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及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运营隧道整治
,具体一种运营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及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近几年随着气候异常变化频繁,尤其是受到强降雨的影响,国内很多隧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涌水涌泥现象,严重的甚至出现塌方事故,给隧道的正常运营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隧道突水突泥往往是由隧道围岩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的,当地下岩溶、富含水的地质构造、富水的松软地层等或隧道建设期间对地下水的防护措施不到位时,就会在运营隧道中再次突水突泥,破坏隧道结构,影响交通安全和隧道使用寿命。尤其是当隧道围岩为水敏性岩层时,一旦被水侵蚀会产生湿陷性甚至崩解失稳现象。涌水涌泥灾害发生后,隧道结构被破坏,出现贯通性裂缝,甚至出现隧道结构垮塌的事故。在隧道结构遭到破坏后,人为扰动会加剧这种破坏,安全风险更高。因此,减少地下水对隧道围岩的补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阻尼器,阻尼器设置于本体的端部;/n所述本体整体为管状结构,沿远离所述阻尼器的方向,依次设置出浆段、第一膨胀段、第二膨胀段和注浆段;/n所述出浆段上均布有若干个出浆孔;所述第一膨胀段的胀后直径大于第二膨胀段的胀后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阻尼器,阻尼器设置于本体的端部;
所述本体整体为管状结构,沿远离所述阻尼器的方向,依次设置出浆段、第一膨胀段、第二膨胀段和注浆段;
所述出浆段上均布有若干个出浆孔;所述第一膨胀段的胀后直径大于第二膨胀段的胀后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锥形头,锥形头的底面半径大于出浆段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孔的直径为6-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段的胀后直径为150-200mm,有效膨胀长度为180-220cm;
或,所述第二膨胀段的胀后直径为110-140mm,有效膨胀长度为30-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段和第二膨胀段的材质为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开裂破损处异径自适应膨胀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段的长度为15-25cm,注浆段为刚性段。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金,潘光明,谢云海,于振,张洪顺,刘春国,王凤伟,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