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量高精度检测的闭式调压油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航行器集成液压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量高精度检测的闭式调压油箱。
技术介绍
无人航行器通常指在空中、水下航行的无人移动平台。相比载人航行器,无人航行器具有更强的机动能力,可执行如翻滚、横斜转弯、俯仰调节等高难度机动动作。为保证无人航行器在执行高难度机动动作时,其集成液压系统可获取连续的油液供给,闭式油箱,即油箱内部的油液与外界环境大气隔离方案成为无人航行器集成液压系统的可用方案之一。当前,闭式油箱中油液与外界环境大气的隔离方式包括金属折叠波纹管、橡胶皮囊等。在油液体积变化过程中,折叠波纹与橡胶皮囊形变不均匀、呈现强非线性规律,采用上述隔离方式的油箱增加了油液体积精确检测的难度,无法通过直接、间接手段精确获取测量油液体积变化,仅能对油液体积进行粗略估计。部分学者提出了利用活塞隔离油液与环境大体,同时使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检测活塞在缸筒内位移,以测量油液体积的技术方案。但当前方案在结构设计、检测原理、制造工艺诸多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如未考虑油箱活塞与缸筒内壁的摩擦阻力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量高精度检测的闭式调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主体单元与气压调节单元;所述油箱主体单元包括油箱前端盖(1)、油箱筒壁(4)、密封活塞体(6)、油箱后端盖(12)和行程位移传感器(15);所述气压调节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17)、气泵(18)、气路单向阀(19)和气路电磁阀(20);/n所述油箱前端盖(1)、油箱筒壁(4)和油箱后端盖(12)构成油箱的封闭内腔,并采用拉紧杆(5)将油箱主体单元拉紧固定;油箱前端盖(1)上开有进排油孔(2);油箱后端盖(12)上开有油箱进排气孔(14);进排油孔(2)能够连接至液压系统,进排气孔(14)连接至气压调节单元;所述密封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量高精度检测的闭式调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主体单元与气压调节单元;所述油箱主体单元包括油箱前端盖(1)、油箱筒壁(4)、密封活塞体(6)、油箱后端盖(12)和行程位移传感器(15);所述气压调节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17)、气泵(18)、气路单向阀(19)和气路电磁阀(20);
所述油箱前端盖(1)、油箱筒壁(4)和油箱后端盖(12)构成油箱的封闭内腔,并采用拉紧杆(5)将油箱主体单元拉紧固定;油箱前端盖(1)上开有进排油孔(2);油箱后端盖(12)上开有油箱进排气孔(14);进排油孔(2)能够连接至液压系统,进排气孔(14)连接至气压调节单元;所述密封活塞体(6)设置于封闭内腔内并将封闭内腔分为油液侧和气体侧;密封活塞体(6)能够在封闭内腔内沿油箱筒壁(4)的轴线移动;所述油箱后端盖(12)中部通过安装孔与所述行程位移传感器(15)连接,行程位移传感器(15)内设有伸入所述封闭内腔的伸缩杆,伸缩杆的末端与密封活塞体(6)中心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17)安装在油箱后端盖(12)的螺纹孔内;气泵(18)与气路电磁阀(20)通过螺钉固定在油箱后端盖(12)外侧;所述压力传感器(17)用于检测油箱内部压力;所述气泵(18)用于油箱增压以及在排油阶段,增加油箱气体侧压力;所述气路单向阀(19)安装于气泵(18)与气路电磁阀(20)之间;所述气路单向阀(19)用于防止油箱内气体经气路电磁阀(20)第二端口反向流动;所述气路电磁阀(20)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气路电磁阀(20)的第一端口与油箱后端盖上的进排气孔(14)相连,第二端口与单向阀(19)相连,第三端口直接与外界环境接通,在油箱排油阶段用于导通气泵(18)与油箱气体侧管路,在油箱进油阶段用于连通外界环境与油箱气体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量高精度检测的闭式调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体(6)上设有与所述油箱筒壁(4)间隙配合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油箱筒壁(4)的接触面上设有三个沟槽,中部沟槽内装有双作用聚酯表面预加载密封圈(11);两侧沟槽内分别装有第一导向环(9)和第二导向环(10);第一导向环(9)、第二导向环(10)实现密封活塞体(6)沿轴向在油箱筒壁(4)内低阻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量高精度检测的闭式调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作用聚酯表面预加载密封圈(11)实现油箱筒壁(4)与密封活塞体(6)之间的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楠,颜培男,王树新,张宏伟,王延辉,刘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