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5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包括水箅和地漏本体,所述的水箅为凸起圆弧形且中心为漏水网四周为圆环形空心座,所述的圆环形空心座内部下方设有地漏本体,所述的地漏本体包括外围固定筒和内侧转动筒,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位于外围固定筒内部,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与圆环形空心座接触位置处设有圆环形转动件,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上方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包裹在内侧转动筒上方固定,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下方外侧设有倒梯形环形限位块,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一侧设有电气控制箱。该结构排水速度较快且排水管不易堵塞,可以收集杂质污垢后期统一处理,适合大中型土木工程施工的排水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土木工程项目中,排水工程是一个重要的施工阶段,它的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对其施工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地漏是指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的排水器具,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土木工程施工场地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土木工程施工时湿度的大小,对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排水控制非常重要,如果施工现场的水不能流走,会在施工现场形成滞留水坑,对还未成型的施工对象造成严重的破坏,更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害,极大的损害了施工单位的利益。目前大中型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多不设置地漏,导致含有杂质水流直接进入排水管,造成排水管堵塞损坏,一些使用到地漏的多是传统结构的地漏,这类地漏排水速度较慢,大量的杂质污垢累积后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该结构排水速度较快且排水管不易堵塞,可以收集杂质污垢后期统一处理,适合大中型土木工程施工的排水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包括水箅和地漏本体,所述的水箅为凸起圆弧形且中心为漏水网四周为圆环形空心座,所述的圆环形空心座内部下方设有地漏本体,所述的地漏本体包括外围固定筒和内侧转动筒,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位于外围固定筒内部,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与圆环形空心座接触位置处设有圆环形转动件,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上方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包裹在内侧转动筒上方固定,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下方外侧设有倒梯形环形限位块,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一侧设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的电气控制箱位于环形限位块上方,所述的电气控制箱内部包括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的蓄电池通过线路给驱动电机供电,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副,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下方设有转动轴承,所述的转动轴承内侧包裹排水管,所述的圆环形转动件下方、转动轴承上方和内侧均设有防水密封件,所述的水箅四周设有环形污垢收集槽。进一步,所述的电气控制箱上方设有开关装置,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转轴、盖板和操作面板,所述的盖板和操作面板通过中间转轴连接,所述的盖板外边缘处设有防水带,所述的操作面板上设有蓄电池开关和蓄电池充电接口。进一步,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下截面为向内的L形状且向内包裹住转动轴承。进一步,所述的水箅漏水网直径小于内侧转动筒进水直径。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通过驱动电机实现内侧转动筒的转动操作并通过蓄电池开关控制,在大中型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随开随用并在开启时显著加快漏水速度,提高排水效率,水流通过漏水网出去杂质污垢然后由内侧转动筒整流最后再进入倒排水管内部,可以避免排水管的堵塞问题,延长排水管使用寿命;通过凸起圆弧形的水箅引流杂质污垢到污垢收集槽内部收集,在一次施工结束后,可以取出该地漏进行统一倾倒处理;通过倒梯形环形限位块可以方便在大中型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装放置该地漏,四周通过污垢收集槽边缘下压密封,方便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开关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水管;2、驱动电机;3、蓄电池;4、主动齿轮;5、传动齿轮;6、水箅;7、环形转动件;8、防水密封件;9、污垢收集槽;10、环形限位块;11、外围固定筒;12、内侧转动筒;13、电气控制箱;14、开关装置;15、转轴;16、蓄电池开关;17、蓄电池充电接口;18、防水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包括水箅6和地漏本体,水箅6为凸起圆弧形且中心为漏水网四周为圆环形空心座,圆环形空心座内部下方设有地漏本体,地漏本体包括外围固定筒11和内侧转动筒12,内侧转动筒12位于外围固定筒11内部,内侧转动筒12与圆环形空心座接触位置处设有圆环形转动件7,外围固定筒11上方设有传动齿轮5,传动齿轮5包裹在内侧转动筒12上方固定,外围固定筒11下方外侧设有倒梯形环形限位块10,外围固定筒11一侧设有电气控制箱13,电气控制箱13位于环形限位块10上方,电气控制箱13内部包括蓄电池3和驱动电机2,蓄电池3通过线路给驱动电机2供电,驱动电机2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和传动齿轮5组成齿轮传动副,内侧转动筒12下方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内侧包裹排水管1,圆环形转动件7下方、转动轴承上方和内侧均设有防水密封件8,水箅6四周设有环形污垢收集槽9,电气控制箱13上方设有开关装置14,开关装置14包括转轴15、盖板和操作面板,盖板和操作面板通过中间转轴15连接,盖板外边缘处设有防水带18,操作面板上设有蓄电池开关16和蓄电池充电接口17,内侧转动筒12下截面为向内的L形状且向内包裹住转动轴承,水箅6漏水网直径小于内侧转动筒12进水直径。实际安装使用时,环形转动件7可采用转动片或转动轴承,防水密封件8可采用胶带或环圈等部件,在大中型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直接在该地漏本体下方填充防水密封件8并将地漏本体卡装在工地排水管1入口上,向下压紧地漏本体,接着安装上方环形转动件7并填充防水密封件8,盖上水箅6压紧固定,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工作时,打开开关装置14盖板,按下蓄电池开关16,启动驱动电机2工作,驱动电机2转速需要控制在较低合理的范围内,以能够保证内侧转动筒12平缓稳定转动为前提,如可采用42或57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在4-5秒一圈,最后盖上盖板,开始排水工作,排水工作结束后可关闭驱动电机2,再使用一定时间后,使用工地电源通过蓄电池充电接口17给蓄电池3充电方便下次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箅和地漏本体,所述的水箅为凸起圆弧形且中心为漏水网四周为圆环形空心座,所述的圆环形空心座内部下方设有地漏本体,所述的地漏本体包括外围固定筒和内侧转动筒,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位于外围固定筒内部,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与圆环形空心座接触位置处设有圆环形转动件,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上方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包裹在内侧转动筒上方固定,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下方外侧设有倒梯形环形限位块,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一侧设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的电气控制箱位于环形限位块上方,所述的电气控制箱内部包括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的蓄电池通过线路给驱动电机供电,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副,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下方设有转动轴承,所述的转动轴承内侧包裹排水管,所述的圆环形转动件下方、转动轴承上方和内侧均设有防水密封件,所述的水箅四周设有环形污垢收集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用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箅和地漏本体,所述的水箅为凸起圆弧形且中心为漏水网四周为圆环形空心座,所述的圆环形空心座内部下方设有地漏本体,所述的地漏本体包括外围固定筒和内侧转动筒,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位于外围固定筒内部,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与圆环形空心座接触位置处设有圆环形转动件,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上方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包裹在内侧转动筒上方固定,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下方外侧设有倒梯形环形限位块,所述的外围固定筒一侧设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的电气控制箱位于环形限位块上方,所述的电气控制箱内部包括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的蓄电池通过线路给驱动电机供电,所述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副,所述的内侧转动筒下方设有转动轴承,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峰张晓虎李密韩六平邓慧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