高速降为中速,漏油情况大为减少,电动机运转速率降低后,磨损率、故障率和能耗都有所降低,减速器下方设有油封,油封的下方还设有漏油收集装置,避免驱动设备漏油到胶液中,圆柱形漏油收集盘底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处连接有过滤装置,油经过滤后流向储油盒内,可是实现反复利用,过滤装置出口处设有开关阀,当需要将储油盒内的油倾倒出去时,可将开关阀关闭,避免过滤装置内的油滴出,本技术设备改造简单,资金投入少,主要通过调节桨叶角度,增大桨叶直径来实现,其余辅助零件安装也比较简单,却实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搅拌釜、2:电机、3:减速器、4:油封、5:漏油装置、6:主轴、7:推进式搅拌轴、8:锯齿叶、9:搅拌叶、10:连接梁。具体实施方式为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1、电机2、减速器3、油封4、主轴6、推进式搅拌轴7,电机2通过减速器3与主轴6传动连接,主轴6上安装有推进式搅拌轴7,减速器3下方设有油封4;具体的,推进式搅拌轴7上安装有3组对称分布的搅拌叶9,搅拌叶9包括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交叉连接呈X型;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一端安装在推进式搅拌轴7上,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另一端用横梁10连接;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之间交叉连接形成的空隙有利于搅拌时胶液通过空隙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另一端用横梁10连接后,结构稳定性得到增强,使用寿命明显能够提高;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周边安装有锯齿叶8,锯齿叶8在搅拌作用时能起到切割、细化、分散胶液的作用,使胶液进一步充分混合;搅拌叶9的叶面与旋转平面呈60度夹角设置,搅拌直径与搅拌釜1釜体直径之比为0.53,相较于现有技术,搅拌叶之间向内,即向搅拌轴收拢、搅拌叶叶长增加,这一设计增加了搅拌叶与胶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增加搅拌叶作用面积,配合搅拌叶的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设计,提高了搅拌过程胶上下翻腾混合效果。本实施例的设置相较于改进前常规三叶式搅拌器,在相同功率驱动下,同等体积的胶液实现搅拌均匀的时间节约了12.6分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提高防漏效果,还可进一步的在油封4的下方设有漏油收集装置5,漏油装置5可制成圆柱形,直接套接在主轴6的外侧,底部与主轴6合成一体,以便收集漏油,漏油装置5底部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储油盒,出油口与储油盒之间还连接有过滤装置,经过滤后的油还可反复利用,过滤装置出口处设有开关阀。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电机、减速器、油封、主轴、推进式搅拌轴,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主轴传动连接,主轴上安装有推进式搅拌轴,减速器下方设有油封,其特征在于,/n推进式搅拌轴上安装有3组对称分布的搅拌叶,搅拌叶包括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交叉连接呈X型;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一端安装在推进式搅拌轴上,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另一端用横梁连接;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周边安装有锯齿叶,搅拌叶的叶面与旋转平面呈60度夹角设置,搅拌直径与搅拌釜釜体直径之比为0.5-0.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电机、减速器、油封、主轴、推进式搅拌轴,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主轴传动连接,主轴上安装有推进式搅拌轴,减速器下方设有油封,其特征在于,
推进式搅拌轴上安装有3组对称分布的搅拌叶,搅拌叶包括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交叉连接呈X型;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一端安装在推进式搅拌轴上,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另一端用横梁连接;第一叶臂和第二叶臂的周边安装有锯齿叶,搅拌叶的叶面与旋转平面呈60度夹角设置,搅拌直径与搅拌釜釜体直径之比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子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睿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