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8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窗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包括外帘布和内帘布,外帘布和内帘布的上下两端缝合连接,外帘布和内帘布夹层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子母扣共同连接有双层无纺布,外帘布和内帘布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母扣,双层无纺布的左右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母扣相配合的子扣,双层无纺布的夹层中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囊块,多个囊块呈矩形阵列分布,囊块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在清洗时将窗帘拆解,有效的保证了窗帘净化空气的能力,并且还可以在一定使用周器内快速更换附颗粒和灭菌颗粒,有利于窗帘长期具备空气净化的功能。

A kind of curtain with air purific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
本技术涉及家居窗帘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帘按材质分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窗帘,窗帘的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手动窗帘包括:手动开合帘、手动拉珠卷帘、手动丝柔垂帘、手动木百叶、手动罗马帘、手动风琴帘等等。电动窗帘包括:电动开合帘、电动卷帘、电动丝柔百叶、电动天棚帘、电动木百叶、电动罗马帘、电动风琴帘等等。随着窗帘的发展,它已成为居室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的室内装饰品。现有技术中,窗帘虽然能够植入竹炭颗粒进行吸附异味,但是在清洗窗帘时,容易使竹炭颗粒的吸附能力变差,而且窗帘表面植入的纳米灭菌颗粒受到灰尘油污等覆盖,灭菌性能也会严重降低,使得窗帘净化空气的能力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清洗窗帘时,容易使竹炭颗粒的吸附能力变差,而且窗帘表面植入的纳米灭菌颗粒受到灰尘油污等覆盖,灭菌性能也会降低,使得窗帘净化空气的能力变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包括外帘布和内帘布,所述外帘布和内帘布的上下两端缝合连接,所述外帘布和内帘布夹层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子母扣共同连接有双层无纺布,所述外帘布和内帘布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双层无纺布的左右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母扣相配合的子扣,所述双层无纺布的夹层中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囊块,多个所述囊块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囊块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为吸附室和降解室,所述囊块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外帘布和内帘布的左端共同缝合连接有拉链,所述外帘布和内帘布的右端缝合连接,且连接处嵌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磁体。优选的,所述外帘布和内帘布的下端缝合处设有卷边部,所述卷边部内粘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配重块。优选的,所述外帘布的一侧设有遮光层,所述内帘布与外帘布相背的一侧设有装饰层。优选的,所述外帘布和内帘布的上端共同嵌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环,且圆环内卡接有吊扣组件。优选的,所述吸附室内填充有竹炭颗粒,所述降解室内填充有纳米矿晶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通过设置在外帘布和内帘布上的拉链,在清洗窗帘时拉开拉链,抽出双层无纺布,打开子母扣,即可拆卸双层无纺布,便于将窗帘分开清洗,而且设置在双层无纺布内的囊块,能够有效的将竹炭颗粒和纳米矿晶颗粒集中安置,有效的保证了竹炭颗粒和纳米矿晶颗粒的吸附力和灭菌力,并且还可以在一定使用周器内快速更换窗帘内的囊块,使得窗帘长久具备空气净化的功能,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2、该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通过设置在外帘布和内帘布上的条形磁体,使得窗帘拉严后两块窗帘之间衔接严密,设置在卷边部内的配重块能够增加窗帘的重量,避免窗帘卷翘,设置在外帘布上的遮光层,能够有效的阻挡紫外线的照射。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便于在清洗时将窗帘拆解,有效的保证了窗帘净化空气的能力,并且还可以在一定使用周器内快速更换附颗粒和灭菌颗粒,有利于窗帘长期具备空气净化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的局部右视剖视图。图中:1拉链、2吊扣组件、3圆环、4子母扣、5条形磁体、6配重块、7卷边部、8外帘布、9遮光层、10纳米矿晶颗粒、11双层无纺布、12竹炭颗粒、13隔板、14装饰层、15内帘布、16囊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包括外帘布8和内帘布15,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上下两端缝合连接,外帘布8和内帘布15夹层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子母扣4共同连接有双层无纺布11,在双层无纺布11内可植入纳米碳酸钙和聚丙烯组合物的混合物,增加窗帘的灭菌能力,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母扣,双层无纺布11的左右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母扣相配合的子扣,双层无纺布11的夹层中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囊块16,多个囊块16呈矩形阵列分布,囊块16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3,隔板13将空腔分为吸附室和降解室,囊块16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左端共同缝合连接有拉链1,便于拆卸双层无纺布11,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右端缝合连接,且连接处嵌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磁体5,使得窗帘拉严后两块窗帘之间衔接严密,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下端缝合处设有卷边部7,卷边部7内粘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配重块6,能够增加窗帘的重量,避免窗帘卷翘,外帘布8的一侧设有遮光层9,内帘布15与外帘布8相背的一侧设有装饰层14,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上端共同嵌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环3,且圆环3内卡接有吊扣组件2,便于悬挂窗帘,吸附室内填充有竹炭颗粒12,降解室内填充有纳米矿晶颗粒10,利用竹炭颗粒12和纳米矿晶颗粒10的物质特性进行吸附和灭菌,此技术在生活中已被广泛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故不再做过多赘述。本技术中,在清洗窗帘时拉开拉链1,抽出双层无纺布11,打开子母扣4,即可拆卸双层无纺布11,便于将窗帘分开清洗,而且设置在双层无纺布11内的囊块16,能够将竹炭颗粒12和纳米矿晶颗粒10集中安置,有效的保证了竹炭颗粒12和纳米矿晶颗粒10的吸附力和灭菌力,并且还可以在一定使用周器内快速更换窗帘内的囊块16,有利于窗帘长久具备空气净化的功能,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上的条形磁体5,使得窗帘拉严后两块窗帘之间衔接严密,设置在卷边部7内的配重块6能够增加窗帘的重量,避免窗帘卷翘,设置在外帘布8上的遮光层9,能够有效的阻挡紫外线的照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包括外帘布(8)和内帘布(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上下两端缝合连接,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夹层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子母扣(4)共同连接有双层无纺布(11),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双层无纺布(11)的左右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母扣相配合的子扣,所述双层无纺布(11)的夹层中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囊块(16),多个所述囊块(16)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囊块(16)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空腔分为吸附室和降解室,所述囊块(16)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包括外帘布(8)和内帘布(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上下两端缝合连接,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夹层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子母扣(4)共同连接有双层无纺布(11),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相对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双层无纺布(11)的左右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母扣相配合的子扣,所述双层无纺布(11)的夹层中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囊块(16),多个所述囊块(16)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囊块(16)内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空腔分为吸附室和降解室,所述囊块(16)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左端共同缝合连接有拉链(1),所述外帘布(8)和内帘布(15)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自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诗德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