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阀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50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路阀阀芯,包括芯体,芯体由两芯板和位于两芯板之间的球面旋塞板组成,两芯板外侧壁的中心处均设有转轴,球面旋塞板上方的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筋,球面旋塞板底部设有减重凹槽,球面旋塞板底部与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相适配,且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固定连接,加强板的两侧均分别与两芯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加强板筋和加强板,从而加强了阀芯刚度与强度,降低了阀芯在加工后的变形,又保证了阀芯的尺寸精度;同时在有加强板支撑的情况下,以不影响阀芯质量的前提下将球面旋塞板壁厚减薄以减轻阀芯整体重量,从而节约了材料成本以及减小对双路阀轴承的负荷。

A kind of double way valve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路阀阀芯
本技术涉及双路阀
,具体涉及一种双路阀阀芯。
技术介绍
双路阀是气力输送系统中切换物料方向的设备。它可使管道内物料在流动状态下改变输送方向而不必中断供料和停止供气,将物料送到两个的选定位置。若将数个阀组合即可将物料送到多个选定的地位置,故操作使用十分方便。双路阀广泛应用于面粉、麸糠、淀粉、谷物、饲料、糖果等粉体和小颗粒类产品的加工生产中。双路阀主要由阀体、阀芯及驱动机构组成,但是现有的阀芯往往自身重量较重,且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往往阀芯的两芯板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整个阀芯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阀芯重量较笨重,且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阀阀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路阀阀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由两芯板和位于两芯板之间的球面旋塞板组成,所述两芯板外侧壁的中心处均设有转轴,所述球面旋塞板上方的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筋,所述球面旋塞板底部设有减重凹槽,所述球面旋塞板底部与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相适配,且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均分别与两芯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路阀阀芯,进一步说明为,所述两芯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转轴同轴设置。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路阀阀芯,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环形凹槽外圈的半径为L1,所述环形凹槽内圈的半径为L2,所述芯板的半径为R,0.45R>L1-L2>0.35R。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路阀阀芯,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加强板筋的顶部与芯板顶部之间的距离为D,0.02R>D>0.01R。如上所述的一种双路阀阀芯,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转轴的自由端端面设有旋转指向箭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加强板筋和加强板,从而加强了阀芯刚度与强度,降低了阀芯在加工后的变形,如两芯板端面向内收缩或向外扩张的情况,又保证了阀芯的尺寸精度,使其阀芯的密封在使用时间内不受影响;同时在有加强板支撑的情况下,以不影响阀芯质量的前提下将球面旋塞板壁厚减薄以减轻阀芯整体重量,主要通过在球面旋塞板底部设置内凹槽来实现,从而节约了材料成本以及减小对双路阀轴承的负荷,从而延长双路阀实用寿命;2、通过进一步在两芯板的外侧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减小其本身自重,节约材料成本以及减小对双路阀轴承的负荷,从而延长双路阀实用寿命,同时又减小与阀体端盖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增加设备在运作时的灵活度;3、双路阀为不透明设备,在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时无法观察其内部情况,所以不知道阀芯是否正常运转,通过进一步在转轴的端面设置旋转指向箭头,从而可判断阀芯是否正常运转,避免了在双路阀传动系统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阀芯运转失常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图5为转轴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芯体;101、芯板;102、球面旋塞板;2、转轴;3、加强板筋;4、减重凹槽;5、加强板;6、环形凹槽;7、旋转指向箭头;L1、环形凹槽外圈半径;L2、环形凹槽内圈半径;R、芯板半径;D、加强板筋的顶部与芯板顶部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路阀阀芯,包括芯体1,所述芯体1由两芯板101和位于两芯板之间的球面旋塞板102组成,所述两芯板101外侧壁的中心处均设有转轴2,双路阀为不透明设备,在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时无法观察其内部阀芯旋转情况,所以不知道阀芯是否正常运转,作为优选,可以在所述转轴2的自由端端面设有旋转指向箭头7,通过进一步在转轴的端面设置旋转指向箭头7,从而可判断阀芯是否正常运转,避免了在双路阀传动系统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阀芯运转失常的情况,具体的旋转指向箭头7的形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将所述旋转指向箭头7设置为菱形的箭头状,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阐述。所述球面旋塞板102上方的两芯板101之间设有加强板筋3,所述球面旋塞板102底部设有减重凹槽4,所述球面旋塞板102底部与两芯板101之间设有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的顶部与减重凹槽4相适配,且所述加强板5的顶部与减重凹槽4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5的两侧均分别与两芯板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加强板筋3和加强板5,从而加强了阀芯刚度与强度,降低了阀芯在加工后的变形,如两芯板101端面向内收缩或向外扩张的情况,又保证了阀芯的尺寸精度,使其阀芯的密封在使用时间内不受影响;同时在有加强板5支撑的情况下,以不影响阀芯质量的前提下将球面旋塞板102壁厚减薄以减轻阀芯整体重量,主要通过在球面旋塞板底部设置内减重凹槽4来实现,从而节约了材料成本以及减小对双路阀轴承的负荷,从而延长双路阀实用寿命。作为优选,可以在所述两芯板101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一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与转轴2同轴设置,这里以一个环形凹槽6为例,做详细阐述,通过进一步在两芯板101的外侧壁上设置环形凹槽6,减小其本身自重,节约材料成本以及减小对双路阀轴承的负荷,从而延长双路阀实用寿命,同时又减小与阀体端盖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增加设备在运作时的灵活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不断试验我们发现,对环形凹槽6的尺寸做进一步的限定之后,且运行情况最为良好,如图4所示,将所述环形凹槽外圈的半径设置为L1,所述环形凹槽内圈的半径设置为L2,所述芯板的半径设置为R,0.45R>L1-L2>0.35R,例如可以使所述芯板的半径R设置为175mm,这时所述环形凹槽外圈的半径L1可以设置为140mm,所述环形凹槽内圈的半径L2可以设置为70mm,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数值的尺寸,这里只是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加强板筋3为隐藏式设计,与阀体装配后会隐藏于阀体内部,既保证阀芯强度,又不影响物料输送,这时就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又是其不影响物料的流通,可以使所述加强板筋3的顶部与芯板101顶部之间的距离为D,0.02R>D>0.01R,例如这时所述芯板的半径R设置为175mm,那么距离D就可以设置为2mm。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路阀阀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由两芯板和位于两芯板之间的球面旋塞板组成,所述两芯板外侧壁的中心处均设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旋塞板上方的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筋,所述球面旋塞板底部设有减重凹槽,所述球面旋塞板底部与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相适配,且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均分别与两芯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阀阀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由两芯板和位于两芯板之间的球面旋塞板组成,所述两芯板外侧壁的中心处均设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旋塞板上方的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筋,所述球面旋塞板底部设有减重凹槽,所述球面旋塞板底部与两芯板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相适配,且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减重凹槽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均分别与两芯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芯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一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练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自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