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988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该装置可以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且可以调节固定节点之间的距离,且可以弹性摆动,避免以往扎带固定线束出现硬性磨损的问题。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底面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之间固定设有横向的滑杆,所述的滑杆上滑动套置有若干与线束配合的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前后两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对套环限位的螺栓,所述的套环上设有弧形的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固定带两端部的通孔分别套置于螺栓上,所述的固定带外侧的螺栓上分别设有第一锁紧螺母。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

A fastening device based on new energy vehicl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线束需要固定,现在主要采用扎带对线束进行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该种方式可以满足对线束的固定。但是,扎带比较硬,且没有弹性,对线束固定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线束会产生硬性磨损,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由于线路短路而引发的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该装置可以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且可以调节固定节点之间的距离,且可以弹性摆动,避免以往扎带固定线束出现硬性磨损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底面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之间固定设有横向的滑杆,所述的滑杆上滑动套置有若干与线束配合的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前后两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对套环限位的螺栓,所述的套环上设有弧形的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固定带两端部的通孔分别套置于螺栓上,所述的固定带外侧的螺栓上分别设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的固定带内表面粘接有橡胶层;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上方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弹簧,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上方设有若干竖向的支杆,所述的支杆顶部分别设有固定件。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固定于支杆上的螺杆,所述的螺杆顶部固定设有尖头朝上的锥形的橡胶头,所述的橡胶头下方的螺杆上设有第二锁紧螺母。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母上方的螺杆上套置有弹簧垫圈。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为固定与支杆部横向的平板,所述的平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的平板为矩形结构,其底面中心位置与支杆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孔分别设于平板的四角。优选的,所述的弹簧横向设置,分为内外两排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母与固定带之间设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的通孔沿固定带长度方向设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板、凸台、横杆和紧固件的设置,使用时,线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住,且可以在横杆上调节横向的节点的距离,便于对不同长度的线束起到固定作用。2.本技术通过第二固定板、弹簧、支杆和固定件的设置,使用时,该装置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于车架或者线束外部的外壳上,弹簧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有利于线束的弹性摆动,避免以往硬性固定导致线束容易损坏的问题。3.本技术的紧固件的套环、螺栓、第一锁紧螺母、橡胶垫、固定带、通孔和橡胶层的设置,使用时,可以根据线束的直径选择相应的通孔和螺栓配合,且橡胶垫可以对固定带起到保护作用,橡胶层可以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防汽车行驶过程中线束与固定带的硬性摩擦,从而利于对线束起到固定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滑杆与紧固件配合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固定板;11.凸台;12.弹簧;2.滑杆;21.套环;3.固定带;30.橡胶层;31.通孔;32.螺栓;321.第一锁紧螺母;4.第二固定板;41.支杆;5.固定件;50.螺杆;51.橡胶头;52.第二锁紧螺母;521.弹簧垫圈;53.平板;54.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底面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凸台11,所述的凸台11之间固定设有横向的滑杆2,所述的滑杆2上滑动套置有若干与线束配合的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设于滑杆2上的套环21,所述的套环21前后两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对套环21限位的螺栓32,所述的套环21上设有弧形的固定带3,所述的固定带3上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的固定带3两端部的通孔31分别套置于螺栓32上,所述的固定带3外侧的螺栓32上分别设有第一锁紧螺母321;所述的固定带3内表面粘接有橡胶层30。可以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上方设有第二固定板4,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4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弹簧12,所述的第二固定板4上方设有若干竖向的支杆41,所述的支杆41顶部分别设有固定件5(其结构后面详述)。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固定件5包括固定于支杆41上的螺杆50,所述的螺杆50顶部固定设有尖头朝上的锥形的橡胶头51,所述的橡胶头51下方的螺杆50上设有第二锁紧螺母52。使用时,固定件需要与车架或者线束外壳上的固定孔配合使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母52上方的螺杆50上套置有弹簧垫圈521。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弹簧12横向设置,分为内外两排设置。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锁紧螺母321与固定带3之间设有橡胶垫(图中未示出)。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通孔31沿固定带3长度方向设置。使用方法:在线束外侧的车架或者外壳上开设圆形的固定孔,将橡胶头51插置于固定孔中,然后橡胶头51可以在固定孔内侧起到防止脱出的作用,然后通过第二锁紧螺母52锁紧,弹簧垫圈521可以起到防止松动的作用。然后将线束置于固定带3中,选择相应的通孔31与螺栓32配合,然后通过螺栓32对套环21进行固定限位,再通过第一锁紧螺母321对固定带3进行固定,橡胶层30可以对固定带3起到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底面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之间固定设有横向的滑杆,所述的滑杆上滑动套置有若干与线束配合的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前后两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对套环限位的螺栓,所述的套环上设有弧形的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固定带两端部的通孔分别套置于螺栓上,所述的固定带外侧的螺栓上分别设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的固定带内表面粘接有橡胶层;/n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上方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弹簧,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上方设有若干竖向的支杆,所述的支杆顶部分别设有固定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底面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之间固定设有横向的滑杆,所述的滑杆上滑动套置有若干与线束配合的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包括设于滑杆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前后两侧分别由外向内旋拧有对套环限位的螺栓,所述的套环上设有弧形的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固定带两端部的通孔分别套置于螺栓上,所述的固定带外侧的螺栓上分别设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的固定带内表面粘接有橡胶层;
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上方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弹簧,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上方设有若干竖向的支杆,所述的支杆顶部分别设有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固定于支杆上的螺杆,所述的螺杆顶部固定设有尖头朝上的锥形的橡胶头,所述的橡胶头下方的螺杆上设有第二锁紧螺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