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3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后浇带和设置于基础底板下部的超前止水带,所述基础底板和超前止水带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部,所述超前止水带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超前止水带的伸缩缝,所述基础底板上设置有上层钢筋网片和下层钢筋网片,所述伸缩缝的顶部水平设有止水管,所述止水管的管壁两侧开有过水孔,所述后浇带下方设有两条位于止水管两侧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远离止水管一端连通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具有防水效果好、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和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浪费等优点。

A kind of advanced waterstop structur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止水结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
技术介绍
当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传统的后浇带留设方式,后浇带必须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这就要求持续进行降水,保证地下水位保持在基础以下,当建筑物主体施工时间较长时,势必会增加工程施工成本,浪费地下水资源。另外,对于地下工程基础,当基础完成后如不迅速回填土方,将影响后续其他工序的施工,影响工程工期,同时后浇带封闭前雨水和施工用水容易进入地下室内,影响正常施工,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长期暴露也给外墙防水施工带来不便,并且现有的一些超前止水浇带结构简单,防水效果不理想,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和增加地下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具有防水效果好、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和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浪费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后浇带和设置于基础底板下部的超前止水带,所述基础底板和超前止水带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部,所述超前止水带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超前止水带的伸缩缝,所述基础底板上设置有上层钢筋网片和下层钢筋网片,所述伸缩缝的顶部水平设有止水管,所述止水管的管壁两侧开有过水孔,所述后浇带下方设有两条位于止水管两侧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远离止水管一端连通有凹槽,所述伸缩缝内部设有两个遇水膨胀填缝胶和圆柱状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水平设置且位于伸缩缝中间位置,所述遇水膨胀填缝胶位于止水结构的上下两侧,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通过贯通的止水结构过渡连接,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V形带体和设于V形带体内侧的保护层,所述V形带体的边沿呈弧形,所述伸缩缝下端两侧设有砼垫块,所述砼垫块下方设有外贴式止水带,所述超前止水带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由下往上依次设有柔性保护层和防水卷材。上述结构中,V形带体的边沿弧形结构,使橡胶止水带的防水密封性更好,保护层对橡胶止水带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使用寿命;增加了外贴式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使后浇带局部的结构自防水三重防水功能,使后浇带的止水功能极大的提高,遇水膨胀止水条雨水膨胀后填充在超前止水带和混凝土垫层之间,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伸缩缝内的止水结构对伸缩缝起到一定的堵塞止水作用,橡胶止水带进一步起到止水作用,遇水膨胀填缝胶对伸缩缝进行止水密封,防止漏水;止水管能够将渗漏的水从过水孔排入到排水槽中,通过凹槽排出,防止出现漏水;防水卷材和柔性保护层能够增加混凝土垫层的止水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回填土时可以将外墙后浇带处一起回填,减少传统型后浇带施工时的工序衔接时间,优化利用现场施工场地;在后浇带混凝土未浇注之前,地下水、地表水、雨水不会从后浇带处渗入地下室,为地下室的室内施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优选的,所述上层钢筋网片和下层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块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位于后浇带的两侧,如此设置,止水钢板进一步增加了止水功能。优选的,所述防水卷材为沥青防水卷材或高分子防水卷材,如此设置,提高了防水卷材的止水效果。优选的,所述遇水膨胀止水胶为PJ220或PJ400水膨胀单液型密封剂,如此设置,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遇水膨胀止水胶。