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分离疏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57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水分离疏水阀。包括:器壁、设置在器壁上的汽水进口与汽水出口、与器壁内壁顶部固接的汽水分离件,汽水分离件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汽水分离件在沿汽水分离件靠近汽水进口与汽水出口的两端的方向开设的通孔,用以将凝结水与蒸汽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凝结水受重力的作用会沿汽水分离件下落进而被排水结构排出,蒸汽会上浮进而通过通孔后从汽水出口重新进入生产设备内,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对蒸汽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生产升本,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Steam water separation drain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水分离疏水阀
本技术涉及蒸汽疏水阀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汽水分离疏水阀。
技术介绍
如今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蒸汽,特别是工业生产中会用到大量统一供应的工业蒸汽,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运用到蒸汽的工业设备在启动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凝结水,如果不及时将凝结水排走,凝结水会吸收热量而降低蒸汽的温度,进而会影响工厂生产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疏水阀对凝结水进行排出,而在实际生产中,蒸汽和凝结水不可避免的会混合在一起,导致进入疏水阀内的除了凝结水,还混有少量蒸汽,现有技术中的疏水阀无法将混合的蒸汽分离并重新导入生产设备内,而在工厂的生产工作中蒸汽的使用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而无法再次利用而随着凝结水一起被排出的蒸汽的量也不可忽视,这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增加了生产工作所花费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汽水分离疏水阀,能够有效的分离蒸汽和凝结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汽水分离疏水阀,包括:器壁、设置在器壁上的汽水进口与汽水出口、与器壁内壁顶部固接的汽水分离件,汽水分离件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汽水分离件在沿汽水分离件靠近汽水进口与汽水出口的两端的方向开设的通孔,用以将凝结水与蒸汽分离。进一步的,通孔开设在汽水分离件靠近器壁的一侧。进一步的,汽水分离件未设置通孔的两端设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汽水分离件内设有由两块板的一端连接组成的引流板,引流板中两块板的夹角为锐角的一侧朝向地面。进一步的,汽水分离件远离器壁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小孔。进一步的,器壁底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结构。进一步的,排水结构包括与排水口固接的排水通道、与排水通道连接的支撑座、部分伸入支撑座内的推动杆、形状与推动杆靠近支撑座一端的形状相匹配的封堵件,推动杆与一另一端固接有浮球的浮球连接杆铰接,用以当浮球至少部分被器壁内腔的凝结水浸入时能够上浮进而驱动推动杆的端部顶开封堵件至封堵件不封堵排水通道。进一步的,器壁底端还连接有卸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汽水分离件会对进入疏水阀内的蒸汽凝结水混合体产生阻挡作用,混合体撞击到汽水分离件上所形成的的冲击力能够将混合在一起的蒸汽和凝结水分散,由于质量的不同,凝结水受重力的作用会沿汽水分离件下落进而被排水结构排出,蒸汽会上浮进而通过通孔后从汽水出口重新进入生产设备内,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对蒸汽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生产升本,减少了能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水分离疏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水分离件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器壁、2-汽水进口、3-汽水出口、4-浮球、5-汽水分离件、51-保温层、52-通孔、53-引流板、6-浮球连接杆、7-卸水口、8-排水口、9-推动杆、10-封堵件、11-排水通道、12-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涉及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的汽水分离疏水阀,包括:器壁1、设置在器壁1上的汽水进口2与汽水出口3、与器壁1内壁顶部固接的汽水分离件5,汽水分离件5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汽水分离件5在沿汽水分离件5靠近汽水进口2与汽水出口3的两端的方向开设的通孔52,用以将凝结水与蒸汽分离。