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23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板、侧固定顶板和侧活动顶板,所述固定底板为长条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焊接有固定支撑臂,所述侧固定顶板焊接在所述固定支撑臂的顶端,且所述侧固定顶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所述侧活动顶板通过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侧活动顶板和所述侧固定顶板相贴合,用于对止水钢板的两侧壁进行夹紧;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导向板、顶轴和弹簧。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对止水钢板的快速加紧固定,并使止水钢板保持稳定的竖直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对止水钢板进行打孔,并保证止水钢板底部与固定底板接触,从而避免止水钢板侧壁及底部漏水。

A fixing device of water stop steel plate in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止水钢板又叫钢板止水带,其作用是可改变水的渗透路径,延长水的渗透路线。常用于抗渗要求较高且面积较小的工程,如冶炼厂的浇铸坑、电炉基坑等。现有止水钢板的固定大多是通过细铁丝将止水钢板固定在钢筋网上,而细铁丝在固定止水钢板时,需要在止水钢板上打孔,因此容易造成止水钢板漏水,而且当止水钢板上用于穿插细铁丝的孔位置较高时,容易造成细铁丝在拧紧时,会将止水钢板向上提拉,导致止水钢板底部与底板产生间隙,从而导致止水钢板底部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通过侧固定顶板和侧活动顶板对止水钢板进行夹紧,从而避免对止水钢板进行打孔,并可保证止水钢板底板与底板接触,从而避免止水钢板底部漏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板、侧固定顶板和侧活动顶板,所述固定底板为长条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焊接有固定支撑臂,所述侧固定顶板焊接在所述固定支撑臂的顶端,且所述侧固定顶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所述侧活动顶板通过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且所述侧活动顶板和所述侧固定顶板相贴合,用于对止水钢板的两侧壁进行夹紧;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导向板、顶轴和弹簧,所述导向板下端焊接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顶轴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板上,所述顶轴一端与所述侧活动顶板焊接,另一端安装有拉柄,且所述拉柄和所述侧活动顶板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板的两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顶轴上,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侧活动顶板与所述导向板之间;所述固定底板沿其长度方向上共设置有若干组所述侧固定顶板和所述侧活动顶板。采用上述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止水钢板在安装时,通过拉柄将侧活动顶板向远离侧固定顶板的一侧拖拽,从而使止水钢板能够放置在侧固定顶板与侧活动顶板之间,并使止水底板的底部抵靠在固定底板上,放置完成后,松开拉柄,使弹簧的弹力作用于侧活动顶板,将侧活动顶板向止水钢板侧顶推,从而与侧固定顶板配合,对止水钢板进行夹紧,使止水钢板保持直立状态,可通过点焊方式将侧固定顶板和侧活动顶板与止水钢板焊接在一侧,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止水钢板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板上加工有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固定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撑臂为“7”字形,所述侧固定顶板位于所述固定支撑臂的横边端部。作为优选,所述侧固定顶板和所述侧活动顶板结构相同,两者均采用钢板切割而成,且两顶板的上下两侧均沿其平面向外延伸有弧形凸起。作为优选,所述顶轴为方形轴,且方形轴的四条棱边均设有圆形倒角。作为优选,所述拉柄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顶轴端部。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实现对止水钢板的快速加紧固定,并使止水钢板保持稳定的竖直状态;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对止水钢板进行打孔,并保证止水钢板底部与固定底板接触,从而避免止水钢板侧壁及底部漏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固定顶板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固定底板;101、定位槽;2、侧固定顶板;201、弧形凸起;3、固定支撑臂;4、侧活动顶板;5、活动组件;501、拉柄;502、导向板;503、弹簧;504、顶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侧固定顶板2和侧活动顶板4,所述固定底板1为长条板,所述固定底板1上焊接有固定支撑臂3,所述侧固定顶板2焊接在所述固定支撑臂3的顶端,且所述侧固定顶板2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