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包括主机壳体,主机壳体上设有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一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一转子,二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二转子,一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二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冷却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设备生产的连续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An efficient two-stage compressor h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压机主机,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
技术介绍
空压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在名种行业中,它担负着为工厂所有气动元件,包括各种气动阀门,提供气源的职责。因此它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生产工艺。空气压缩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现在常用的空气压缩机有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螺杆子式空气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滑片式空气压缩机和涡旋式空气压缩机。上述空气压缩机普通使用异步电机和一级压缩进行压缩空气,这样会导致电机输出功率大、能耗高、效率低,而且结构一般较为繁琐不便于拆卸维修和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提高设备生产的连续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包括主机壳体,主机壳体上设有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一级压缩腔室位于二级压缩腔室的上方,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的前端设有一个第一调节腔室,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的后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上调节腔室和一个第二下调节腔室;一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一转子,位于第一转子前端的第一前支撑轴穿过一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一调节腔室中,第一前支撑轴位于第一调节腔室的部分上固定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转子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位于第一转子后端的第一后支撑轴穿过一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二上调节腔室中,第一后支撑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上调节腔室的内壁上;二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二转子,位于第二转子前端的第二前支撑轴穿过二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一调节腔室中,第二前支撑轴位于第一调节腔室的部分上固定一个第二齿轮,两个第二转子上的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位于第二转子后端的第二后支撑轴穿过二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二下调节腔室中,第二后支撑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下调节腔室的内壁上;第一调节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之间,第三齿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时进行同方向的转动,最终带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转动;电机固定在第一调节腔室的外壁上;一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二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冷却管道相连接。进一步的,冷却管道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通过管道与储油罐相连接,储油罐内设有润滑油。进一步的,雾化喷头倾斜设置。进一步的,一级压缩腔室上还设有进油口,进油口用于向一级压缩腔室内通入润滑油。进一步的,第一进气口上设有一个空气过滤机构。进一步的,空气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机构壳体,过滤机构壳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截面为圆环形结构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倾斜设置的转接壳体相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内径相等,第二壳体的内径为第一壳体内径的两倍;第二壳体中设有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分流块,分流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锥体结构的导流块,分流块同轴的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分流块的外壁均匀设有多个分流板,分流板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分流板将第二壳体中分隔成多个过滤腔;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中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过滤组件,第二壳体中的每个过滤腔中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过滤组件。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由不锈钢网板组成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中设有过滤棉,第一框架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壳体或第三壳体的内壁上。进一步的,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由不锈钢网板组成的第二框架,第二框架中设有由无纺布包裹的活性炭,第二框架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壳体的过滤腔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自然空气通过空气过滤机构进入一级压缩腔室,进行一次压缩,在一级压缩腔室与少量润滑油混合,同时将混合气体压缩到级间压力,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冷却管道,与大量油雾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度;降温后的压缩气体进入二级压缩腔室,进行二次压缩,被压缩到最终排气压力;最后排出压缩机,完成整个压缩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根据工程热力学理论,空压机在压缩过程中定温压缩最省功。温度高的时候气体的密度越低,压缩需要用的功就多。不仅如此,定温压缩不但可以减少消耗的功,还能降低压缩后气体的温度,使空压机材料的使用更为宽广和经济,使空压机的运行更为可靠。但是定温压缩,就要使气体热量随时与外界交换,气体温度与外界相等,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通过分级压缩加中间冷却是降低排气温度的有效方法。(2)通过一个电机使两对转子同时做功,打气速度快,出气量大,而且由于双级压缩,每级的压缩比较单极压缩要小很多,转子和轴承受到的压力小,再加上转子直径大、转速低,所以运行更可靠。