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69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的制备方法,属于软磁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由内部核为FeSiBCr软磁微粒,外层包覆有一层致密的Si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crystalline fesibcr magnetic powder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磁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着眼于当前世界各国“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满足未来电机变频控制技术的要求,研究开发既可以承受高能量密度输入,又能满足低铁损的纳米晶软磁复合铁芯非常必要。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纳米晶铁基软磁复合铁芯的电感和磁感较小,磁导率较低,无法承受高能量密度输入或者高能量密度输入下涡流损耗较高,而这又要归结于铁芯的制造工艺和结构。铁芯常见的生产工艺为:将软磁粉末与绝缘剂(有机/无机)机械混合后在磁粉表面形成绝缘包覆膜,随后与粘结剂互混并采用冷压或者温压(300℃)成形制备坯体,最后中低温去应力退火(600-700℃)获得铁芯。铁芯的密度由粘结剂和冷压(温压)决定,无法避免大量孔隙的存在,导致铁芯的密度不高,单位体积的软磁相下降,所以,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较低;另外,与有机(无机)绝缘剂机械混合无法保证绝缘膜的均匀性,其厚度也无法精确控制,很多软磁颗粒之间依然相连,为涡流提供了通道,无法将涡流限制在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先制备性质稳定的油包水型微乳液体系,然后将FeSiBCr非晶粉末加入到微乳液体系中强力搅拌,再滴加正硅酸乙酯,调节pH后经液相沉积制备FeSiBCr/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先制备性质稳定的油包水型微乳液体系,然后将FeSiBCr非晶粉末加入到微乳液体系中强力搅拌,再滴加正硅酸乙酯,调节pH后经液相沉积制备FeSiBCr/SiO2非晶复合粉末,最后经热压烧结、线切割和去应力退火,即制备得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晶FeSiBCr磁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助表面活性剂正已醇和油相环已烷混合,得混合料;搅拌10min至澄清,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作为分散相,常温下搅拌30min,形成透明且性质稳定的油包水微乳液体系;
步骤二:将300-400目的FeSiBCr非晶粉末加入到上述油包水微乳液体系中,室温下机械强力搅拌10min,另其完全分散,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正硅酸乙酯至油包水微乳液体系中,滴加过程中机械强力搅拌,同时滴加浓氨水,调节溶液PH值,其中正硅酸乙酯作为反应前体,氨水作为催化剂,连续搅拌反应8h后用丙酮溶液破乳,离心收集并反复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70℃下真空干燥4h,得FeSiBCr/SiO2非晶复合粉末;
步骤三:称取上述制备过程中得到的FeSiBCr/SiO2非晶复合粉末置于石墨模具中;随后连同模具一同放入热压烧结设备中进行烧结,设置烧结参数:烧结温度为580-680℃,烧结压力为40-70MPa,升温速率为30-60℃/min,保温时间8-13min,烧结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将圆柱状样品切割成环状,将所得铁芯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480-510℃进行去应力退火1h,以消除残余热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黄贞益樊希安先琛吴朝阳吴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