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5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包括通道壳体、设置在通道壳体内的通道空间、以高度方向设置在通道空间上的多个翻板装置;所述翻板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通道空间前后端壁的转动轴、以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轴外表面的三个保护组件、分别设置在三个保护组件上的三个缓冲组件。

A high-rise building waste transport channel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
技术介绍
公开号CN108286324A的专利文件中给出了一种高层建筑垃圾智能分离运输管道,为了在垃圾掉落时起到缓冲和减速作用,所以把运输管道做成了许多弯道状,但是这样会使建筑垃圾掉落会对弯道产生较大的磨损,从而影响该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垃圾掉落时使管道减少磨损从而提高使用寿命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通道壳体、设置在通道壳体内的通道空间、以高度方向设置在通道空间上的多个翻板装置;所述翻板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通道空间前后端壁的转动轴、以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轴外表面的三个保护组件、分别设置在三个保护组件上的三个缓冲组件。所述翻板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三个缓冲组件上的转动翻板、翻板壳体、设置在翻板壳体内的翻板空间、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左右侧的两减速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左右端面的两橡胶块,所述翻板壳体位于转动翻板外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转动盘前后侧的两旋转盘、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两旋转盘相对的一端端面的并与多个穿孔相配合的多个圆柱杆,所述转动翻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三个缓冲装置的两旋转盘上。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轴外表面的转动盘、以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转动盘外表面的多个固定板、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盘外表面的多个梯形块。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转动盘外表面的转动圆环、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内壁并与多个固定板相配合的矩形槽、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内壁并与多个梯形块相配合的多个梯形槽、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前后端面的多个矩形槽、分别固定设置在多个矩形槽内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盘前端面并贯穿的穿孔,所述第一弹簧为固定设置在两矩形槽相对的一端端壁上,所述第二弹簧为固定设置在在矩形槽两侧壁上,所述梯形槽的横截面为弧形,纵截面为梯形。左侧的减速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上端面的伸缩壳体、设置在伸缩壳体内并开口向上的壳体空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壳体空间内的伸缩杆。左侧的减速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伸缩杆下端与壳体空间下端壁之间的伸缩弹簧、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壳体空间外表面的三个第一工作壳体、设置在工作壳体内并开口向外的第一工作空间、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工作空间内的第一移动杆、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伸缩壳体周围的三个第二工作壳体、设置在第二工作壳体内的第二工作空间。左侧的减速组件还包括可移动地分别设置在第二工作空间内的两个第二移动杆、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移动杆之间的拉簧、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杆远离伸缩壳体一端的圆球、分别设置在圆球两侧的两圆球槽、可自转地分别设置两圆球槽内的两圆球,所述圆球与第二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与翻板空间的上端壁固定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设备结构简单,能够在垃圾掉落进通道内时减少垃圾对通道的摩擦。从而提高该通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立体图。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5为图4中的C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的D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8为图2中的沿E-E线的剖视立体图。图9为图8中的F处的放大图。图10为图9中的G处的放大图。图11为图7中沿H-H线的剖视立体图。图12为图11中的I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2所示,一种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包括通道壳体1、设置在通道壳体1内的通道空间、以高度方向设置在通道空间上的多个翻板装置。