(3)一次压缩时,空气在压缩腔与少量润滑油混合气体压缩到级间压力,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冷却通道,与大量油雾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温度;空气经过一级压缩后,被强化喷油冷却,降低了二级吸气温度,空气进行等压压缩降低了压缩功;(4)二级压缩一般会采用等压比来设定级间压力,故每级压缩比都要比单级压缩比降低很多,转子之间的回流泄漏大大降低了,容积效率和绝热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相应的提升了压缩机的产气量。(5)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消除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真正为企业节能,按运行7200小时计算,预计年节省电能46万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2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布置图。图3为冷却管道的剖视图。图4为空气过滤机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主机壳体1、一级压缩腔室2、二级压缩腔室3、第一调节腔室4、第二上调节腔室5、第二下调节腔室6、第一转子7、第一前支撑轴8、第一齿轮9、第一后支撑轴10、第二转子11、第二前支撑轴12、第二齿轮13、第二后支撑轴14、第三齿轮15、电机16、第一进气口17、第一出气口18、第二进气口19、第二出气口20、冷却管道21、管道主体22、雾化喷头23、储油罐24、空气过滤机构25、第一壳体26、第二壳体27、第三壳体28、转接壳体29、分流块30、导流块31、分流板32、过滤腔33、第一过滤组件34、第二过滤组件35、第一框架36、过滤棉37、第二框架38、活性炭39。...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其特征为,包括主机壳体,主机壳体上设有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一级压缩腔室位于二级压缩腔室的上方,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的前端设有一个第一调节腔室,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的后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上调节腔室和一个第二下调节腔室;/n一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一转子,位于第一转子前端的第一前支撑轴穿过一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一调节腔室中,第一前支撑轴位于第一调节腔室的部分上固定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转子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n位于第一转子后端的第一后支撑轴穿过一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二上调节腔室中,第一后支撑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上调节腔室的内壁上;/n二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二转子,位于第二转子前端的第二前支撑轴穿过二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一调节腔室中,第二前支撑轴位于第一调节腔室的部分上固定一个第二齿轮,两个第二转子上的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n位于第二转子后端的第二后支撑轴穿过二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二下调节腔室中,第二后支撑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下调节腔室的内壁上;/n第一调节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之间,第三齿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时进行同方向的转动,最终带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转动;/n电机固定在第一调节腔室的外壁上;/n一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二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冷却管道相连接;/n第一进气口上设有一个空气过滤机构;/n空气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机构壳体,过滤机构壳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截面为圆环形结构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倾斜设置的转接壳体相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内径相等,第二壳体的内径为第一壳体内径的两倍;/n第二壳体中设有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分流块,分流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锥体结构的导流块,分流块同轴的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分流块的外壁均匀设有多个分流板,分流板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分流板将第二壳体中分隔成多个过滤腔;/n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中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过滤组件,第二壳体中的每个过滤腔中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过滤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两级压缩空压机主机,其特征为,包括主机壳体,主机壳体上设有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一级压缩腔室位于二级压缩腔室的上方,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的前端设有一个第一调节腔室,一级压缩腔室和二级压缩腔室的后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上调节腔室和一个第二下调节腔室;
一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一转子,位于第一转子前端的第一前支撑轴穿过一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一调节腔室中,第一前支撑轴位于第一调节腔室的部分上固定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转子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
位于第一转子后端的第一后支撑轴穿过一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二上调节腔室中,第一后支撑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上调节腔室的内壁上;
二级压缩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两个第二转子,位于第二转子前端的第二前支撑轴穿过二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一调节腔室中,第二前支撑轴位于第一调节腔室的部分上固定一个第二齿轮,两个第二转子上的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
位于第二转子后端的第二后支撑轴穿过二级压缩腔室设置在第二下调节腔室中,第二后支撑轴通过轴套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下调节腔室的内壁上;
第一调节腔室中可转动的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之间,第三齿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时进行同方向的转动,最终带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转动;
电机固定在第一调节腔室的外壁上;
一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二级压缩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之间通过冷却管道相连接;
第一进气口上设有一个空气过滤机构;
空气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诚法,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印电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