1;所述侧活动顶板4通过活动组件5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1上,且所述侧活动顶板4和所述侧固定顶板2相贴合,用于对止水钢板的两侧壁进行夹紧;所述活动组件5包括导向板502、顶轴504和弹簧503,所述导向板502下端焊接在所述固定底板1上,所述顶轴504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板502上,所述顶轴504一端与所述侧活动顶板4焊接,另一端安装有拉柄501,且所述拉柄501和所述侧活动顶板4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板502的两侧,所述弹簧503套接在所述顶轴504上,且所述弹簧503位于所述侧活动顶板4与所述导向板502之间;所述固定底板1沿其长度方向上共设置有若干组所述侧固定顶板2和所述侧活动顶板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底板1上加工有定位槽101,且所述定位槽101沿所述固定底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如此设置,便于侧活动顶板4在将止水钢板顶紧在侧固定顶板2上时,止水钢板的底部刚好与定位槽101对应,并使止水钢板底部边缘插接在定位槽101内,从而通过定位槽101对止水钢带底部进行固定,提高止水钢板竖直放置时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支撑臂3为“7”字形,所述侧固定顶板2位于所述固定支撑臂3的横边端部,如此设置,便于使固定支撑臂3与固定底板1的焊接位和导向板502与固定底板1的焊接位以固定底板1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避免固定底板1焊接变形量过大,同时“7”字形的固定支撑臂3能够使侧固定顶板2伸向固定底板1的中部。所述侧固定顶板2和所述侧活动顶板4结构相同,两者均采用钢板切割而成,且两顶板的上下两侧均沿其平面向外延伸有弧形凸起201,如此设置,便于增大侧固定顶板2和侧活动顶板4与止水钢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止水钢板的夹紧稳定性,同时避免侧固定顶板2和侧活动顶板4过重,并使其外型美观。所述顶轴504为方形轴,且方形轴的四条棱边均设有圆形倒角,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顶轴504与导向板502的配合,对侧活动顶板4进行方向限位,从而使侧活动顶板4和侧固定顶板2外形能够完全对应。所述拉柄501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顶轴504端部,如此设置,便于顶轴504与导向板502的安装,先将顶轴504安装拉柄501的一端穿过导向板502,再将拉柄501通过螺栓安装在顶轴504端部。采用上述结构,止水钢板在安装时,通过拉柄501将侧活动顶板4向远离侧固定顶板2的一侧拖拽,从而使止水钢板能够放置在侧固定顶板2与侧活动顶板4之间,并使止水底板的底部抵靠在固定底板1上,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侧固定顶板(2)和侧活动顶板(4),所述固定底板(1)为长条板,所述固定底板(1)上焊接有固定支撑臂(3),所述侧固定顶板(2)焊接在所述固定支撑臂(3)的顶端,且所述侧固定顶板(2)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1);/n所述侧活动顶板(4)通过活动组件(5)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1)上,且所述侧活动顶板(4)和所述侧固定顶板(2)相贴合,用于对止水钢板的两侧壁进行夹紧;/n所述活动组件(5)包括导向板(502)、顶轴(504)和弹簧(503),所述导向板(502)下端焊接在所述固定底板(1)上,所述顶轴(504)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板(502)上,所述顶轴(504)一端与所述侧活动顶板(4)焊接,另一端安装有拉柄(501),且所述拉柄(501)和所述侧活动顶板(4)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板(502)的两侧,所述弹簧(503)套接在所述顶轴(504)上,且所述弹簧(503)位于所述侧活动顶板(4)与所述导向板(502)之间;/n所述固定底板(1)沿其长度方向上共设置有若干组所述侧固定顶板(2)和所述侧活动顶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止水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侧固定顶板(2)和侧活动顶板(4),所述固定底板(1)为长条板,所述固定底板(1)上焊接有固定支撑臂(3),所述侧固定顶板(2)焊接在所述固定支撑臂(3)的顶端,且所述侧固定顶板(2)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1);
所述侧活动顶板(4)通过活动组件(5)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1)上,且所述侧活动顶板(4)和所述侧固定顶板(2)相贴合,用于对止水钢板的两侧壁进行夹紧;
所述活动组件(5)包括导向板(502)、顶轴(504)和弹簧(503),所述导向板(502)下端焊接在所述固定底板(1)上,所述顶轴(504)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板(502)上,所述顶轴(504)一端与所述侧活动顶板(4)焊接,另一端安装有拉柄(501),且所述拉柄(501)和所述侧活动顶板(4)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板(502)的两侧,所述弹簧(503)套接在所述顶轴(504)上,且所述弹簧(503)位于所述侧活动顶板(4)与所述导向板(502)之间;
所述固定底板(1)沿其长度方向上共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洪起徐加东冯传波高秀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