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27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开口且其余面密封,所述箱体的上方开口处密封设置顶棚,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散热系统,所述箱体包括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侧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操作仓,所述操作仓的开口处通过铰链铰接外门,本预装式变电站箱体通过循环管内部流动介质的热量搬运,实现箱体内部的快速降温,避免箱体表面开设散热孔,有效提升箱体的密封性能,同时设置独立的操作仓,将主要电气元件与常用操作件隔离布置,避免主要电气元件因为操作件的原因频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有效降低灰尘和水汽对主要电气元件的侵袭,从而延长主要电气元件的寿命。

A prefabricated substa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
技术介绍
预装式变电站由于其占地少、重量轻、现场安装量小、造价低等优点,在住宅小区、城市公用变、繁华闹市、城镇居民聚集区、城市公共配电、路灯配电、工矿被大量使用,由于工况环境复杂多变,因此预装式变电站的箱体应当兼顾散热和密封双重功效,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采用风冷散热,通过在箱体表面开设散热孔,借助外力或自然风进行内部气体的更换,起到内部元器件的降温,但是在气流更换过程中,灰尘和水分会一同进入箱体内部,对元器件造成损坏,同时昆虫会沿散热孔进入到箱体内部,对元器件造成破坏,严重的会造成内部短路,烧毁相关器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兼顾密封和散热双重要求的预装式变电站箱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通过循环管内部流动介质的热量搬运,实现箱体内部的快速降温,避免箱体表面开设散热孔,有效提升箱体的密封性能,同时设置独立的操作仓,将主要电气元件与常用操作件隔离布置,避免主要电气元件因为操作件的原因频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有效降低灰尘和水汽对主要电气元件的侵袭,从而延长主要电气元件的寿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开口且其余面密封,所述箱体的上方开口处密封设置顶棚,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散热系统;所述箱体包括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侧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操作仓,所述操作仓的开口处通过铰链铰接外门;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散热栅、循环管和外置循环设备,所述散热栅与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散热栅内部贯穿设置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外置循环设备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置循环设备包括外置散热栅和外置循环管,所述外置循环管贯穿外置散热栅,所述外置循环管与循环管连通,所述外置循环管与循环管之间串接循环泵,通过外置循环管和外置散热栅的热量交换,实现热量的快速逃逸,同时循环泵的设置,加速循环管和外置循环管内部介质的流动,加速箱体内部热量的排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棚内部固定设置风扇,通过风扇作用,增加箱体内部的气体流通,使热量能够与散热栅接触,提升内部热量交换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棚内部设置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风扇和循环泵串接,通过设定温度阈值,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能够自动启动风扇和循环泵进行散热,无需人工干预,有助于降低能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端开口处设置向外的水平翻边,所述顶棚的下壁与壳体的翻边接触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顶棚与壳体的翻边之间设置密封圈,保证箱体内部的密封性能,在使用时,可以在箱体内部填充惰性气体,保证电气元件的工作环境稳定,同时避免出现电弧,有助于保证电力传输安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部四角分别设置竖直的角板,在对内部电气元件进行集成吊装过程中,角板能够起到引导限位的作用,避免电气元件碰撞散热栅和循环管,避免内部介质泄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预装式变电站箱体通过循环管内部流动介质的热量搬运,实现箱体内部的快速降温,避免箱体表面开设散热孔,有效提升箱体的密封性能,同时设置独立的操作仓,将主要电气元件与常用操作件隔离布置,避免主要电气元件因为操作件的原因频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有效降低灰尘和水汽对主要电气元件的侵袭,从而延长主要电气元件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竖直方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水平方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图中:1箱体、101壳体、102外门、103操作仓、2顶棚、201密封圈、3散热系统、301散热栅、302循环管、303循环泵、304外置散热栅、305外置循环管、4风扇、5角板、6温控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包括箱体1,箱体1上端开口且其余面密封,箱体1的上方开口处密封设置顶棚2,箱体1内部设置散热系统3;箱体1包括外部的壳体101,壳体101的前端侧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操作仓103,操作仓103的开口处通过铰链铰接外门102;散热系统3包括散热栅301、循环管302和外置循环设备,散热栅301与壳体101的内壁固定安装,散热栅301内部贯穿设置循环管302,循环管302与外置循环设备连通。外置循环设备包括外置散热栅304和外置循环管305,外置循环管305贯穿外置散热栅304,外置循环管305与循环管302连通,外置循环管305与循环管302之间串接循环泵303,通过外置循环管305和外置散热栅304的热量交换,实现热量的快速逃逸,同时循环泵303的设置,加速循环管302和外置循环管305内部介质的流动,加速箱体1内部热量的排出。顶棚2内部固定设置风扇4,通过风扇4作用,增加箱体1内部的气体流通,使热量能够与散热栅301接触,提升内部热量交换效率,同时避免局部过热。顶棚2内部设置温控开关6,温控开关6与风扇4和循环泵303串接,通过设定温度阈值,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能够自动启动风扇4和循环泵303进行散热,无需人工干预,有助于降低能耗。壳体101上端开口处设置向外的水平翻边,顶棚2的下壁与壳体101的翻边接触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顶棚2与壳体101的翻边之间设置密封圈201,保证箱体1内部的密封性能,在使用时,可以在箱体1内部填充惰性气体,保证电气元件的工作环境稳定,同时避免出现电弧,有助于保证电力传输安全。箱体1内部四角分别设置竖直的角板5,在对内部电气元件进行集成吊装过程中,角板5能够起到引导限位的作用,避免电气元件碰撞散热栅301和循环管302,避免内部介质泄漏。在使用时:将外置散热栅304和外置循环管305埋置在土壤中,将预装式变电站安装后,将外置循环管305和循环管302接通,并在内部填充传热介质,在箱体1内部填充惰性气体,当箱体1内部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温控开关6自动接通循环泵303和风扇4的电路,使外置循环管305和循环管302内部介质流动,实现箱体1内外热量的搬运,同时风扇4工作,促进内部气体流动,使内部热量均匀,避免局部过热造成元器件损坏。本技术通过循环管302内部流动介质的热量搬运,实现箱体1内部的快速降温,避免箱体1表面开设散热孔,有效提升箱体1的密封性能,同时设置独立的操作仓103,将主要电气元件与常用操作件隔离布置,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开口且其余面密封,所述箱体(1)的上方开口处密封设置顶棚(2),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散热系统(3);/n所述箱体(1)包括外部的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前端侧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操作仓(103),所述操作仓(103)的开口处通过铰链铰接外门(102);/n所述散热系统(3)包括散热栅(301)、循环管(302)和外置循环设备,所述散热栅(301)与壳体(10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散热栅(301)内部贯穿设置循环管(302),所述循环管(302)与外置循环设备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开口且其余面密封,所述箱体(1)的上方开口处密封设置顶棚(2),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散热系统(3);
所述箱体(1)包括外部的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前端侧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操作仓(103),所述操作仓(103)的开口处通过铰链铰接外门(102);
所述散热系统(3)包括散热栅(301)、循环管(302)和外置循环设备,所述散热栅(301)与壳体(10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散热栅(301)内部贯穿设置循环管(302),所述循环管(302)与外置循环设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循环设备包括外置散热栅(304)和外置循环管(305),所述外置循环管(305)贯穿外置散热栅(304),所述外置循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黎致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