所述翻板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通道空间前后端壁的转动轴2、以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轴2外表面的三个保护组件、分别设置在三个保护组件上的三个缓冲组件、固定设置在三个缓冲组件上的转动翻板3、翻板壳体101、设置在翻板壳体101内的翻板空间、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3左右侧的两减速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3左右端面的两橡胶块,所述翻板壳体101位于转动翻板3外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转动盘4前后侧的两旋转盘7、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两旋转盘7相对的一端端面的并与多个穿孔相配合的多个圆柱杆,所述转动翻板3分别固定设置在三个缓冲装置的两旋转盘7上,所述圆柱杆用磁铁制造,所述穿孔的直径大于圆柱杆的直径,前侧的旋转盘7上的圆柱杆和后侧的旋转盘7上的圆柱杆吸住;当建筑垃圾掉落到翻板壳体101上时会带动翻板壳体101向下翻转,翻板壳体101带动两旋转盘7旋转,两旋转盘7和转动盘4之间的有一定的间隙,通过穿孔比圆柱杆的直径大导致圆柱杆可在穿孔内移动,从而使旋转盘不与转动盘4固连也能起到限位的作用,也减少了掉落在旋转壳体101时冲击力的传递和减震的作用;通过将两圆柱杆吸住而不是固定连接的作用在于能够在左侧或右侧的旋转盘受到较大的冲击时会使两圆柱杆进行滑移,从而将一侧圆柱杆的冲击力传到另一侧圆柱杆时力会相应较小,从而能够避免两个旋转盘将同样的冲击力同时传递给转动盘。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轴2外表面的转动盘4、以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转动盘4外表面的多个固定板5、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盘4外表面的多个梯形块、可旋转地设置在转动盘4外表面的转动圆环6、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6内壁并与多个固定板5相配合的矩形槽、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6内壁并与多个梯形块相配合的多个梯形槽、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6前后端面的多个矩形槽、分别固定设置在多个矩形槽内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盘4前端面并贯穿的穿孔,所述第一弹簧为固定设置在两矩形槽相对的一端端壁上,所述第二弹簧为固定设置在在矩形槽两侧壁上,所述梯形槽的横截面为弧形,纵截面为梯形;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能够减少转动轴2旋转时的周向的冲击力,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当旋转盘向转动盘靠近时受到弹力而减少冲击,从而避免损坏;当翻板壳体101在垃圾的重力作用下翻转时会带动转动圆环6旋转,从而使固定板5与矩形槽的一侧侧壁靠近,另一侧侧壁远离,从而使固定板5与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的空间变小且气压增大,固定板5与远离的一侧侧壁之间的空间变大且气压减小,此时固定板与矩形槽的上端壁存在空隙,从而在固定板5向侧壁靠近时,固定板5与靠近的侧壁之间的气体通过空隙到达固定板5与原理的一侧侧壁的空间内,由于空隙的距离较小所以气体流动的速度较慢,从而使固定板5与侧壁靠近的速度减慢,从而起到了减速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冲击力,起到了对转动轴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转动轴的使用寿命,同时气体也会当侧壁与固定板5相接触时起到减震的作用。左侧的减速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3上端面的伸缩壳体20、设置在伸缩壳体20内并开口向上的壳体空间、可上下移动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壳体(1)、设置在通道壳体(1)内的通道空间、以高度方向设置在通道空间上的多个翻板装置;所述翻板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通道空间前后端壁的转动轴(2)、以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轴(2)外表面的三个保护组件、分别设置在三个保护组件上的三个缓冲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壳体(1)、设置在通道壳体(1)内的通道空间、以高度方向设置在通道空间上的多个翻板装置;所述翻板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通道空间前后端壁的转动轴(2)、以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轴(2)外表面的三个保护组件、分别设置在三个保护组件上的三个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三个缓冲组件上的转动翻板(3)、翻板壳体(101)、设置在翻板壳体(101)内的翻板空间、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3)左右侧的两减速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翻板(3)左右端面的两橡胶块,所述翻板壳体(101)位于转动翻板(3)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转动盘(4)前后侧的两旋转盘(7)、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两旋转盘(7)相对的一端端面的并与多个穿孔相配合的多个圆柱杆,所述转动翻板(3)分别固定设置在三个缓冲装置的两旋转盘(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轴(2)外表面的转动盘(4)、以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转动盘(4)外表面的多个固定板(5)、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盘(4)外表面的多个梯形块。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基于建筑领域的高层建筑垃圾运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转动盘(4)外表面的转动圆环(6)、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6)内壁并与多个固定板(5)相配合的矩形槽、以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转动圆环(6)内壁并与多个梯形块相配合的多个梯形槽、以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江
申请(专利权)人:宝泉安全防护用品金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