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025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应用在雨水给排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排水井以及设置在排水井的进水口处的雨水篦,所述排水井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排水井的一端设有第一集水池,所述排水井的底部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由碎砂石铺设而成,所述过滤层的下方铺设有卵石层,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卵石层的下方;具有的技术效果是:降低了对雨水进行净化的成本。

Garden ecological rain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给排
,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及资源再利用意识逐渐增强,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年降雨量偏离,容易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无常的状况。传统的生态雨水收集装置通过输水管进行雨水收集,输水管的出水口与城市雨水收集装置连接。在雨天,雨水经过雨水篦流到输水管中并直接进入城市雨水收集装置中。然而,由于雨水一般由道路上流至输水管中,雨水较脏,即使将雨水收集还需要通过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才能进行重新利用,成本较高,操作繁琐。因此,如何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低成本的净化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其优点是:实现了对从道路上流下的水的净化,且净化成本较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包括排水井以及设置在排水井的进水口处的雨水篦,所述排水井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排水井的一端设有第一集水池,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排水井的一端与第一集水池相连通,所述排水井的底部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由碎砂石铺设而成,所述过滤层的下方铺设有卵石层,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卵石层的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从道路上流下雨水篦处并流到排水井内,带有道路灰尘和杂质的雨水流经过滤层和卵石层,雨水从过滤层和卵石层中的碎砂石和卵石之间的间隙中继续向下流,雨水中的灰尘和杂质被碎砂石和卵石过滤下,对雨水起到了净化的作用。经过过滤层和卵石层过滤的雨水通过第一排水管流到第一集水池中收集起来供回收利用,并且雨水在第一集水池中发生沉降和自然净化。这样设置,无需人工对雨水进行净化,降低了对雨水净化的成本;同时将雨水收集起来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井内在过滤层的上方且靠近雨水篦处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水井的内壁上固接有用于支撑过滤网的支撑块,所述过滤网的外周缘与排水井的内周缘接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设置,使得雨水中夹杂的较大的杂质被过滤网过滤下,对于从雨水篦流下的雨水起到了初步过滤和净化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背离支撑块的一侧固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内周挂有用于将过滤网提拉起来的提拉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网上过滤下来的杂质在过滤网上堆积的较多时,操作者通过提拉杆将圆环提拉住,从而使得过滤网从排水井内被取出来,待操作者将过滤网上的杂质清理干净后,操作者通过提拉杆将过滤网重新支撑在排水井内的支撑块上。这样设置,便于操作者将过滤网从排水井内取出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井的内壁上在过滤层和过滤网之间开设有应急排水孔,所述应急排水孔和第一集水池之间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排水井的内壁上在应急排水孔处铰接连接有用于将应急排水孔遮挡住的挡片,所述挡片背离应急排水孔的一侧固接有泡沫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夏季下暴雨时,道路上的雨水流到排水井中并且水位不断上升,当排水井内的水位上升到应急排水孔处时,泡沫块在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使得挡片绕着挡片与应急排水孔之间的铰接处向上翻转,使得应急排水孔的孔口露出来。此时排水井内的雨水通过应急排水孔排出,并通过第二排水管排到第一集水池中被收集起来。应急排水孔的设置,使得排水井内的水能够快速的流走,减少了排水井内的水位到达最高水位后无法及时排走而使得道路上的雨水难以通过排水井排走而容易引发城市内涝的可能,保证了排水井排水功能的正常实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集水池远离排水井的一端设有的第二集水池,所述第二集水池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集水池的下方,所述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之间设有流水通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水井中的雨水排到第一集水池中,当第一集水池中的雨水到达一定的水位后,第一集水池中的水通过流水通道流到第二集水池中,由于雨水在第一集水池中经过了沉降再流到第二集水池中,对雨水起到了进一步净化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水通道设置成露天的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呈S形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露天的流水通道的设置,使得从第一集水池中流出的雨水在露天的流水通道中进行自然净化,并且流水通道呈S形,增加了雨水从第一集水池流到第二集水池中的流程,使得雨水在流水通道中流动的时间增长,从而增强了对雨水的净化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集水池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与用于给植被灌溉的管道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需要使用被收集在第二集水池中的水给植被进行灌溉时,操作者启动水泵,水泵将第二集水池中的水抽到第一输水管中进行灌溉,操作简单,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输水管上连通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与洒水车相连,所述第一输水管上在远离第二输水管和水泵处设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第二输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洒水车对道路进行洒水时,操作者将洒水车与第二输水管相连,然后操作者启动水泵,并关闭第一控制阀门、关闭第二控制阀门。此时第二集水池中的雨水通过第二输水管被输送到洒水车中供道路洒水用。这样设置,使得第二集水池中的水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节约了水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降低了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的成本,并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2.暴雨天气雨水较多时,设置应急排水孔起到了应急排水的作用,使得雨水被及时排走,减少了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排水井、第一集水池、流水通道以及第二集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集水池中的水泵以及排水井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是图5中C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道路;2、排水井;3、雨水篦;4、第一排水管;5、第一集水池;6、过滤层;7、卵石层;9、支撑块;10、圆环;11、提拉杆;12、挂钩;13、应急排水孔;14、过滤网;15、第二排水管;16、挡片;17、泡沫块;18、第二集水池;19、流水通道;20、水泵;21、第一输水管;22、第二输水管;23、第一控制阀门;24、第二控制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参考图1和图2,包括排水井2以及设置在排水井2的进水口处的雨水篦3,排水井2内在靠近雨水篦3处设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的外周缘与排水井2的内周缘接触,排水井2的内壁上焊接有支撑块9(图4),过滤网14支撑在支撑块9上。过滤网14背离支撑块9的一侧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包括排水井(2)以及设置在排水井(2)的进水口处的雨水篦(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第一排水管(4),所述第一排水管(4)远离排水井(2)的一端设有第一集水池(5),所述第一排水管(4)远离排水井(2)的一端与第一集水池(5)相连通,所述排水井(2)的底部铺设有过滤层(6),所述过滤层(6)由碎砂石铺设而成,所述过滤层(6)的下方铺设有卵石层 (7),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在卵石层 (7)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包括排水井(2)以及设置在排水井(2)的进水口处的雨水篦(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第一排水管(4),所述第一排水管(4)远离排水井(2)的一端设有第一集水池(5),所述第一排水管(4)远离排水井(2)的一端与第一集水池(5)相连通,所述排水井(2)的底部铺设有过滤层(6),所述过滤层(6)由碎砂石铺设而成,所述过滤层(6)的下方铺设有卵石层(7),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在卵石层(7)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内在过滤层(6)的上方且靠近雨水篦(3)处设有过滤网(14),所述排水井(2)的内壁上固接有用于支撑过滤网(14)的支撑块(9),所述过滤网(14)的外周缘与排水井(2)的内周缘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4)背离支撑块(9)的一侧固接有圆环(10),所述圆环(10)内周挂有用于将过滤网(14)提拉起来的提拉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的内壁上在过滤层(6)和过滤网(14)之间开设有应急排水孔(13),所述应急排水孔(13)和第一集水池(5)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旭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