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置物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22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具置物桶,包括筒体,置于筒体下方的支撑脚,设于筒体前壁底部的开口,从所述开口处斜向向下延伸的流道,所述流道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筒体的前壁相连,所述流道包括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构,所述第一分段从所述开口延伸至流道中部,所述第二分段从流道中部延伸至地面,所述第二分段能够收入所述第一分段底部,所述第一分段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第一分段前端出口下方,洗碗时将洗好的餐具放入置物桶内,餐具上残留的水分顺着餐具流下后,从筒体底部的开口处流经流道最后流回到洗碗池内,达到沥干餐具水分的效用,洗完碗后,将置物桶内已经沥干水分的餐具放回储存位置,非常方便快捷。

A tableware bu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具置物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餐具置物桶。
技术介绍
生活中,洗好后的餐具上有很多水分残留,若是将餐具直接放回储存处的话,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污染餐具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式是采用带有烘干功能的碗橱或者在洗完餐具后将其甩干,前者售价昂贵难以普及,后者步骤繁琐很有有人能够实际落实。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餐具置物桶,其摆放在洗碗池旁用于临时放置餐具,并起到沥干餐具水分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一种餐具置物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置于筒体下方的支撑脚,设于筒体前壁底部的开口,从所述开口处斜向向下延伸的流道,所述流道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筒体的前壁相连,所述流道包括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构,所述第一分段从所述开口延伸至流道中部,所述第二分段从流道中部延伸至地面,所述第二分段能够收入所述第一分段底部,所述第一分段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第一分段前端出口下方,所述筒体底部为斜面,所述斜面朝着筒体底部开口的方向斜向向下延伸,所述斜面与流道无缝衔接。采用以上设计,使用时将洗完的餐具放入筒体内,餐具里残留水分从开口处流入流道内,这时用户可以选择采用集水槽接水和直接让水流入水池两种模式,当采用集水槽接收模式时,装上集水槽,将第二分段收入第一分段下方,这样水会从第一分段前端落入第一分段下方的集水槽内,当采用直接流入水池模式时,拆下集水槽,抽出第二分段,这时的流道具有完整的直接延伸至地面的长度,将该餐具置物桶放置于水池旁,将流道正对水池,即可让水直接流入水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流道两侧设有挡板,所述第一分段的挡板外侧沿横向布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分段的挡板外侧设有适配该凹槽的凸起筋,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通过所述凸起筋与凹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略短于第一分段的长度使得第二分段收起时能够完全收入第一分段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集水槽与支撑脚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机构相连,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于集水槽后端的挂耳,设于支撑脚前端面上的挂孔,所述挂耳挂接在所述挂孔上。采用该技术,能够在方便的在洗碗的同时完成沥干餐具的步骤,无需像以往一样还需将餐具逐一擦干,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片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机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滑道剖面图;其中:1-筒体,2-支撑脚,3-开口,4-流道,5-斜面,6-挡板,7-第一分段,8-第二分段,9-凹槽,10-凸起筋,11-集水槽,12-挂耳,13-挂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近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餐具置物桶,包括筒体1,支撑脚2,流道4以及集水槽11。支撑脚2置于筒体1下方,筒体1前壁底部设有开口3,流道4从筒体1开口3处斜向向下延伸至地面,该流道4两侧设有挡板6以防止水洒出,该挡板6固定于筒体1的前壁上从而使得流道4能够稳固的安装在筒体1上,该流道4由可以滑动伸缩的第一分段7与第二分段8构成,该第一分段7从开口3处斜向向下延伸至流道4中部,该第二分段8从流道4中部延伸至地面,如图4所示,该第一分段7的挡板6外侧沿横向布置有凹槽9,该第二分段8的挡板6外侧设有适配该凹槽9的凸起筋10,第一分段7与第二分段8通过该凸起筋10与凹槽9滑动连接,第二分段8的长度略短于第一分段7的长度使得第二分段8收起时能够完全收入第一分段7下方。集水槽11设于第一分段7下方,该集水槽11后端与支撑脚2固定,前端向前延伸至第一分段7前方,集水槽11与支撑脚2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机构相连,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集水槽11后端设有挂耳12,该支撑脚2端面上设有挂孔13,集水槽11通过挂耳12挂接在该支撑脚2上。采用以上的设计,使用时将洗完的餐具放入筒体1内,餐具里残留水分从开口3处流入流道4内,这时用户可以选择采用集水槽11接水和直接让水流入水池两种模式,当采用集水槽11接收模式时,装上集水槽11,将第二分段8收入第一分段7下方,这样水会从第一分段7前端落入第一分段7下方的集水槽11内,当采用直接流入水池模式时,拆下集水槽11,抽出第二分段8,这时的流道4具有完整的直接延伸至地面的长度,将该餐具置物桶放置于水池旁,将流道4正对水池,即可让水直接流入水池。如图2所示,为防止水分残留,该筒体1底部为斜面5,该斜面5朝着筒体1底部开口3的方向斜向向下延伸,该斜面5与流道4无缝衔接,从而能够使得从餐具上留下的水分能够一路畅通无阻的通过流道4流回洗碗池内。综上,采用该技术,能够在方便的在洗碗的同时完成沥干餐具的步骤,无需像以往一样还需将餐具逐一擦干,方便快捷。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具置物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置于筒体(1)下方的支撑脚(2),设于筒体(1)前壁底部的开口(3),从所述开口(3)处斜向向下延伸的流道(4),所述流道(4)两侧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与筒体(1)的前壁相连,所述流道(4)包括第一分段(7)与第二分段(8)构,所述第一分段(7)从所述开口(3)延伸至流道(4)中部,所述第二分段(8)从流道(4)中部延伸至地面,所述第二分段(8)能够收入所述第一分段(7)底部,所述第一分段(7)下方设有集水槽(11),所述集水槽(11)位于所述第一分段(7)前端出口下方,所述筒体(1)底部为斜面(5),所述斜面(5)朝着筒体(1)底部开口(3)的方向斜向向下延伸,所述斜面(5)与流道(4)无缝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具置物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置于筒体(1)下方的支撑脚(2),设于筒体(1)前壁底部的开口(3),从所述开口(3)处斜向向下延伸的流道(4),所述流道(4)两侧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与筒体(1)的前壁相连,所述流道(4)包括第一分段(7)与第二分段(8)构,所述第一分段(7)从所述开口(3)延伸至流道(4)中部,所述第二分段(8)从流道(4)中部延伸至地面,所述第二分段(8)能够收入所述第一分段(7)底部,所述第一分段(7)下方设有集水槽(11),所述集水槽(11)位于所述第一分段(7)前端出口下方,所述筒体(1)底部为斜面(5),所述斜面(5)朝着筒体(1)底部开口(3)的方向斜向向下延伸,所述斜面(5)与流道(4)无缝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京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闵行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