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7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52
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包括墙体竖向龙骨和抗拔挂钩;所述墙体竖向龙骨为“C”型钢结构,在其腹板上设置抗拔挂钩装配孔;所述抗拔挂钩设有固定底座、挂钩立板和钩体,所述固定底座位于挂钩立板的下端,在固定底座上设有锚栓孔,所述锚栓孔与预埋在建筑物基础部分的抗拔锚栓匹配,所述钩体位于挂钩立板的上端,与墙体竖向龙骨腹板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装配,所述抗拔挂钩还通过自攻钉与墙体竖向龙骨的腹板装配,在挂钩立板上预制自攻螺钉装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抗拔件及墙体竖向龙骨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墙体与下导梁及建筑物基础部分脱离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建筑物安全稳定性的目的。

A pull-out structure of light steel build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钢结构
,特别是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轻钢建筑结构逐渐被人们认可,并成为低层建筑技术的新热点,如附图1所示,轻钢建筑结构墙体固定方式为:在建筑物基础部分1预埋抗拔锚栓6,将墙体的下导梁2置于建筑物基础部分1上,同时在下导梁2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墙体竖向龙骨3,并通过抗拔件4、抗拔锚栓6和螺母7配合将墙体竖向龙骨3固定在下导梁2及建筑物基础部分1上。如附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抗拔件4包括底板4-1、立板4-2和侧板4-3,其中底板4-1通过抗拔锚栓6和螺母7配合固定在下导梁2上,立板4-2通过自攻钉5固定在墙体的竖向龙骨3上,由于该抗拔件4与墙体竖向龙骨3之间作用力集中在自攻钉5上,当墙体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易出现自攻钉5被剪断现象,导致墙体与下导梁2及建筑物基础部分1脱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旨在通过对抗拔件及墙体竖向龙骨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解决墙体与下导梁及建筑物基础部分脱离的问题,达到提高建筑物安全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包括墙体竖向龙骨和抗拔挂钩;所述墙体竖向龙骨为“C”型钢结构,在其腹板上设置抗拔挂钩装配孔;所述抗拔挂钩设有固定底座、挂钩立板和钩体,所述固定底座位于挂钩立板的下端,在固定底座上设有锚栓孔,所述锚栓孔与预埋在建筑物基础部分的抗拔锚栓匹配,所述钩体位于挂钩立板的上端,与墙体竖向龙骨腹板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装配,所述抗拔挂钩还通过自攻钉与墙体竖向龙骨的腹板装配,在挂钩立板上预制自攻螺钉装配孔。上述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所述墙体竖向龙骨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为圆孔,所述抗拔挂钩的钩体与抗拔挂钩装配孔的接合部为圆弧面。上述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所述自攻钉设置两排,两排自攻钉交错布置。上述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所述抗拔挂钩的固定底座、挂钩立板和钩体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一方面通过抗拔挂钩上端钩体与墙体竖向龙骨上抗拔挂钩装配孔的配合、挂钩立板与墙体竖向龙骨腹板之间以自攻钉连接方式的装配;另一方面通过抗拔挂钩下端固定底座上锚栓孔与抗拔锚栓、螺母配合,实现了墙体竖向龙骨与墙体下导梁及建筑物基础部分的可靠连接。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中,墙体竖向龙骨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采用圆孔结构,使抗拔挂钩装配孔边缘部位不存在尖角,避免了因开设抗拔挂钩装配孔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保证了墙体竖向龙骨的抗疲劳强度;另外抗拔挂钩的钩体与抗拔挂钩装配孔的接合部设计为圆弧面,增大了两者接触面积,降低了抗拔挂钩单位面积承受的拉拔力,从而保证了抗拔挂钩的强度。本技术的抗拔挂钩还通过交错布置的两排自攻钉与墙体竖向龙骨的腹板装配,进一步实现了抗拔挂钩与墙体竖向龙骨连接的可靠性。