疏水阀一般安装在蒸汽加热设备与凝结水回水集管之间,本申请的具体使用过程为,汽水混合体从汽水进口2进入器壁1内后首先撞击到汽水分离件5上,撞击所形成的反作用力将汽水混合体冲散,进而使蒸汽气体与凝结水分散开来,凝结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着汽水分离件5表面下落至器壁1底部,蒸汽气体由于较轻将会上浮进而通过通孔52从汽水出口3被排出,再次回到工业生产的设备内。当同一时间段内从汽水进口2涌入的汽水混合体较多时,仍可能存在少量的凝结水由于空间的限制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和蒸汽气体一同进入通孔52,因而将汽水分离件5设置为中空结构,汽水分离件5内部设置的容纳腔使得即使有凝结水随着蒸汽气体一同进入通孔52,凝结水在经过通孔52的过程中仍然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下落至容纳腔内,保证了从汽水出口3排出的蒸汽的质量,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作为优选实施例,通孔52开设在汽水分离件5靠近器壁1的一侧。即通孔52开设在汽水分离件5的最上方,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随着蒸汽一同进入汽水分离件5内的凝结水的量,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从汽水进口2进入的汽水混合体中除了凝结水与蒸汽气体外,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不可避免的会混有少量的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等不可凝气体,而这些气体的密度均比水蒸气要大,因此通孔52在最上方能够保证进入通孔52的蒸汽气体的纯度,提高蒸汽的质量。而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含量很少又比蒸汽重,将会浮在器壁1底部堆积的凝结水表面,在排出凝结水时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一同被排出。作为优选实施例,汽水分离件5未设置通孔52的两端设有保温层51。保温层5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以此来保证通过汽水分离件5的蒸汽的温度不会降低。保温材料可以选用硅酸钙、石棉等。作为优选实施例,汽水分离件5内设有由两块板的一端连接组成的引流板53,引流板53中两块板的夹角为锐角的一侧朝向地面。当凝结水随着蒸汽一同从通孔52进入后,凝结水会受重力作用下落至容纳腔内,引流板53的结构能够对凝结水进行引流,使之更好的下落至汽水分离件5底部。同时,若从通孔52一同进入的还有空气等不可凝气体,不可凝气体同样会由于密度比蒸汽大的原因下落至容纳腔,引流板53还能对从下至上的方向上起到一个止挡的作用,使得不可凝气体不容易重新上浮至顶部,进而进一步的保证了蒸汽的质量。作为优选实施例,汽水分离件5远离器壁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小孔。小孔将汽水分离件5底部与器壁1内部连通,使凝结水能够从小孔排至器壁1底部,以此来防止凝结水囤积在汽水分离件5内部。作为优选实施例,器壁1底端设有排水口8,排水口8连接有排水结构。通过排水结构的作用能够将器壁1内囤积的凝结水从排水口8排出。作为优选实施例,排水结构包括与排水口8固接的排水通道11、与排水通道11连接的支撑座12、部分伸入支撑座12内的推动杆9、形状与推动杆9靠近支撑座12一端的形状相匹配的封堵件10,推动杆9与一另一端固接有浮球4的浮球连接杆6铰接,用以当浮球4至少部分被器壁1内腔的凝结水浸入时能够上浮进而驱动推动杆9的端部顶开封堵件10至封堵件10不封堵排水通道11。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座12可以为一凹型的正方体罩体,其内凹的一面罩住排水通道11,使得置于支撑座12内的封堵件10只能在罩体内活动,正方形罩体并非密闭结构而是由一个个金属杆拼接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水分离疏水阀,其特征为,包括:器壁(1)、设置在所述器壁(1)上的汽水进口(2)与汽水出口(3)、与所述器壁(1)内壁顶部固接的汽水分离件(5),所述汽水分离件(5)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汽水分离件(5)在沿所述汽水分离件(5)靠近所述汽水进口(2)与所述汽水出口(3)的两端的方向开设的通孔(52),用以将凝结水与蒸汽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水分离疏水阀,其特征为,包括:器壁(1)、设置在所述器壁(1)上的汽水进口(2)与汽水出口(3)、与所述器壁(1)内壁顶部固接的汽水分离件(5),所述汽水分离件(5)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汽水分离件(5)在沿所述汽水分离件(5)靠近所述汽水进口(2)与所述汽水出口(3)的两端的方向开设的通孔(52),用以将凝结水与蒸汽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分离疏水阀,其特征为,所述通孔(52)开设在所述汽水分离件(5)靠近所述器壁(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分离疏水阀,其特征为,所述汽水分离件(5)未设置所述通孔(52)的两端设有保温层(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分离疏水阀,其特征为,所述汽水分离件(5)内设有由两块板的一端连接组成的引流板(53),所述引流板(53)中两块板的夹角为锐角的一侧朝向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德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荷京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