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导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流板,多个缓流板呈上下交错分布,缓流板呈一体式结构,包括顶部弧形部、底部弧形部以及倾斜板,倾斜板呈倾斜设置,顶部弧形部以及底部弧形部均呈弧形板结构,顶部第一个缓流板的顶部弧形部位置正对导板下方;沉淀池上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呈方形结构,观察口由透明玻璃构成,观察口呈竖直设置,沉淀池底部一侧设置有油墨排除口,油墨排除口上设置有开关阀;导板底部增设缓流板,缓流板特殊的弧形结构能够将导板导出的药水流速放缓,药水经过多个缓流板后会经过沉淀池的侧壁向下流入到沉淀池内,大幅度降低药水向下的冲力,使得第一沉淀池内部的更容易沉淀。
An anti etching ink separation system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在PCB板的印制工艺中,在PCB蚀刻后,需要用药水将PCB表面抗蚀刻油墨去除,以便后续的工序进行。现有去除抗蚀刻油墨设备,药水槽只有一个,PCB板随传动滚轮通过喷淋区域,经冲洗PCB板表面抗蚀刻油墨随药水一起直接流入到药水槽中。由于油墨密度高于药水,油墨在药水槽中形成自然沉淀,药水槽的底部油墨浓度非常高。生产中,为了减小生产成本,药水往往需要循环使用。这就需要从药水槽体底部抽取药水,这样退洗下的油墨通过泵抽药水再次进入喷淋喷到基板表面,造成油墨去除不彻底,残留的油墨会导致后续加工的绝缘层与PCB板结合不良,同时由于油墨黏稠且颗粒较大,极易堵塞喷淋的喷嘴,需要每隔两个小时清洗一次喷淋、每三天更换一次药水,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专利号为201410606705.8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油墨分离系统,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缺点:1、导板会直接将药水导入药水槽内的第一沉淀池,由于药水向下的冲力,会让第一沉淀池内部的药水与油墨混合物发生混合作用,很难起到沉淀的作用;2、由于药水槽的容量有限,一旦油墨沉积过多,油墨也会从溢流口内流出造成油墨混合,因此应当研发一种能够实时排放油墨且能起到很好分离药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包括药水槽、传动滚轮、喷淋管道、喷淋嘴、喷淋增压泵、导板,所述传动滚轮设置在所述药水槽上方,所述喷淋嘴设置在所述传动滚轮上方,所述导板设置在所述药水槽与所述传动滚轮之间,所述药水槽分隔成沉淀池、泵池,所述药水槽内的隔板设有溢流口,所述喷淋管道通过所述喷淋增压泵连接所述喷淋嘴与所述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流板,多个缓流板呈上下交错分布,所述缓流板呈一体式结构,包括顶部弧形部、底部弧形部以及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呈倾斜设置,所述顶部弧形部以及底部弧形部均呈弧形板结构,顶部第一个缓流板的顶部弧形部位置正对导板下方;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呈方形结构,所述观察口由透明玻璃构成,所述观察口呈竖直设置,所述沉淀池底部一侧设置有油墨排除口,所述油墨排除口上设置有开关阀。进一步的,所述缓流板数量至少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缓流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沉淀池侧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导板底部增设缓流板,缓流板特殊的弧形结构能够将导板导出的药水流速放缓,药水经过多个缓流板后会经过沉淀池的侧壁向下流入到沉淀池内,大幅度降低药水向下的冲力,使得第一沉淀池内部的更容易沉淀;2、由于药水槽的容量有限,一旦油墨沉积过多,油墨也会从溢流口内流出造成油墨混合,因此在药水槽设置有观察口,且每个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油墨排除口,所述油墨排除口上设置有开关阀;一旦油墨过多,可开启开关阀将底部油墨通过油墨排出口排出,防止油墨溢出;有利于连续生产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缓流板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包括药水槽14、传动滚轮1、喷淋管道2、喷淋嘴3、喷淋增压泵4,导板5。