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支撑件及其组装热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34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管支撑件及其组装热缩工装,套管支撑件包括不锈钢支撑管,不锈钢支撑管内部穿过有导引管和导线,导引管的终端与延伸管连接,延伸管中部设置减压腔,导线的终端设有探测针,导线与探测针连接处设有定位套管,定位套管包裹于导线外部,位于不锈钢支撑管内部的导线部分外侧包裹有透明套管,套管支撑件配合工装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套管支撑件能够非常方便的集成传感器及不锈钢管,使用方便,效果好,采用组装热缩工装可以快速完成支撑件的组装,简化加工工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A kind of casing support and its assembly heat shrinkable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支撑件及其组装热缩工装
本技术涉及外科医疗器械的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子宫颈扩张手术的球囊套管内部的支撑件及其组装热缩工装。
技术介绍
子宫颈扩张球囊套管是一种硅胶双球囊设备,其结构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93508X中附图,是一款新型的非药物助产器械,针对宫颈成熟度不佳的患者,通过对其宫颈内外扣持续渐进式机械加压,促使子宫宫颈成熟,帮助患者引产或手术等操作。在手术时,需要观察体内状况和检测人体信息等,需要把传感器等小型传感器由套管内部导入人体内部,这些小型传感器需集成后由支撑件置入,同时在支撑件上需要增加不锈钢管和热缩管进行防护。套管支撑件加工时,由于支撑件上的不锈钢管直径要求非常小,通常在3mm左右,其内部容纳的传感器导线及热缩管等要求更小,装配时热缩管和不锈钢管的相对尺寸位置要求比较严格。目前,套管支撑件加工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操作人员需要将各个部件分步骤安装到产品上,每安装完一个部件后需要用尺子去测量并调整尺寸至要求值,加工工艺非常繁琐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管支撑件及其组装热缩工装,该套管支撑件能够非常方便的集成传感器及不锈钢管,使用方便,效果好,采用组装热缩工装可以快速完成支撑件的组装,简化加工工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支撑管,不锈钢支撑管外壁中部设置热缩管,不锈钢支撑管内部穿过有导引管和导线,其中导引管的终端与延伸管连接,延伸管中部设置减压腔,导线的终端设有探测针,导线与探测针连接处设有定位套管,定位套管包裹于导线外部,位于不锈钢支撑管内部的导线部分外侧包裹有透明套管。上述方案中,采用不锈钢支撑管作为支撑件,多个不锈钢支撑管之间通过热缩管连接,把导引管和导线置入不锈钢支撑管内,仅仅在不锈钢支撑管端部留有延伸管及探测针,形成一体结构,便于通过套管深入内部观察,采集信息,供手术大夫判断病人状况,使用方便。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套管端部超出不锈钢支撑管端部,超出长度为6~8毫米。对透明套管长度对限制,是根据导线在使用中延伸至套管支管的状态,要求其具有可弯曲性能及端部恢复性能,因此设计透明套管长于不锈钢支撑管。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引管和延伸管的连接端均设置承接或插接式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距离探测针端部距离为67.5±2.5毫米。该方案中,通过承插端连接方式,便于安装,对探测针对长度要求,是根据套管的结构和尺寸设定,满足使用要求。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支撑管内径为4~6毫米,壁厚为0.5毫米,导引管的内径为1~3mm,壁厚0.5毫米。一种套管支撑件组装热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形底板,底板依次平行设置有前端支架、中间支架、限位支架和导线支架,前端支架、中间支架、限位支架和导线支架均设有两个以上、数量相等的凹槽,前端支架和中间支架上的凹槽支撑不锈钢支撑管,限位支架支撑导引管和导线,限位支架卡紧不锈钢支撑管端部,限位支架中间约束连接头,导线支架支撑导线。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形成新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支架与导线支架之间导线为撑紧状态。上述的热缩工装用于套管支撑件组成,利用底板与四个支架,形成三个设定间距,三个设定间距分别把套管支撑件的不锈钢支撑管、导引管和导线隔开,根据套管支撑件的设计要求来限定尺寸,根据支架上的标示线来调整各个尺寸,操作方便且生产效率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的套管支撑件是根据医疗中常用套管的结构进行设计,包括用于支撑的不锈钢支撑管以及引导管和探测针,该结构与套管配合很方便,能够满足手术中的检查要求,使用效果好。