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1411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依光路大物镜、调焦镜、第一反射镜、场镜、第二反射镜、会聚透镜组构成窄视场光路;插入中视场镜组并使中视场镜组的光轴与窄视场的光轴重合得到中视场光路;以大视场镜组取代中视场镜组并使大视场镜组的光轴与窄视场的光轴重合,得到大视场光路。采用同轴双L旋转方式实现三视场转换,显著地减轻系统重量、减小了系统体积。窄视场用于远距离目标的识别;中视场用于目标的探测;大视场用于昼夜辅助导航及起降。窄视场光路无运动部件,光机装调可保证窄视场光轴达到很高的精度,同时,宽、中视场采用轴向变倍方式转换,光轴易于保证。

A dual-L rotating three field long wave infrare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
,涉及一种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外红外三视场变倍光学系统的实现方式,分为径向切入方式、双旋转方式、轴向移动方式。径向切入和双旋转方式三视场光学系统优点是窄视场具有最高的光轴精度和最高的光学透过率,缺点是由于采用径向切换方式造成了系统径向尺寸过大、运动机构复杂并且重量较重。轴向移动方式三视场光学系统通过变倍镜组与补偿镜组在光轴上的不同位置实现三视场的转换,该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缺点是由于采用轴向移动的方式,所有光学元件为三个视场所共用,造成了整个光学系统的透过率偏低、光轴与视场到位精度不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同轴双L旋转方法实现三视场的转换,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窄视场具有最高的光轴精度和最高的光学透过率,而且整机重量显著减轻。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能够在保证光学系统窄视场具有最高的光轴精度和最高的光学透过率的同时,显著地减轻系统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大物镜(1)、调焦镜(2)、第一反射镜(3)、场镜(4)、第二反射镜(5)和会聚透镜组(6)构成的窄视场光路;在窄视场光路添加中视场镜组构成的中视场光路;在窄视场光路添加大视场镜组构成的大视场光路;所述中视场镜组包括第一中视场变倍镜(7)和第二中视场变倍镜(8),第一中视场变倍镜(7)位于大物镜(1)与调焦镜(2)之间,第二中视场变倍镜(8)位于第一反射镜(3)与场镜(4)之间,并使中视场镜组的光轴与窄视场的光轴重合,构成中视场光路;所述大视场镜组包括第一大视场变倍镜(9)和第二大视场变倍镜(10),第一大视场变倍镜(9)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大物镜(1)、调焦镜(2)、第一反射镜(3)、场镜(4)、第二反射镜(5)和会聚透镜组(6)构成的窄视场光路;在窄视场光路添加中视场镜组构成的中视场光路;在窄视场光路添加大视场镜组构成的大视场光路;所述中视场镜组包括第一中视场变倍镜(7)和第二中视场变倍镜(8),第一中视场变倍镜(7)位于大物镜(1)与调焦镜(2)之间,第二中视场变倍镜(8)位于第一反射镜(3)与场镜(4)之间,并使中视场镜组的光轴与窄视场的光轴重合,构成中视场光路;所述大视场镜组包括第一大视场变倍镜(9)和第二大视场变倍镜(10),第一大视场变倍镜(9)位于大物镜(1)与调焦镜(2)之间,第二大视场变倍镜(10)位于第一反射镜(3)和场镜(4)之间,并使大视场镜组的光轴与窄视场的光轴重合,构成大视场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L旋转型三视场长波红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菲菲梁瑞冰赵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