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彩祝专利>正文

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67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一薄膜辊,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且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移动槽,且两个所述移动槽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气缸,该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设置有凹槽、卡块和手柄,当工作人员要安装薄膜的时,工作人员先抓住手柄并向上拉动手柄,由于手柄和卡块相连接,这样使得卡块从连接板上拉出,这时工作人员抓住第一薄膜辊并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薄膜辊从装置上取出,这时工作人员再将薄膜安装在第一薄膜辊,这样通过凹槽、卡块和手柄能将第一薄膜辊从装置上取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安装薄膜,简化工作人员安装薄膜的操作。

A film unwinding and rectif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卷纠偏
,具体为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thinfilm)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材料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聚酯薄膜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如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卷材纠偏是指制造商所生产的卷材在喷涂、印刷、冲切、层合、分切或者其它卷材卷绕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卷材侧面整齐一致而采取的技术操作,因为卷材边缘一旦没有对齐就会引起后续的工步出错,导致材料浪费或停工调整,所以,在处理加工卷材的时候,需要对偏移的卷材进行及时的纠偏操作,这个过程称之为纠偏。现有的薄膜放卷纠偏装置往往不方便工作人员安装薄膜,由于当薄膜收卷完成后需要更换新的薄膜,并且辊是固定在装置上的,这样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薄膜时候操作,同时现有的薄膜放卷纠偏装置一般收卷速度较慢,由于薄膜和辊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这样导致即使辊转动再快薄膜收卷速度也增加不大,从而使得装置的收卷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方便工作人员安装薄膜和收卷速度较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一薄膜辊,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且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移动槽,且两个所述移动槽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气缸位于底座的顶部,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下方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的底部与移动槽相连接,两块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上方通过凹槽连接有第一旋转轴,且所述凹槽的内部上方拆卸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焊接有手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辊,且所述第一薄膜辊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移动槽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边缘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侧贯穿有第二连接架并连接有第二薄膜辊,所述第二连接架的背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第三连接架的一侧上方并连接有第三薄膜辊。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机放置台,所述电机放置台分别焊接有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的一侧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二薄膜辊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块,且多个所述凸块等距分布,同时凸块的外表面光滑。优选地,所述转轴、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的外表面均涂抹有润滑油,且所述转轴、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处理器与气缸电性连接,且所述边缘检测传感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卡块的底部光滑,且所述卡块与第一旋转轴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设置有凹槽、卡块和手柄,当工作人员要安装薄膜的时,工作人员先抓住手柄并向上拉动手柄,由于手柄和卡块相连接,这样使得卡块从连接板上拉出,这时工作人员抓住第一薄膜辊并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薄膜辊从装置上取出,这时工作人员再将薄膜安装在第一薄膜辊,这样通过凹槽、卡块和手柄能将第一薄膜辊从装置上取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安装薄膜,简化工作人员安装薄膜的操作,同时该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薄膜辊,工作人员启动该装置后,第一电机启动通过第二旋转轴使第二薄膜辊旋转,并且由于第二薄膜辊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块,这样使得薄膜和第二薄膜辊之间的摩擦增大,增加薄膜经过第二薄膜辊的速度,从而增加了装置的收卷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移动槽;3、转轴;4、滚轮;5、第一连接架;6、凹槽;7、手柄;8、卡块;9、第一旋转轴;10、第一薄膜辊;11、第二连接架;12、第一电机;13、第二薄膜辊;14、电机放置台;15、边缘检测传感器;16、第三连接架;17、第二电机;18、第三薄膜辊;19、处理器;20、气缸;21、活塞杆;22、第二旋转轴;23、连接板;24、第三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边缘检测传感器的型号为OPSL775。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槽2、转轴3、滚轮4、第一连接架5、凹槽6、手柄7、卡块8、第一旋转轴9、第一薄膜辊10、第二连接架11、第一电机12、第二薄膜辊13、电机放置台14、边缘检测传感器15、第三连接架16、第二电机17、第三薄膜辊18、处理器19、气缸20、活塞杆21、第二旋转轴22、连接板23和第三旋转轴24,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19,且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移动槽2,且两个所述移动槽2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3,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气缸20,所述气缸20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21连接有连接板23,且所述气缸20位于底座1的顶部,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一侧下方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架5,所述第一连接架5的内部通过转轴3连接有滚轮4,且所述滚轮4的底部与移动槽2相连接,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内部上方通过凹槽6连接有第一旋转轴9,且所述凹槽6的内部上方拆卸连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底部光滑,且所述卡块8与第一旋转轴9相适配,这样使得卡块8和第一旋转轴9的连接更紧密,所述卡块8的一侧焊接有手柄7,所述第一旋转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辊10,且所述第一薄膜辊10位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移动槽2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11,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边缘检测传感器15,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旋转轴22,所述第二旋转轴22的一侧贯穿有第二连接架11并连接有第二薄膜辊13,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背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架16,所述第三连接架16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贯穿于第三连接架16的一侧上方并连接有第三薄膜辊18。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7的底部均设置有电机放置台14,所述电机放置台14分别焊接有第二连接架11和第三连接架16的一侧上方,这样能使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7放置的更稳定,并且使电机放置台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包括底座(1)和第一薄膜辊(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19),且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移动槽(2),且两个所述移动槽(2)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3),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气缸(20),所述气缸(20)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21)连接有连接板(23),且所述气缸(20)位于底座(1)的顶部,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一侧下方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架(5),所述第一连接架(5)的内部通过转轴(3)连接有滚轮(4),且所述滚轮(4)的底部与移动槽(2)相连接,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内部上方通过凹槽(6)连接有第一旋转轴(9),且所述凹槽(6)的内部上方拆卸连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一侧焊接有手柄(7),所述第一旋转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辊(10),且所述第一薄膜辊(10)位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移动槽(2)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11),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边缘检测传感器(15),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旋转轴(22),所述第二旋转轴(22)的一侧贯穿有第二连接架(11)并连接有第二薄膜辊(13),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背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架(16),所述第三连接架(16)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贯穿于第三连接架(16)的一侧上方并连接有第三薄膜辊(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放卷纠偏装置,包括底座(1)和第一薄膜辊(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19),且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移动槽(2),且两个所述移动槽(2)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3),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气缸(20),所述气缸(20)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21)连接有连接板(23),且所述气缸(20)位于底座(1)的顶部,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一侧下方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架(5),所述第一连接架(5)的内部通过转轴(3)连接有滚轮(4),且所述滚轮(4)的底部与移动槽(2)相连接,两块所述连接板(23)的内部上方通过凹槽(6)连接有第一旋转轴(9),且所述凹槽(6)的内部上方拆卸连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一侧焊接有手柄(7),所述第一旋转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薄膜辊(10),且所述第一薄膜辊(10)位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移动槽(2)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11),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边缘检测传感器(15),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旋转轴(22),所述第二旋转轴(22)的一侧贯穿有第二连接架(11)并连接有第二薄膜辊(13),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背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架(16),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彩祝
申请(专利权)人:姚彩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