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19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1
本方案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包括导液机构和集液管;导液机构包括轴线方向贯通的导液管和连接在导液管一端的导液针;集液管包括管体、密闭连接在管体开口处的橡胶塞和螺纹连接在管体上的固定盖,固定盖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导液机构穿过的限位孔。本方案中的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由于管体内提前抽真空;使得管体内压力始终小于人体组织;并通过固定盖对导液机构的固定,避免了导液机构与橡胶塞脱离;使用便捷、有效。

A liquid collecting device for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外科手术涉及到疾病治疗、整形整容等多个方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往往需要继续对患者的部分血液或者积液进行排出。当前的集液装置(如附图1所示)主要是通过固定气囊和导液机构来实现。使用时,将导液机构的一端连接固定气囊,导液机构的另一端插入人体组织中;然后通过挤压固定气囊,从而降低固定气囊内的压力,促使血液或积液进入固定气囊,然后再将固定气囊内的积液或血液挤压到收集皿内。但是在挤压固定气囊的过程中,会导致部分气体经导液机构回流到人体,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针对这个问题,当前对集液装置进行了改进,采用注射器(如附图2所示)来实现;通过拉动活塞杆实现对压力的调节。但在使用过程中,导液机构容易与注射器脱落;或者在拉动活塞杆时,当活塞杆的拉动距离掌握不合适,注射器两侧的气压差过大时,容易导致活塞杆回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以实现对导液机构的稳定固定。本方案中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包括导液机构和集液管;导液机构包括轴线方向贯通的导液管和连接在导液管一端的导液针;集液管包括一端开口的管体、密闭连接在管体开口处的橡胶塞和螺纹连接在管体上的固定盖,固定盖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导液针穿过的限位孔。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导液针穿过固定盖并刺入橡胶塞进入到导液管内,导液管远离导液针的一端连接创口处的人体组织;再将穿过固定盖一端的针头刺穿橡胶塞连通管体;由于管体内可提前抽真空,使得管体内形成负压;连通导液机构后,血液或积液可流入到管体内。由于管体内提前抽真空(可直接参照当前采血管的抽真空方法,在此不做赘述);使得管体内压力始终小于人体组织;而通过固定盖对导液机构的固定,避免了导液针与橡胶塞脱离。进一步,所述固定盖上设有用于导液针通过的缺口,缺口处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导液管的固定块,固定块与所述固定盖可拆卸连接。通过缺口和固定块的设置,使得导液机构的装卸更加便捷。进一步,所述固定盖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橡胶塞固定连接,橡胶塞密闭转动连接在所述管体内;管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孔。通过橡胶塞和出气孔的设置;可以不用提前对管体进行抽真空,只需转动固定盖,即可将橡胶塞向下旋动,进而使得固定盖与管体之间的压力降低,从而使管体与人体组织之间形成压力差。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盖的顶部。将连接杆设置在固定盖的顶部,有利于增大固定盖的行程。进一步,所述出气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将其密闭的堵塞。通过设置堵塞,可有效防止外部空气经出气孔进入到管体内。进一步,所述固定盖内设有调节腔,调节腔围设在限位孔处,限位孔的侧壁上围设有固定气囊,固定气囊连通所述调节腔;调节腔内密闭滑动连接有推板,固定盖上设有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与推板固定连接。转动螺杆,螺杆推动推板移动,进而将调节腔内的空气向固定气囊内挤压,固定气囊可更好的固定导液管,并可有效防止限位孔处漏气。进一步,所述限位孔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密闭连接有环形的气垫圈,所述固定盖内设有通风孔,固定盖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气囊,调节气囊和气垫圈通过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固定盖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挤压调节气囊的固定板,固定板的自由端与固定盖可拆卸连接。通过气垫圈、调节气囊、通风孔和固定板的设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板挤压调节气囊,使调节气囊内的气体向气垫圈内挤压,增大气垫圈内的压力,从而使气垫圈对集液管的固定效果更好,确保管体的密闭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气囊集液装置使用状态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集液装置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管体1、橡胶塞2、固定盖3、固定块31、转杆32、缺口33、导液管4、导液针5、连接杆6、螺杆7、推板8、调节腔9、固定气囊10、气垫圈11、通风孔12、调节气囊13、固定板14、挂环15、挂钩16。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3所示: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包括导液机构和一端开口的集液管;导液机构包括轴线方向贯通的导液管4和连接在导液管4一端的导液针5,导液管4上设有用于控制导液管4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导液管4远离导液针5一端的侧壁上围设有多个导液孔,导液孔的设置可更加有利于血液或积液的流出;集液管包括管体1、固定连接在管体1开口处的橡胶塞2和螺纹连接在管体1上的固定盖3,固定盖3的顶部设有用于导液针5穿过的限位孔。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4~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固定盖3上设有用于导液针5通过的缺口33,缺口33处固定连接有转杆32,转杆32上转动用于固定导液管4的固定块31,固定块31与固定盖3可拆卸连接。实施例3基本如附图6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橡胶塞2密闭转动连接在管体1内,固定盖3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固定在固定盖3的顶部,连接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橡胶塞2,橡胶塞2的外壁与管体1的内壁贴合;管体1的底部设有出气孔,出气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将其密闭的堵塞;为了提高管体1的密闭性,可在导液管4与管体1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圈。实施例4基本如附图7~8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固定盖3内设有调节腔9,调节腔9围设在限位孔处,限位孔的侧壁上围设有固定气囊10,固定气囊10连通调节腔9;调节腔9内密闭滑动连接有推板8,固定盖3上设有螺纹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与推板8固定连接。实施例5基本如附图9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限位孔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密闭连接有环形的气垫圈11,固定盖3内设有通风孔12,固定盖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气囊13,调节气囊13和气垫圈11通过通风孔12连通;固定盖3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挤压调节气囊13的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自由端设有挂环15,固定盖3上设有与挂环15配合使用的挂钩16。以实施例5为例,使用时,将导液针5穿过固定盖3,导液管4远离导液针5的一端连接创口处的人体组织,下压固定板14,并使挂钩16与挂环15连接,使得调节气囊13内的气体移动到气垫圈11内,确保气垫圈11与集液管连接处的密闭性。转动固定盖3,固定盖3带动橡胶塞2向下移动直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包括导液机构和集液管;导液机构包括轴线方向贯通的导液管和连接在导液管一端的导液针;其特征在于:集液管包括一端开口的管体、密闭连接在管体开口处的橡胶塞和螺纹连接在管体上的固定盖,固定盖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导液针穿过的限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包括导液机构和集液管;导液机构包括轴线方向贯通的导液管和连接在导液管一端的导液针;其特征在于:集液管包括一端开口的管体、密闭连接在管体开口处的橡胶塞和螺纹连接在管体上的固定盖,固定盖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导液针穿过的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上设有用于导液针通过的缺口,缺口处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导液管的固定块,固定块与所述固定盖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橡胶塞固定连接,橡胶塞密闭转动连接在所述管体内;管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位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臻邹亚莉易国梅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