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绕线方法和定子铁芯绕组技术

技术编号:233179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49
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绕组的绕线方法,方法包括使得第一导线沿着第一方向以第一规律布置,第一规律为从第一层开始持续沿着第一方向以间距为R的槽数而层数递增的方式布置直至穿过第M层;在第M层使得第一导线经第一同层过渡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使得第一导线沿着第二方向以第二规律布置,第二规律包括使得第一导线以间距为R的槽数以层数递减的方式布置直至穿过第一层;在第一层使得第一导线经第二同层过渡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其中在第一同层过渡和第二同层过渡第一导线均沿着同一方向推进;反复以第一规律,第一同层过渡,第二规律,和第二同层过渡推进第一导线直至第一导线无交叉地填满定子的M层,其中,M为第一导线在定子槽中的总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绕线方法和定子铁芯绕组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子绕线方法和定子铁芯绕组。
技术介绍
电机在车辆以及其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车辆电气化程度的提升,对于电机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车辆为例,例如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中,要求电机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并且在不同的工况下能够有效率地支持车辆的运转,具有足够的输出扭矩。而对于传统车辆来说,同样随着各种车载用电附件的增多,对于电机的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通常,电机包含位于中心的转子和大体呈圆筒形状的定子。而转子和定子分别具有导线卷绕而成的绕组。电机定子的导线一般分为圆线和矩形导线。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绕线方式。例如US8966742公开了一种制作用于电机的定子绕组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将一相的导线沿着第一方向X以蛇形延伸而沿着第二方向Y以波浪的形式延伸。【申请内容】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子绕组的绕线方法,方法包括使得第一导线沿着第一方向以第一规律布置,第一规律为从第一层开始持续沿着第一方向以间距为R的槽数而层数递增的方式布置直至穿过第M层;在第M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绕组的绕线方法,包括:/n使得第一导线沿着第一方向以第一规律布置,所述第一规律为从第一层开始持续沿着第一方向以间距为R的槽数以层数递增的方式布置直至穿过第M层;/n在所述第M层使得第一导线经第一同层过渡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n使得所述第一导线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以第二规律布置,所述第二规律包括使得所述第一导线以间距为R的槽数以层数递减的方式布置直至穿过所述第一层;/n在所述第一层使得所述第一导线经第二同层过渡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n其中在所述第一同层过渡和所述第二同层过渡第一导线均沿着同一方向推进;反复以所述第一规律,所述第一同层过渡,所述第二规律,和所述第二同层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绕组的绕线方法,包括:
使得第一导线沿着第一方向以第一规律布置,所述第一规律为从第一层开始持续沿着第一方向以间距为R的槽数以层数递增的方式布置直至穿过第M层;
在所述第M层使得第一导线经第一同层过渡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
使得所述第一导线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以第二规律布置,所述第二规律包括使得所述第一导线以间距为R的槽数以层数递减的方式布置直至穿过所述第一层;
在所述第一层使得所述第一导线经第二同层过渡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
其中在所述第一同层过渡和所述第二同层过渡第一导线均沿着同一方向推进;反复以所述第一规律,所述第一同层过渡,所述第二规律,和所述第二同层过渡推进所述第一导线直至所述第一导线无交叉地填满所述定子的M层,其中,M为第一导线在定子槽中的总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定子具有N个槽,其中M与N为整数,R等于槽数N除以定子绕组的极数;
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同层过渡时,所述第一导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同层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第M层以及第一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定子具有N个槽,其中M与N为整数,R等于槽数N除以定子绕组的极数;
其中在所述第一同层过渡和第二同层过渡时,所述第一导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同层穿过间隔为R的下一槽第M层以及第一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N=48,M=6,和R=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N=48,M=8,和R=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而所述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而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总槽数N=每极每相槽数*极数*相数,其中每极每相槽数为1-5的整数相数,其中每极每相槽数为1,2,3,4,5的整数,极数为2,4,6,8,10,12,相数为1,2,3,4,或5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层数M为4,5,6,7,8,9,10,11,或1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与所述第一导线相同的所述第一规律,第一同层过渡,第二规律和第二同层过渡布置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起始槽不同于所述第一导线的起始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引线段和第二引线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引线段和所述第二引线段之间的多个U型导线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定子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N个槽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第iU型导线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U型冠部,与U型冠部连接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连接的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iU型导线段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分别位于间隔为R的两个槽内;
第(i+1)U型导线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U型冠部,与冠部连接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连接的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i+1)U型导线段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分别位于间隔为R的两个槽内;
所述第iU型导线段的第二连接部与(i+1)U型导线段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形成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绞合部;所述U型冠部和所述绞合部交替推进使所述第一导线按照所述第一规律,第二规律布置于所述槽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具有矩形或者方形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钏袁怡刚杜国华张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