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金属铁片结构,如此设置,通过金属铁片保护层能够防止橡胶止水带受到损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添加砼垫块和遇水膨胀止水条,增加了后浇带的止水效果,遇水膨胀止水胶能够进一步增强伸缩缝的密封效果;(2)橡胶止水带的V形带体的弧形结构,增强了止水带的密封性;(3)防水卷材和柔性保护层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止水管和排水槽起到引导排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形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止水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层钢筋网片;2、基础底板;3、后浇带;4、止水钢板;5、排水槽;6、凹槽;7、超前止水带;8、止水结构;9、遇水膨胀填缝胶;10、橡胶止水带;11、遇水膨胀止水条;12、防水卷材;13、混凝土垫层;14、V形带体;15、保护层;16、止水管;17、下层钢筋网片;18、过水孔;19、伸缩缝;20、砼垫块;21、外贴式止水带;22、柔性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包括基础底板2、后浇带3和设置于基础底板2下部的超前止水带7,所述基础底板2和超前止水带7设置于混凝土垫层13上部,所述超前止水带7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10,所述橡胶止水带10中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超前止水带7的伸缩缝19,所述基础底板2上设置有上层钢筋网片1和下层钢筋网片17,所述伸缩缝19的顶部水平设有止水管16,所述止水管16的管壁两侧开有过水孔18,所述后浇带3下方设有两条位于止水管16两侧的排水槽5,所述排水槽5远离止水管16一端连通有凹槽6,所述伸缩缝19内部设有两个遇水膨胀填缝胶9和圆柱状的止水结构8,所述遇水膨胀止水胶为PJ220或PJ400水膨胀单液型密封剂,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遇水膨胀止水胶。所述止水结构8水平设置且位于伸缩缝19中间位置,所述止水结构8与伸缩缝19两侧抵接。所述遇水膨胀填缝胶9位于止水结构8的上下两侧,所述橡胶止水带10中部通过贯通的止水结构8过渡连接,所述橡胶止水带10包括V形带体14和设于V形带体14内侧的保护层15,所述保护层15为金属铁片结构,通过金属铁片保护层15能够防止橡胶止水带10受到损耗。所述V形带体14的边沿呈弧形,所述伸缩缝19下端两侧设有砼垫块20,所述砼垫块20下方设有外贴式止水带21,所述超前止水带7与混凝土垫层13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1,所述混凝土垫层13上方由下往上依次设有柔性保护层22和防水卷材12,所述防水卷材12为沥青防水卷材12或高分子防水卷材12,如此设置,提高了防水卷材12的止水效果。上述结构中,V形带体14的边沿弧形结构,使橡胶止水带10的防水密封性更好,保护层15对橡胶止水带10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使用寿命;增加了外贴式止水带21和遇水膨胀止水条11使后浇带3局部的结构自防水三重防水功能,使后浇带3的止水功能极大的提高,遇水膨胀止水条11雨水膨胀后填充在超前止水带7和混凝土垫层13之间,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伸缩缝19内的止水结构8对伸缩缝19起到一定的堵塞止水作用,橡胶止水带10进一步起到止水作用,遇水膨胀填缝胶9对伸缩缝19进行止水密封,防止漏水;止水管16能够将渗漏的水从过水孔18排入到排水槽5中,通过凹槽6排出,防止出现漏水;防水卷材12和柔性保护层22能够增加混凝土垫层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后浇带和设置于基础底板下部的超前止水带,所述基础底板和超前止水带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部,所述超前止水带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超前止水带的伸缩缝,基础底板上设置有上层钢筋网片和下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的顶部水平设有止水管,所述止水管的管壁两侧开有过水孔,所述后浇带下方设有两条位于止水管两侧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远离止水管一端连通有凹槽,所述伸缩缝内部设有两个遇水膨胀填缝胶和圆柱状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水平设置且位于伸缩缝中间位置,所述遇水膨胀填缝胶位于止水结构的上下两侧,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通过贯通的止水结构过渡连接,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V形带体和设于V形带体内侧的保护层,所述V形带体的边沿呈弧形,所述伸缩缝下端两侧设有砼垫块,所述砼垫块下方设有外贴式止水带,所述超前止水带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由下往上依次设有柔性保护层和防水卷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超前止水浇带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后浇带和设置于基础底板下部的超前止水带,所述基础底板和超前止水带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部,所述超前止水带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超前止水带的伸缩缝,基础底板上设置有上层钢筋网片和下层钢筋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的顶部水平设有止水管,所述止水管的管壁两侧开有过水孔,所述后浇带下方设有两条位于止水管两侧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远离止水管一端连通有凹槽,所述伸缩缝内部设有两个遇水膨胀填缝胶和圆柱状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水平设置且位于伸缩缝中间位置,所述遇水膨胀填缝胶位于止水结构的上下两侧,所述橡胶止水带中部通过贯通的止水结构过渡连接,所述橡胶止水带包括V形带体和设于V形带体内侧的保护层,所述V形带体的边沿呈弧形,所述伸缩缝下端两侧设有砼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豪陈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