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38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在灯头下方设置一杆体,该杆体下方设夹掣体,上述杆体上方以固定框架与灯头结合,固定框下方的杆体可拆、组,并于其中设置一三脚架,于将杆体拆下后,可撑开三脚架而提供使该室外灯站立的功能。(*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尤指将灯架的杆体设置成可分离,且具有一可收折的三脚架,以供必要时站立用的装置。室外灯为了适应室外的多种环境变化,大多具有各种的吊、挂、夹等装置,以为该灯具提供稳定的设置,并提供光源。在各种提供灯体固定用的装置中,目前尚无一种既不影响原有夹掣功能,而又可稳定的站立于平面上的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由三脚架站立于平面(或斜面)的室外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在灯头下方设置一杆体及一夹掣体,该杆体的构成包含一固定框架、一固定罩及一杆壳,且在固定罩下方设一三脚架。现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功能详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杆体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灯架站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除包括灯头1、夹掣体2之外,尚具有一杆体3,该杆体3的上方设一固定框架31。于灯头1的下方两侧设二定位板11,该定位板11与固定框架31结合,并可供灯头1依此为中心做若干俯仰角度变化。如图2所示,杆体3由固定框架31、一固定罩32、一杆壳33及设置于固定罩32下方的三脚架34组合而成。固定罩32呈圆形壳盖状,其上方设孔321,由螺丝322与固定框架31结合;并在固定罩32上设凸块323,使固定框架31与固定罩32呈紧密结合状态;固定罩32的下方内侧设螺纹324,用以供杆壳33的结合。上述螺丝322除穿过固定框架31及固定罩32上方的厚度外,其并提供与三脚架34的台面341结合(后述)。杆壳33为一中空杆体,其下方与习用的夹掣体2结合,上方的外缘331设置螺纹,用以与固定罩32的螺纹324结合;杆壳33内的中空部提供收折式三脚架34容置。三脚架34具有一台面341及固定于台面341下方的三支支脚342,如习用的三脚架一般,该等支脚342可伸缩;上述台面341的中央设螺孔343,该螺孔343与前述螺丝322可结合,使三脚架34稳定的设置于固定罩32的内部下方。如图3所示,为取下杆壳33及其下方的夹掣体2后,将三角架34撑开,形成站立的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是灯头1与夹掣体2间设置一可拆、组的杆体3,于该杆体内设置三脚架34,使本技术的室外灯能具有可稳定的站立于平面(或斜面)的状态,而能达到使灯头1提供稳定的光源。权利要求1.一种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在灯头下方设置一杆体及一夹掣体,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的构成包括一固定框架、一固定罩及一杆壳,且在固定罩下方设一三脚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罩与杆壳的结合为螺接的可分离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罩下方的三脚架在收折状态位于杆壳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三脚架在工作位置处于撑开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在灯头下方设置一杆体,该杆体下方设夹掣体,上述杆体上方以固定框架与灯头结合,固定框下方的杆体可拆、组,并于其中设置一三脚架,于将杆体拆下后,可撑开三脚架而提供使该室外灯站立的功能。文档编号F21V21/00GK2217170SQ94224220公开日1996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亚伯A·S· 申请人:戊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灯的站立装置,在灯头下方设置一杆体及一夹掣体,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的构成包括一固定框架、一固定罩及一杆壳,且在固定罩下方设一三脚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伯AS
申请(专利权)人:戊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