药水槽14用两个隔板分割成两个沉淀池6与一个泵池7,两个沉淀池6之间的隔板在高度60厘米处开一个长40厘米、宽5厘米的溢流口8,第二个隔板在高度55厘米处开一个同规格的溢流口8。在药水槽的正上方架设传动滚轮1,以便PCB板的传动。在传动滚轮1的下方,设置一个比传动滚轮1略宽的导板5,导板斜向15°设置,一端与药水槽内隔板固定,另一端延伸至第一个沉淀池6上方,以导流药水与油墨的混合液。传动轮的上方,设置一排可以覆盖传动滚轮1的喷淋嘴3,喷淋嘴3分别连接在喷淋管道2上,喷淋管道2连接喷淋增压泵4,喷淋增压泵4另一端的喷淋管道2插入泵池7中,抽取药水。导板底部设置有2个缓流板9、10,两个缓流板9、10呈上下交错分布,位于上方的第一缓流板9顶部一侧与药水槽侧面焊接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二缓流板10顶部一侧与第一沉淀池6的隔板焊接连接,缓流板9呈一体式结构,包括顶部弧形部91、底部弧形部92以及倾斜板93,缓流板10呈一体式结构,包括顶部弧形部101、底部弧形部102以及倾斜板103,所述倾斜板93/103呈倾斜设置,所述顶部弧形部91/101以及底部弧形部92/102均呈弧形板结构,第一缓流板的顶部弧形部91位置正对导板5下方,第二缓流板的顶部弧形部101正对第一缓流板底部弧形部92的下方,第二缓流板底部弧形部102正对药水槽侧壁;所述沉淀池6上设置有观察口11,所述观察口11呈方形结构,所述观察口11由透明玻璃构成,所述观察口11呈竖直设置,所述沉淀池6底部一侧设置有油墨排除口12,所述油墨排除口12上设置有开关阀13。传动轮的上方,设置一排可以覆盖传动滚轮的喷淋嘴,喷淋嘴分别连接在喷淋管道上,喷淋管道连接喷淋增压泵,喷淋增压泵另一端的喷淋管道2插入泵池中,抽取药水。在生产中,PCB板沿着传动滚轮运动方向通过喷淋区,去除其上的抗蚀刻油墨。油墨与药水的混合液便沿着导板流向第一个沉淀池中,由于油墨密度大于药水密度,油墨沉淀在第一个沉淀池底部,上部为含油墨较少的药水。待液面高度达到溢流口,上层混合液变流向第二个沉淀池,同样混合液在第二个沉淀池内沉淀,上层清液通过溢流口流向泵池中。此时,泵池中的药水油墨含量较少,经喷淋增压泵抽取进行喷洒,循环使用,不易堵塞喷淋嘴,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有效降低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导板底部增设缓流板,缓流板特殊的弧形结构能够将导板导出的药水流速放缓,药水经过多个缓流板后会经过沉淀池的侧壁向下流入到沉淀池内,大幅度降低药水向下的冲力,使得第一沉淀池内部的更容易沉淀;2、由于药水槽的容量有限,一旦油墨沉积过多,油墨也会从溢流口内流出造成油墨混合,因此在药水槽设置有观察口,且每个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油墨排除口,所述油墨排除口上设置有开关阀;一旦油墨过多,可开启开关阀将底部油墨通过油墨排出口排出,防止油墨溢出;有利于连续生产的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所述导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流板,多个缓流板呈上下交错分布,所述缓流板呈一体式结构,包括顶部弧形部、底部弧形部以及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呈倾斜设置,所述顶部弧形部以及底部弧形部均呈弧形板结构,顶部第一个缓流板的顶部弧形部位置正对导板下方;沉淀池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呈方形结构,所述观察口由透明玻璃构成,所述观察口呈竖直设置,沉淀池底部一侧设置有油墨排除口,所述油墨排除口上设置有开关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路板印制的抗蚀刻油墨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板,所述导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流板,多个缓流板呈上下交错分布,所述缓流板呈一体式结构,包括顶部弧形部、底部弧形部以及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呈倾斜设置,所述顶部弧形部以及底部弧形部均呈弧形板结构,顶部第一个缓流板的顶部弧形部位置正对导板下方;沉淀池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呈方形结构,所述观察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印电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