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6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50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墙体和檩条,连接构件包括挂件本体和连接板,所述挂件本体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挂件本体包括侧板、背板和托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背板的上边缘,背板的侧边分别设置两个侧板,连接板、背板和侧板三者互相成直角,两个侧板的下缘连接有托板。连接构件中的背板、连接板和墙体连接,托板、侧板和檩条固定,不仅使墙体和檩条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增强,而且墙体两边受力均衡,增加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A connecting compon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轻钢结构与木结构房屋的建筑连接构件。
技术介绍
由于符合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近年来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它按材质划分为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木结构和轻钢结构,其中木结构和轻钢结构属于密肋结构形式,其建筑特点是檩条和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是直接连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如公开号为206110353U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建筑钢结构的连接件,它包括翼缘、腹板和侧板,其中翼缘和腹板分别固定于墙体的顶面和墙面,侧板铆接在檩条的内壁上;通过连接挂件将檩条与墙体紧密连接,并能快速、方便地完成安装。但是单面的挂件形式容易造成檩条一侧的墙体偏心受压,对墙体的承载力不利。另外如墙体另一侧也需要设置檩条,则两个挂件的翼缘相互重叠,使墙体的平整度差,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能够将相对位置的檩条连接在墙体两边,具有墙体结构稳定、施工工艺简单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墙体和檩条,连接构件包括挂件本体和连接板,所述挂件本体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挂件本体包括侧板、背板和托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背板的上边缘,背板的侧边分别设置两个侧板,连接板、背板和侧板三者互相成直角,两个侧板的下缘连接有托板。上述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所述背板设置在两个侧板的内侧或/和外侧,背板上部开有螺钉孔。上述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所述侧板的高度为檩条的高度,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为檩条的宽度。上述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板和背板分别固定在墙体的顶面和侧面,檩条的端部放置在托板上,侧板与檩条固定连接。上述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所述挂件本体为一个,挂件本体与连接板的侧边相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墙体两侧对应位置的檩条通过一个连接构件紧密安装在墙面上,不仅施工工艺简单、便于安装,为房屋的模块化生产和组装奠定了基础;而且墙体两边受力均衡,增加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构件将墙体和檩条连接为一体,连接构件中的背板、连接板和墙体连接,托板、侧板包裹檩条端部并和檩条固定连接,使墙体和檩条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增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墙体和檩条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墙体和檩条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墙体,2、檩条,3、挂件本体,4、连接板,5、侧板,6、背板,7、托板,9、顶导梁,10、底导梁,11、木檩条,12、龙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挂件本体3和连接板4,所述挂件本体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板4的两侧;挂件本体也可为一个,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墙体的厚度,连接板上开有若干螺栓孔。所述挂件本体3包括侧板5、背板6和托板7,所述连接板4设置在背板6的上边缘,背板6的侧边分别设置两个侧板5,连接板、背板和侧板三者互相成直角,两个侧板5的下缘连接有托板7。连接构件采用厚度为1.5-2.0mm的钢板制成,所述侧板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檩条的高度,因此侧板高度范围为80-120mm;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檩条的宽度。如图2、图3所示,以轻钢结构的房屋为例来说明,本技术的连接构件可以连接墙体1和檩条2,所述墙体为复合预制墙板,檩条2为两个相互对包的C型钢。挂件本体3为两个,适用于墙体两侧对称有檩条的情况,墙体两侧的两根檩条分别与对应的挂件本体上;挂件本体3中的连接板4和背板6分别固定在墙体的顶面和侧面,两个檩条的端部分别放置于两个挂件本体的托板上,侧板分别与檩条固定连接。一个挂件本体适用于墙体没有对侧檩条的情况,檩条直接安装在挂件本体上。在轻钢结构房屋中檩条宽度较大,背板6设置在两个侧板5之间,背板上部开有螺钉孔。背板的宽度与连接板的宽度相同。如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适用于木结构房屋,所述墙体为木基结构的墙板,木檩条11为方形木材。两个挂件本体3适用于墙体两侧对称有檩条的情况,一个挂件本体适用于墙体只有一根檩条。由于木檩条宽度较小,所述背板6设置在两个侧板的外侧,背板上设有一排竖向螺钉孔。为增加背板和墙体连接的牢固性,在两个侧板之间也可设置背板。所述连接板4固定在墙体的顶面上,背板6固定在墙体的侧面上,木檩条的端部放置于托板上,木檩条与侧板固定连接。以下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以轻钢结构的房屋为例来说明,墙体的顶面通过自攻钉连接顶导梁9,顶导梁为与墙体厚度相匹配的槽钢。根据设计要求在顶导梁上需要搭接轻钢檩条的部位设置连接构件,轻钢檩条一般架设在龙骨的位置。连接构件中的连接板4和背板6分别固定在顶导梁和墙面上,侧板5垂直于墙面。连接板通过4个自攻钉固定在顶导梁上。连接板的上部设置用于安装上一层墙体的底导梁10,底导梁10在连接板的位置纵向打入两排自攻钉,使连接构件进一步固定在墙体上。底导梁可设置上一层墙体。背板6由4个螺钉(或自攻钉)铆接在墙体上,侧板通过1-2排螺钉铆接在檩条C型钢的腹板上。由此通过连接构件将轻钢檩条、墙体与上一层楼板或屋面板无缝隙地连接在一起。木结构的房屋连接方式和轻钢结构房屋相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墙体(1)和檩条(2),连接构件包括挂件本体(3)和连接板(4),所述挂件本体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板(4)的两侧;所述挂件本体(3)包括侧板(5)、背板(6)和托板(7),所述连接板(4)设置在背板(6)的上边缘,背板(6)的侧边分别设置两个侧板(5),连接板、背板和侧板三者互相成直角,两个侧板(5)的下缘连接有托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墙体(1)和檩条(2),连接构件包括挂件本体(3)和连接板(4),所述挂件本体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板(4)的两侧;所述挂件本体(3)包括侧板(5)、背板(6)和托板(7),所述连接板(4)设置在背板(6)的上边缘,背板(6)的侧边分别设置两个侧板(5),连接板、背板和侧板三者互相成直角,两个侧板(5)的下缘连接有托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6)设置在两个侧板(5)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棚方郝晓峰孙敏王恺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诚达筑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