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040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10
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包括锅炉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辅机系统、熔融盐供热系统;所述锅炉系统包括锅炉,锅炉连接汽轮机发电系统和辅机系统;汽轮机系统和辅机系统连接熔融盐供热系统;所述汽轮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发电装置;所述熔融盐供热系统包括冷盐罐、热盐罐、低压蒸汽熔融盐换热器、热网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熔融盐蓄热在热电联产系统中的应用,可通过熔融盐蓄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也可通过熔融盐放热调整汽轮机低压缸出力,实现热电双调峰;提升了火电厂汽轮机侧运行的灵活性,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A system of using molten salt to store heat and release heat to realize zero output of low pressure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储能
,特别是涉及熔融盐储能在火电厂汽轮机侧灵活性改造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网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传统火电和新能源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因此显现。电网中大容量火电机组普遍参与电网的调峰,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足够的容量空间,以满足电源结构中新能源比重提升的需要。我国大部分主力火电机组长期在65%~75%的负荷下运行,不仅调峰深度普遍不够,而且机组运行能效和污染物控制能力明显下将,火电机组缺乏灵活性面临来自电源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电力行业开展火电机组灵活性技术研究,挖掘燃煤机组调峰潜力,是破解当前新能源消纳困境和减少弃风弃光现象亟待推进的战略举措。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善需要大容量储能技术的配合,因此如何开展储能技术在火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辅机系统、熔融盐供热系统;/n所述锅炉系统包括锅炉(1),锅炉(1)连接汽轮机发电系统和辅机系统;汽轮机系统和辅机系统连接熔融盐供热系统;/n所述汽轮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缸(2)、中压缸(3)、低压缸(4)、发电装置(5);/n所述熔融盐供热系统包括冷盐罐(15)、热盐罐(14)、低压蒸汽熔融盐换热器(16)、热网加热器(17);/n锅炉(1)的主蒸汽连接高压缸(2)的入口,做功后的排汽从高压缸出口进入锅炉(1)再加热,再加热后的蒸汽进入中压缸(3)的入口,做功后的排汽一部分进入低压缸(4)做功,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辅机系统、熔融盐供热系统;
所述锅炉系统包括锅炉(1),锅炉(1)连接汽轮机发电系统和辅机系统;汽轮机系统和辅机系统连接熔融盐供热系统;
所述汽轮机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缸(2)、中压缸(3)、低压缸(4)、发电装置(5);
所述熔融盐供热系统包括冷盐罐(15)、热盐罐(14)、低压蒸汽熔融盐换热器(16)、热网加热器(17);
锅炉(1)的主蒸汽连接高压缸(2)的入口,做功后的排汽从高压缸出口进入锅炉(1)再加热,再加热后的蒸汽进入中压缸(3)的入口,做功后的排汽一部分进入低压缸(4)做功,另一部分连接熔融盐供热系统的低压蒸汽熔融盐换热器(16)进行换热,低压缸(4)连接发电装置(5),高压缸(2)、中压缸(3)、低压缸(4)的排汽通过辅机系统形成给水送回锅炉(1);热网回水通过热网加热器(17)进行换热;
熔融盐供热系统中冷盐罐(15)和热盐罐(14)之间连接低压蒸汽熔融盐换热器(16),冷盐罐(15)和热盐罐(14)中的熔融盐进入低压蒸汽熔融盐换热器(16)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熔融盐蓄热放热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机系统包括凝汽器(6)、凝结水泵(7)、低压加热器(8)、除氧器(9)、高压加热器(12)、给水泵前置泵(10)、给水泵主泵(11);
低压缸(4)的排汽通过凝汽器(6)后形成凝结水,凝结水一起经过凝结水泵(7)、低压加热器(8)、除氧器(9)、高压加热器(12)进入锅炉(1)中被加热;
中压缸(3)的抽汽连接低压加热器(8)和除氧器(9)作为热源;
高压缸(2)的抽汽连接高压加热器(12)作为热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媛媛姜曙刘亚伟宋晨王刚王剑利石天庆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