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40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可视安全门、防漏托盘、升降一体地脚、100L混液桶、桶盖、管路区、设备框架、触摸屏、冷却盘管,设备框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触摸屏,设备框架的下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可视安全门,设备框架下端连接有防漏托盘,设备框架的后端且位于防漏托盘的上面固定设置有100L混液桶,100L混液桶的上端设置有桶盖,桶盖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冷却盘管,管路区安装有循环管路、进液管路、供液管路、循环泵、供液泵;进液管路一端连接供液泵,供液泵连接生活用水,进液管路另一端连接循环泵。本设备体积小巧,设备维护简单方便。

A liquid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供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湿法设备
,具体是一种液体供应装置。
技术介绍
重力沉降是利用灰尘本身的重力而使其沉降,称为干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限度,当颗粒很小时,难以获得高效率。湿法净制除尘是借加入水或其他液体,使含尘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灰尘粘附于液体中形成悬浮液,气体即达到净化的目的。气体的湿法净制是使含尘气体与水接触使其中尘粒被水粘附除去的净制方法。气体湿法净制的设备类型有多种,其基本原理都是在设备内产生气一固一水三相高度湍动,以提高气一固一水的接触,使尘粒被水黏附。故湿法净制不适用于固体尘粒为有用物料的回收工艺。在湿法设备上现有的混液和供液设备往往都是单一液体供液,无法进行混合供液,对于特殊使用无法满足,某些设备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但体积较大,设备成本较高,无法灵活或者低成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供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可视安全门、防漏托盘、升降一体地脚、100L混液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可视安全门(2)、防漏托盘(3)、升降一体地脚(4)、100L混液桶(5)、桶盖(6)、管路区(7)、设备框架(8)、触摸屏(9)、冷却盘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框架(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所述控制面板(1)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触摸屏(9),所述设备框架(8)的下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可视安全门(2),所述设备框架(8)下端连接有防漏托盘(3),所述设备框架(8)的后端且位于防漏托盘(3)的上面固定设置有100L混液桶(5),所述100L混液桶(5)的上端设置有桶盖(6),所述桶盖(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冷却盘管(10),所述管路区(7)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供应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可视安全门(2)、防漏托盘(3)、升降一体地脚(4)、100L混液桶(5)、桶盖(6)、管路区(7)、设备框架(8)、触摸屏(9)、冷却盘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框架(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所述控制面板(1)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触摸屏(9),所述设备框架(8)的下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可视安全门(2),所述设备框架(8)下端连接有防漏托盘(3),所述设备框架(8)的后端且位于防漏托盘(3)的上面固定设置有100L混液桶(5),所述100L混液桶(5)的上端设置有桶盖(6),所述桶盖(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冷却盘管(10),所述管路区(7)安装有循环管路(11)、进液管路(12)、供液管路(13)、循环泵(14)、供液泵(15);所述供液泵(15)和100L混液桶(5)之间连接循环管路(11),所述进液管路(12)一端连接供液泵(15),所述供液泵(15)连接生活用水,所述进液管路(12)另一端连接循环泵(14),所述循环泵(14)连接供液管路(13)一端,所述供液管路(13)另一端连接100L混液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供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升杨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密科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