总之,本技术通过对抗拔件及墙体竖向龙骨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墙体与下导梁及建筑物基础部分脱离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建筑物安全稳定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轻钢建筑结构墙体固定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抗拔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处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墙体竖向龙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抗拔挂钩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建筑物基础部分,2、下导梁,3、墙体竖向龙骨,3-1、抗拔挂钩装配孔,4、抗拔件,4-1、底板,4-2、立板,4-3、侧板,5、自攻钉,6、抗拔锚栓,7、螺母,8、抗拔挂钩,8-1、钩体,8-2、固定底座,8-3、挂钩立板,8-4、锚栓孔,8-5,自攻钉装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看图3至图6,本技术所述的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包括墙体竖向龙骨3和抗拔挂钩8;其中墙体竖向龙骨3为“C”型钢结构,在其腹板上设置抗拔挂钩装配孔3-1,为了使抗拔挂钩装配孔3-1边缘部位不存在尖角,避免因开设抗拔挂钩装配孔3-1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保证墙体竖向龙骨3的抗疲劳强度,将该抗拔挂钩装配孔3-1优选为圆孔;所述抗拔挂钩8设有固定底座8-2、挂钩立板8-3和钩体8-1,固定底座8-2、挂钩立板8-3和钩体8-1为一体式结构,且固定底座8-2位于挂钩立板8-3的下端,在固定底座8-2上设有锚栓孔8-4,所述锚栓孔8-4与预埋在建筑物基础部分1的抗拔锚栓6匹配,固定底座8-2通过锚栓孔8-4套装在抗拔锚栓6上,并由螺母7将其锁止固定在墙体的下导梁2及建筑物基础部分1上,所述钩体8-1位于挂钩立板8-3的上端,与墙体竖向龙骨3腹板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3-1装配,抗拔挂钩8还通过自攻钉5与墙体竖向龙骨3的腹板装配,为此在挂钩立板8-3上预制自攻螺钉装配孔8-5,自攻钉5设置两排,两排自攻钉5交错布置,实现了抗拔挂钩8与墙体竖向龙骨3连接的可靠性。参看图4,本技术所述的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其抗拔挂钩8的钩体8-1与抗拔挂钩装配孔3-1的接合部为圆弧面,因此增大了钩体8-1与抗拔挂钩装配孔3-1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抗拔挂钩8钩体8-1单位面积承受的拉拔力,从而保证了抗拔挂钩8的强度。以下对本技术的装配过程及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轻钢结构建筑施工时,在建筑物基础部分1中预埋抗拔锚栓6,墙体的下导梁2水平放置于建筑物基础部分1上,墙体竖向龙骨3放置于墙体下导梁2的U形槽中;先将抗拔挂钩8上端钩体8-1与墙体竖向龙骨3腹板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3-1装配,再将抗拔挂钩8固定底座8-2上的锚栓孔8-4套装在抗拔锚栓6外面,并由螺母7将其锁止固定在墙体的下导梁2及建筑物基础部分1上;通过自攻钉5将抗拔挂钩8的挂钩立板8-3与墙体竖向龙骨3的腹板装配,完成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的组装施工。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一方面通过抗拔挂钩8上端钩体8-1与墙体竖向龙骨3上抗拔挂钩装配孔3-1的配合、挂钩立板8-3与墙体竖向龙骨3腹板之间以自攻钉5连接方式的装配;另一方面通过抗拔挂钩8下端固定底座8-2上锚栓孔8-4与抗拔锚栓6、螺母7配合,实现了墙体竖向龙骨3与墙体下导梁2及建筑物基础部分1的可靠连接,当墙体受到冲击力(如风力)时,挂钩立板8-3与墙体竖向龙骨3腹板之间设置的自攻钉5和抗拔挂钩8钩体8-1同时承受墙体竖向龙骨3传导的拉拔力,并可由抗拔挂钩8钩体8-1将墙体竖向龙骨3的拉拔力传递至固定底座8-2,再通过固定底座8-2与抗拔锚栓6、螺母7的配合结构传递至墙体下导梁2及建筑物基础部分1,因此有效地避免了抗拔挂钩8与墙体竖向龙骨3之间作用力集中在自攻钉5上而导致自攻钉5被剪断后墙体与下导梁2及建筑物基础部分1脱离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墙体竖向龙骨(3)和抗拔挂钩(8);所述墙体竖向龙骨(3)为“C”型钢结构,在其腹板上设置抗拔挂钩装配孔(3-1);所述抗拔挂钩(8)设有固定底座(8-2)、挂钩立板(8-3)和钩体(8-1),所述固定底座(8-2)位于挂钩立板(8-3)的下端,在固定底座(8-2)上设有锚栓孔(8-4),所述锚栓孔(8-4)与预埋在建筑物基础部分(1)的抗拔锚栓(6)匹配,所述钩体(8-1)位于挂钩立板(8-3)的上端,与墙体竖向龙骨(3)腹板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3-1)装配,所述抗拔挂钩(8)还通过自攻钉(5)与墙体竖向龙骨(3)的腹板装配,在挂钩立板(8-3)上预制自攻螺钉装配孔(8-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建筑物墙体抗拔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墙体竖向龙骨(3)和抗拔挂钩(8);所述墙体竖向龙骨(3)为“C”型钢结构,在其腹板上设置抗拔挂钩装配孔(3-1);所述抗拔挂钩(8)设有固定底座(8-2)、挂钩立板(8-3)和钩体(8-1),所述固定底座(8-2)位于挂钩立板(8-3)的下端,在固定底座(8-2)上设有锚栓孔(8-4),所述锚栓孔(8-4)与预埋在建筑物基础部分(1)的抗拔锚栓(6)匹配,所述钩体(8-1)位于挂钩立板(8-3)的上端,与墙体竖向龙骨(3)腹板上的抗拔挂钩装配孔(3-1)装配,所述抗拔挂钩(8)还通过自攻钉(5)与墙体竖向龙骨(3)的腹板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棚方郝晓峰孙敏王恺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诚达筑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