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材纠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96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材纠偏机构,包括支架,支架沿卷材传送方向依次设有水平的输送辊和纠偏辊,输送辊两端分别与固定在支架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纠偏辊一端与支架上的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座与支架之间通过竖直的第一铰接轴铰接,纠偏辊另一端与第三支撑座转动连接,第三支撑座下端与支架抵接,第三支撑座连接有可使纠偏辊以第一铰接轴为轴转动的驱动单元。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纠偏效果好,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运行平稳的特点。

A kind of deviation rectifying mechanism for coiled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材纠偏机构
本技术涉及建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卷材纠偏机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领域中经常要用到防水卷材,卷材无论是在卷材加工的放卷、中间段、还是收卷过程中,卷材在输送带传送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横向位移,最终造成停机、收卷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废品等情形。在卷材的中间段的纠偏尤其重要,当卷材在传送过程中出现位移的话,很容易在多次传送后,最终导致更大的卷材偏移,使得收卷效果很差。卷材在中间段传输过程中,卷材在传递过程中偏移比较大,这样给最后的收卷纠偏也带来了难度,导致修正效果不好,卷材收卷时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材纠偏机构,该机构具有纠偏效果好,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运行平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卷材纠偏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卷材传送方向依次设有水平的输送辊和纠偏辊,所述输送辊两端分别与固定在支架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纠偏辊一端与支架上的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支架之间通过竖直的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纠偏辊另一端与第三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下端与支架抵接,所述第三支撑座连接有可使纠偏辊以第一铰接轴为轴转动的驱动单元。上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水平的底板,所述底板固设竖直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与连接板固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竖直向下的第二支撑板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抵靠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丝杠,所述底板上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丝杠一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丝杠与丝杠螺母丝接,所述丝杠螺母与竖直的滑杆固定连接,支架设有与所述滑杆相对应的弧形贯通滑槽,所述滑杆穿设所述第三支撑座并嵌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架通过竖直的第二铰接轴铰接,所述底板以第二铰接轴为轴可水平转动。上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的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丝杠靠近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上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中,所述蜗杆的轴线与涡轮的轴线相互垂直。上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上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中,所述输送辊的轴线与纠偏辊的轴线相互平行或呈夹角。上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中,所述滑槽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心同心。上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中,所述滑槽的对称轴线与所述输送辊的轴线重合或呈夹角。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机构可以对卷材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纠偏,通过驱动单元可以使底板小角度转动,从而带动纠偏辊与卷材偏移的反方向转动,实现纠偏目的。该机构不会出现偏移量过大的情形,纠偏效果好,纠偏辊转动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传送卷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去除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支架;11、滑槽;2、输送辊;21、第一支撑座;3、纠偏辊;31、第二支撑座;311、第一铰接轴;32、第三支撑座;4、卷材;5、底板;51、第一支撑板;52、连接板;53、第二支撑板;6、丝杠;61、丝杠螺母;62、滑杆;8、驱动电机;81、传动组件;9、第二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3所示,一种卷材纠偏机构,包括支架1,支架1沿卷材4传送方向依次设有水平的输送辊2和纠偏辊3,输送辊2两端分别与固定在支架1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座21转动连接,纠偏辊3一端与支架1上的第二支撑座3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座31与支架1之间通过竖直的第一铰接轴311铰接,纠偏辊3另一端与第三支撑座32转动连接,第三支撑座32下端与支架1抵接,第三支撑座32连接有可使纠偏辊3以第一铰接轴311为轴转动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水平的底板5,底板5固设竖直的第一支撑板51,所述第一支撑板51上端与连接板52固连,连接板52的另一端与竖直向下的第二支撑板53固连,第二支撑板53的另一端抵靠在支架1上,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3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丝杠6,底板5上安装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与丝杠6一端通过传动组件81连接,丝杠6与丝杠螺母61丝接,丝杠螺母61与竖直的滑杆62固定连接,支架1设有与滑杆62相对应的弧形贯通滑槽11,滑杆62穿设第三支撑座32并嵌设在滑槽11内,底板5与支架1通过竖直的第二铰接轴9铰接,底板5以第二铰接轴9为轴可水平转动。本实施例中,滑槽11的圆心与第一铰接轴311的轴心同心,保证了纠偏辊3可以第一铰接轴311为轴心,通过滑杆62在弧形滑槽11内滑动从而带动纠偏辊3的转动。本实施例中,弧形滑槽11的对称轴线与输送辊2的轴线重合或呈夹角。当滑杆62位于弧形滑槽11的对称轴线时,输送辊2的轴线与纠偏辊3的轴线重合;当滑杆62偏离弧形滑槽11的对称轴线时,弧形滑槽11的对称轴线与输送辊2的轴线呈夹角。通过滑杆62在弧形滑槽11的对称轴线两侧滑移,则可带动纠偏辊3以第一铰接轴311为轴转动,达到纠偏的目的。传动组件81包括驱动电机8的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丝杠6靠近第一支撑板51一侧固定连接涡轮,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蜗杆的轴线与涡轮的轴线相互垂直。采用蜗杆和涡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具有自锁性特点,能够满足纠偏辊3转动的需求。输送辊2的轴线与纠偏辊3的轴线相互平行或呈夹角。通常情况下输送辊2的轴线与纠偏辊3的轴线相互平行,两辊同向转动进行卷材4的传送。当传送卷材4出现偏移的时候,启动驱动单元,使纠偏辊3以第一铰接轴311为轴向卷材4偏移的反向转动,利用纠偏辊3与卷材4的摩擦力进行纠偏,此时,输送辊2的轴线与纠偏辊3的轴线呈夹角,卷材4在纠偏辊3的带动下慢慢回到正常位置,如此实现纠偏功能。第一支撑板51与第二支撑板53平行,便于在第一支撑板51与第二支撑板53之间安装丝杠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卷材4从放卷处传递过来,之后卷材4从输送辊2上面传送,卷材4在传递过程时发生偏移情况,则启动驱动电机8,通过传动组件81带动丝杠6转动,丝杠6推动丝杠螺母61和滑杆62进行沿丝杠6的轴线方向移动,由于滑杆62伸入到弧形滑槽11内,所以丝杠6转动带动滑杆62沿弧形滑槽11轨迹运动,这样滑杆62沿着弧形滑槽11向卷材4偏移的反方向移动,滑杆62带动第三支撑座32向卷材偏移的反方向移动,第三支撑座32又带动纠偏辊3以第一铰接轴311为轴转动,进行与卷材4偏移的反方向的转动,底板5与支架1通过第二铰接轴9铰接,这样底板5也会出现小角度的偏转,最终通过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材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卷材传送方向依次设有水平的输送辊和纠偏辊,所述输送辊两端分别与固定在支架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纠偏辊一端与支架上的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支架之间通过竖直的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纠偏辊另一端与第三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下端与支架抵接,所述第三支撑座连接有可使纠偏辊以第一铰接轴为轴转动的驱动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材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卷材传送方向依次设有水平的输送辊和纠偏辊,所述输送辊两端分别与固定在支架上的两个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纠偏辊一端与支架上的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支架之间通过竖直的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纠偏辊另一端与第三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下端与支架抵接,所述第三支撑座连接有可使纠偏辊以第一铰接轴为轴转动的驱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材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水平的底板,所述底板固设竖直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与连接板固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竖直向下的第二支撑板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抵靠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丝杠,所述底板上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丝杠一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丝杠与丝杠螺母丝接,所述丝杠螺母与竖直的滑杆固定连接,支架设有与所述滑杆相对应的弧形贯通滑槽,所述滑杆穿设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欧洲陈国强陈非洲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鸿禹乔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