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097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且填充层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添加层,所述弹性添加层外侧固定连接有粘贴层,且粘贴层外侧固定连接有羽绒层,所述羽绒层内部包括有人造羽绒本体,所述人造羽绒本体内部包括有天然纤维线、涤纶线、腈纶线和丙纶超细纤维线。该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使整体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增加,且人造羽绒的外形、手感、比重、蓬松性、回弹性等近似天然羽绒,且天然纤维线还可以增加整体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A kind of slow rebound pile like artificial down structure with strong plast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
本技术涉及人造羽绒
,具体为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
技术介绍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但是自然的羽绒数量极为稀少,所以人们研制了人造羽绒,人造羽绒的外形、手感、比重、蓬松性、回弹性等近似天然羽绒,是现在社会中常见的衣服材料。但是现有的人造羽绒,都是靠自身的回弹力进行回弹,回弹速度过快,容易产生掉绒的现象,且现有的人造羽绒的延展性不高,不能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导致人造羽绒制作的衣服延展性不强,降低了人造羽绒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人造羽绒,都是靠自身的回弹力进行回弹,回弹速度过快,容易产生掉绒的现象,且现有的人造羽绒的延展性不高,不能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导致人造羽绒制作的衣服延展性不强,降低了人造羽绒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且填充层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添加层,所述弹性添加层外侧固定连接有粘贴层,且粘贴层外侧固定连接有羽绒层,所述羽绒层内部包括有人造羽绒本体,所述人造羽绒本体内部包括有天然纤维线、涤纶线、腈纶线和丙纶超细纤维线。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为具有开放式细胞结构的太空棉材质,且填充层之间的连接带为杜邦莱卡人造弹性纤维材质。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与连接带等间距交错分布,且填充层与连接带的水平中心线重叠。优选的,所述弹性添加层为氨纶面料材质,且弹性添加层关于填充层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优选的,所述羽绒层内部的人造羽绒本体为朵绒状,且人造羽绒本体和粘贴层分别关于填充层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优选的,所述人造羽绒本体由内部的天然纤维线、涤纶线、腈纶线和丙纶超细纤维线交错编织而成,且人造羽绒本体的物理结构与鸭绒的物理结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通过在人造羽绒内侧添加具有开放式细胞结构的太空棉材质的填充层,使人造羽绒的回弹效果可以通过太空棉进行,太空棉可以使人造羽绒层进行缓慢的回弹,防止回弹速度过快导致人造羽绒大面积脱落,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同时杜邦莱卡人造弹性纤维材质的连接带和氨纶面料材质的弹性添加层可以增加整体的弹性,从而使整体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增加,且人造羽绒通过天然纤维线、涤纶线、腈纶线和丙纶超细纤维线交错编织成与鸭绒的物理结构相同的羽绒,使人造羽绒的外形、手感、比重、蓬松性、回弹性等近似天然羽绒,且天然纤维线还可以增加整体的保暖性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人造羽绒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填充层;2、连接带;3、弹性添加层;4、粘贴层;5、羽绒层;6、人造羽绒本体;7、天然纤维线;8、涤纶线;9、腈纶线;10、丙纶超细纤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包括填充层1,填充层1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且填充层1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添加层3,弹性添加层3外侧固定连接有粘贴层4,且粘贴层4外侧固定连接有羽绒层5,羽绒层5内部包括有人造羽绒本体6,人造羽绒本体6内部包括有天然纤维线7、涤纶线8、腈纶线9和丙纶超细纤维线10。进一步的,填充层1为具有开放式细胞结构的太空棉材质,且填充层1之间的连接带2为杜邦莱卡人造弹性纤维材质,具有开放式细胞结构的太空棉是具有弹性回复功能的材料,且回弹速度不快,同时杜邦莱卡人造弹性纤维是弹性最佳面料,可延伸到原长度的4~6倍,伸展度极佳。进一步的,填充层1与连接带2等间距交错分布,且填充层1与连接带2的水平中心线重叠,杜邦莱卡人造弹性纤维材质的连接带2可以增加填充层1的延展性,方便弹性添加层3带动整体进行拉伸,增加了整体的延展性。进一步的,弹性添加层3为氨纶面料材质,且弹性添加层3关于填充层1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氨纶弹性柔软度已与杜邦莱卡不相上下,且价格中等,同时弹性添加层3可以增加整体的延展性,从而整体的可塑性。进一步的,羽绒层5内部的人造羽绒本体6为朵绒状,且人造羽绒本体6和粘贴层4分别关于填充层1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有两组,朵绒绒毛是鸭绒中最柔软最珍贵的部分,人造羽绒本体6做成朵绒状可以增加人造羽绒本体6的功能,从而保证人造羽绒本体6的保暖性。进一步的,人造羽绒本体6由内部的天然纤维线7、涤纶线8、腈纶线9和丙纶超细纤维线10交错编织而成,且人造羽绒本体6的物理结构与鸭绒的物理结构相同,天然纤维线7、涤纶线8、腈纶线9和丙纶超细纤维线10交错编织成物理结构与鸭绒相同的人造羽绒本体6具有鸭绒的效果,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工作原理:首先将该人造羽绒做成的衣物穿戴在身上,由于人造羽绒本体6是由天然纤维线7、涤纶线8、腈纶线9和丙纶超细纤维线10交错编织成物理结构与鸭绒物理结构相同的材料,所以人造羽绒本体6外形、手感、比重、蓬松性、回弹性等近似天然羽绒,且天然纤维线7可以增加衣物整体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氨纶面料材质的弹性添加层3和填充层1之间杜邦莱卡人造弹性纤维材质的连接带2可以方便整体的伸展,从而使方便使用者做各种动作,同时整体的高延展性也增加了整体的可塑性,同时具有开放式细胞结构的太空棉材质的填充层1在受到冲击时,会进行收缩,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并且在冲击结束后缓慢的回弹,防止整体回弹速度过快而导致人造羽绒本体6脱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包括填充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且填充层(1)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添加层(3),所述弹性添加层(3)外侧固定连接有粘贴层(4),且粘贴层(4)外侧固定连接有羽绒层(5),所述羽绒层(5)内部包括有人造羽绒本体(6),所述人造羽绒本体(6)内部包括有天然纤维线(7)、涤纶线(8)、腈纶线(9)和丙纶超细纤维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包括填充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且填充层(1)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添加层(3),所述弹性添加层(3)外侧固定连接有粘贴层(4),且粘贴层(4)外侧固定连接有羽绒层(5),所述羽绒层(5)内部包括有人造羽绒本体(6),所述人造羽绒本体(6)内部包括有天然纤维线(7)、涤纶线(8)、腈纶线(9)和丙纶超细纤维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为具有开放式细胞结构的太空棉材质,且填充层(1)之间的连接带(2)为杜邦莱卡人造弹性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强的慢回弹式朵绒状人造羽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与连接带(2)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彬王慧玲黄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