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800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以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系统具体连接与工作流程为:回热器、预热器、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工质泵串接构成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一。回热器、预热器、闪蒸罐、膨胀机、节流阀,冷凝器,工质泵,构成闪蒸循环回路二。预热器出口工质分为两个回路: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和闪蒸循环回路;并且通过调节一、二回路的质量流量比例,来调节工质吸热部分的传热窄点位置,使传热窄点下移,降低热源的出口温度,增大热源的放热量,以提高循环的做功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低温热源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在常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增闪蒸循环,并能调节传热窄点以提高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能力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中低温能源的利用中,有机朗肯循环是技术上最可行的方法之一。中低温能源都是有限热源,随着能量的传递热源温度会逐步降低,这样就限制了循环工质的蒸发温度。同时由于单相热源的线性变化与循环工质吸热过程的非线性变化引起了很大的温度不匹配,造成低热效率和较高有效能的损失。因此,改善循环外换热过程的传热匹配性,和降低热源的出口温度,即提高热源的供热量,可以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做功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以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基础上,增设一闪蒸循环回路,在预热器出口工质分为两回路:一路为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另一路为闪蒸循环回路;并且通过改变两回路的质量流量比例调节吸热过程的传热窄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以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在预热器出口分为两个回路,系统具体连接方法为:回热器、预热器、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工质泵串接构成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一;回热器、预热器、闪蒸罐、膨胀机、节流阀、冷凝器、工质泵构成闪蒸循环回路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以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冷凝器出口的饱和液态工质经由工质泵加压到蒸发压力,然后进入回热器与预热器被加热到饱和液体状态;2)该状态下工质分流成两部分质量流量不同的工质流:一部分流经回路一通过蒸发器加热蒸发;另一部分流经回路二,作为闪蒸循环的流体;3)进入蒸发器的流体被加热到饱和气体(或过热气),然后进入膨胀机A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膨胀后的工质进入冷凝器冷却。上述工作流程2)中闪蒸循环流体进入闪蒸罐中闪蒸,闪蒸后的气体进入膨胀机B膨胀做功发电,膨胀机A、膨胀机B发电机同轴连接。排气进入冷凝器冷凝;闪蒸后的饱和液体工质进入回热器与工质泵出口的工质进行换热,再节流阀节流后进入冷凝器。4)各路工质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却和冷凝,再经工质泵加压进入回热器形成一个循环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预热器出口工质分为一、二两个回路: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和闪蒸循环回路;并且通过调节一、二回路工质流量的比例,调节吸热部分工质的传热窄点位置,使传热窄点下移,降低热源的出口温度,增大热源的放热量和工质与热源的传热匹配性,以提高循环的做功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工质温熵图。附图1标记:1-蒸发器,2-膨胀机A,3-闪蒸罐,4-膨胀机B,5-节流阀,6-冷凝器,7-工质泵,8-回热器,9-预热器,10-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常规有机朗肯循环中,工质与外界热源的传热过程存在传热窄点,该传热窄点一般处于工质的泡点,使得工质从热源的吸热量受到了限制,从而限制了循环的输出功。针对此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基础上,增设一闪蒸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在预热器出口工质分为两回路: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和闪蒸循环回路;并且通过改变两回路的质量流量比例来调节吸热过程的传热窄点,增大循环做功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调节传热窄点以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的发电能力,如图1所示系统具有蒸发器1,膨胀机A2,闪蒸罐3,膨胀机B4,节流阀5,冷凝器6,工质泵7,回热器8,预热9,发电机10。系统具体连接与工作流程为:回热器8、预热器9、蒸发器1、膨胀机A2、冷凝器6、工质泵7串接构成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一;回热器8、预热器9、闪蒸罐3、膨胀机5、节流阀5、冷凝器6、工质泵7构成闪蒸循环回路二。该专利技术系统的工作过程如附图2所示为:冷凝器出口的饱和液态工质经由工质泵7加压到蒸发压力,然后进入回热器8和预热器9将工质加热到饱和液体状态;预热器9出口的饱和液工质分流成两部分质量流量不同的工质流:一部分流经回路一进入蒸发器1加热,另一部分流经回路二,作为闪蒸循环的流体。进入蒸发器1的流体被加热到饱和气(或过热气),然后进入膨胀机A2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膨胀后的工质进入冷凝器6冷却。回路二的闪蒸循环工质进入闪蒸罐3中闪蒸,闪蒸后的气体进入膨胀机B4膨胀做功发电。膨胀机A2、膨胀机B4与发电机10同轴连接。排气进入冷凝器6冷凝;闪蒸后的液体进入回热器加热来自工质泵的工质,再流经节流阀5节流后进入冷凝器6。各路工质进入冷凝器6进行冷却,再经工质泵7加压进入回热器8形成一个循环过程。以下是三种发电系统的对比。方案一:本专利技术系统,选取纯工质R245fa(1,1,1,3,3-五氟丙烷);方案二:常规闪蒸循环,选取纯工质R245fa(1,1,1,3,3-五氟丙烷)。方案三:常规有机朗肯循环,选取纯工质R245fa(1,1,1,3,3-五氟丙烷);计算条件:热源以热水120℃为代表,质量流量为1kg/s;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30℃。三种方案采用循环工质、热源/冷源条件相同。表1方案一:1.冷凝器出口的工质为34.66℃的饱和液,由工质泵加压到蒸发压力0.923MP,再进入回热器、预热器加热,工质被加热到86.36℃,为在蒸发压力下饱和液体状态。2.预热器出口的饱和液工质被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一,该部分质量流量为mv=0.818kg/s;另一部分通过闪蒸循环回路二,质量流量为ml=2.044kg/s,二者的质量比为ml/mv=2.5。3.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一中饱和液工质经蒸发器加热至饱和气态,温度为86.36℃,压力0.923MP。然后进入膨胀机A做功。等熵膨胀后排气温度为41.95℃,压力为0.209MP。4.闪蒸循环回路二中饱和液体工质,流经闪蒸罐,闪蒸压力为0.482MP,温度61.46℃。其中闪蒸罐中饱和液体经节流后进入冷凝器中冷却;饱和气体流经膨胀机B做功,排气压力为0.209MP,温度为38.88℃。各路工质在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器出口的饱和液由工质泵加压送入预热器。如此完成一个循环。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工质温熵图。如表1数据比较,在设定热源和冷源条件下,得到:基于常规有机朗肯循环(方案三),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净输出功增加率分别为18.6%和-1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基础上,增设闪蒸循环回路,在预热器出口工质分为两回路:一路为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另一路为闪蒸循环回路;并且通过改变两回路的质量流量比例以调节工质吸热过程的传热窄点:/n由回热器、预热器、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工质泵串接构成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一;/n由回热器、预热器、闪蒸罐、膨胀机、节流阀、冷凝器、工质泵构成闪蒸循环回路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基础上,增设闪蒸循环回路,在预热器出口工质分为两回路:一路为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另一路为闪蒸循环回路;并且通过改变两回路的质量流量比例以调节工质吸热过程的传热窄点:
由回热器、预热器、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工质泵串接构成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一;
由回热器、预热器、闪蒸罐、膨胀机、节流阀、冷凝器、工质泵构成闪蒸循环回路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闪蒸的有机朗肯循环提高发电能力的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流程步骤如下:
1)冷凝器出口的饱和液态工质经由工质泵加压到蒸发压力,然后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国吴晓松高冠怡弭慧惠李志游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