由于套管的尺寸限制,本套管支撑件的组装过程中,需要的装配尺寸非常精确,因此需配合专用热缩工装,完成支撑件组装,更大程度简化了组装工艺,提高了组装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支撑件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套管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套管支撑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组装热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图中:1、不锈钢支撑管,2、导引管,3、连接头,4、减压腔,5、透明套管,6、导线,7、定位套管,8、探测针,9、延伸管,10、热缩管,11、前端支架,12、中间支架,13、限位支架,14、导线支架,15、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套管支撑件及其组装热缩工装,其中套管支撑管包括两个以上的不锈钢支撑管1,不锈钢支撑管1之间连接通过其外壁设置热缩管10,不锈钢支撑管1内径为4~6毫米,壁厚为0.5毫米。不锈钢支撑管1内部穿过有导引管2和导线6,其中导引管2的内径为1~3mm,壁厚0.5毫米,导引管2和导线6超出不锈钢支撑管1,导引管2的终端与延伸管9连接,延伸管9中部设置减压腔4,导线6的终端设有探测针8,导线6与探测针8连接处设有定位套管7,定位套管7包裹于导线6外部,定位套管7用于对探测针8固定,并保证与不锈钢支撑管1端部的距离,起到定位作用,位于不锈钢支撑管1内部的导线6部分外侧包裹有透明套管5,透明套管5保护导线6弯折处。透明套管5端部超出不锈钢支撑管1端部,超出长度为6~8毫米,参考附图2所示的距离a。本技术中,导引管2和延伸管9的连接端均设置承接或插接式连接头3,连接头3距离探测针8端部距离为67.5±2.5毫米,参考附图2所示的距离b。上述套管支撑件是根据常用套管的结构进行设计,由于套管的尺寸限制,本套管支撑件的组装过程中,需要的装配尺寸非常精确,因此套管支撑件组装热缩工装结构参考附图3和4,具体包括方框形底板15,底板15依次平行设置有前端支架11、中间支架12、限位支架13和导线支架14,前端支架11、中间支架12、限位支架13和导线支架14均设有两个以上、数量相等的凹槽,前端支架11和中间支架12上的凹槽支撑不锈钢支撑管1,限位支架13支撑导引管3和导线6,限位支架13卡紧不锈钢支撑管1端部,限位支架13中间约束连接头3,导线支架14支撑导线6,限位支架13与导线支架14之间导线6为撑紧状态。限位支架13的结构为两层,在两层之间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内卡紧连接头3,第一层的厚度设计为7毫米,使其满足透明套管5端部超出不锈钢支撑管1的部分,这样根据该工装即快速可调整透明套管5长度。纤维支架13的第二层至导线支架14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设定为要求尺寸,这样可以方便约束连接头3至探测针8的距离。使用时,只需要将各个零部件先组装在一起,然后放到工装上,按照标线指示去调整各个尺寸。这样即可克服操作人员在手工组装过程中需要频繁的用尺子去测量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加工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支撑管(1),不锈钢支撑管(1)外壁中部设置热缩管(10),不锈钢支撑管(1)内部穿过有导引管(2)和导线(6),其中导引管(2)的终端与延伸管(9)连接,延伸管(9)中部设置减压腔(4),导线(6)的终端设有探测针(8),导线(6)与探测针(8)连接处设有定位套管(7),定位套管(7)包裹于导线(6)外部,位于不锈钢支撑管(1)内部的导线(6)部分外侧包裹有透明套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支撑管(1),不锈钢支撑管(1)外壁中部设置热缩管(10),不锈钢支撑管(1)内部穿过有导引管(2)和导线(6),其中导引管(2)的终端与延伸管(9)连接,延伸管(9)中部设置减压腔(4),导线(6)的终端设有探测针(8),导线(6)与探测针(8)连接处设有定位套管(7),定位套管(7)包裹于导线(6)外部,位于不锈钢支撑管(1)内部的导线(6)部分外侧包裹有透明套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套管(5)端部超出不锈钢支撑管(1)端部,超出长度为6~8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2)和延伸管(9)的连接端均设置承接或插接式连接头(3),所述连接头(3)距离探测针(8)端部距离为67.5±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超李天一毕克用赵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金润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廊坊金润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