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治疗的间质干细胞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904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治疗的间质干细胞处理方法,在MSC的培养基中添加IFN‑γ和LPS,37℃,培养24h,IFN‑γ的终浓度为5~100ng/ml,LPS的终浓度为10~100ng/ml,去除刺激因子,充分洗涤后用于治疗。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同目前主要是针对虫体的治疗相比,优化诱导后MSC可用于已感染患者肝脏纤维化治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2、同未诱导MSC相比,优化诱导后MSC可通过明显促进Th1反应,显著减轻血吸虫感染所致肝脏纤维化,获得更好疗效。

A method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for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治疗的间质干细胞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寄生虫感染治疗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治疗的间质干细胞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共有74个国家的流行地区约有2亿人仍受到血吸虫病的影响和威胁。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仍有约5.4万血吸虫病患者,局部地区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在我国,引起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由于目前尚不能完全控制其传播,且晚期血吸虫病所致肝脏纤维化尚无有效方法,因此探讨研究血吸虫病所致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案依然是待攻克的卫生难题。血吸虫虫卵在肝脏沉积引起的慢性肝损伤的伤口愈合反应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MSC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SC的培养基中添加IFN-γ和LPS,37℃,培养24h,IFN-γ的终浓度为5~100ng/ml,LPS的终浓度为10~100ng/ml,去除刺激因子,充分洗涤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MSC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SC的培养基中添加IFN-γ和LPS,37℃,培养24h,IFN-γ的终浓度为5~100ng/ml,LPS的终浓度为10~100ng/ml,去除刺激因子,充分洗涤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SC的培养基中添加IFN-γ和LPS,37℃,培养24h,IFN-γ的终浓度为5ng/ml,LPS的终浓度为100ng/ml,去除刺激因子,充分洗涤后应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处理得到的MSC细胞。


4.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俊霞吴忠道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