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混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混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混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中,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制造成本均有较高的要求,而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电池均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是作为动力电池活性材料的首选,并且不同材料的混合电极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由于三元材料工作电压和磷酸铁锂的工作电压不同,因此,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两个工作平台,磷酸铁锂的工作平台在3.6V作用,并且平台的起始电压和结束电压比较接近,工作平台较为平缓,而三元材料由于具有三种不同的过渡金属,因此工作平台的倾斜度较大,一般在3.8V左右,而对于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的混合材料,一般的化成方式难以充分对两种不同的材料同时激活化成,并且SEI膜形成不够充分,因此会导致在循环过程中存在锂离子不可逆嵌入的情况较多,从而导致电池的耐久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混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混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所述混合电极的活性物质包括镍钴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所述镍钴锰酸锂为LiN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混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所述混合电极的活性物质包括镍钴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所述镍钴锰酸锂为LiNi0.6Co0.1Mn0.3O2,所述磷酸铁锂为LiMg0.02Fe0.98PO4,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在充放电过程中,在3.55-3.65V的区间范围内的充放电循环若干次,以及在3.70-3.90V的区间范围内的充放电循环若干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所述化成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对电池进行预充电,以0.01-0.02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2.9-3.0V;
2)调整电流,以0.02-0.05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3.55V;
3)在3.55-3.65V的区间范围内以0.05-0.1C的电流恒流充放电循环若干次;
4)以0.05-0.1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3.7V;
5)在3.70-3.90V的区间范围内以0.02-0.05C的电流恒流充放电循环若干次;
6)以0.05-0.1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为4.2-4.3V;
7)以充电截止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8)以0.05-0.1C的电流恒流放电至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