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089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包括多个反射面扇瓣,多个反射面扇瓣相合组成反射面,其包括中反射面,反射面扇瓣以中反射面的中心旋转均布,中反射面位于所述的反射面的中心处,反射面扇瓣顶角处伸出的定位连接板嵌合至中反射面预留的卡口内,位于卡口上方设置用于压紧所述定位连接板的定位连接机构,定位连接机构采用弹簧垂直施压对卡具进行限位固定,该定位连接机构具有快速拆装,重复拆装定位精度高,便于批量生产等特点;可以实现天线面板单元互换,同时,提高了天线反射体的可维护性。

A panel element interchangeable multi split carbon fiber antenna ref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卫星通讯领域中的多分瓣天线反射体,此类天线通过面板定位连接机构可实现天线面板的快速拆装以及面板单元互换功能。工作频段为Ka和Ku频段。
技术介绍
由于快速部署、应急通讯以及便于运输等需求,多分瓣天线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快速拆装、面板单元可互换、可维护性好的优点适应了前面的需求。目前,多分瓣天线反射体主要采取分块收纳,拼装使用的方式完成使用要求。类似这样的多分瓣天线,常用不同结构形式的锁紧件连接,锁紧件分为两部分,面板连接是在天线面内部预埋金属件,每个面板上安装一部分锁紧件,面板与面板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该类型天线反射面拆装时间长,操作复杂;预埋件的公差导致天线面板单元之间不能互换或者互换精度差,天线的局部面板单元失效时,可维护性差,甚至需要整套面板重新返厂校型,维护成本高。由于上述原因,需要设计新结构类型的天线反射体达到快速安装、方便维护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该专利提供一种新结构天线反射体。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包括多个反射面扇瓣2,多个反射面扇瓣相合组成反射面,其包括中反射面1,反射面扇瓣2以中反射面1的中心旋转均布,中反射面1位于所述的反射面的中心处,反射面扇瓣2顶角处伸出的定位连接板11嵌合至中反射面1预留的卡口内,位于卡口上方设置用于压紧所述定位连接板11的定位连接机构4,所述的定位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板7、压缩弹簧8、压紧板9,压缩弹簧8,固定板7与所述的中反射面1固定连接,压紧板限位在固定板7下方,压缩弹簧8位于固定板7与压紧板9之间,压缩弹簧8下推压紧板9弯折所述的卡口的上壁面以卡紧定位连接板11。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面扇瓣2的顶角处各伸出一个定位连接板11,定位连接板11之间形成用于和所述中反射面1上每相邻卡口之间预留的突出部相配合的凹口,每个反射面扇瓣2的其一个定位连接板11与相邻反射面扇瓣2的临近定位连接板11相合刚好形成所述卡口的构型。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口为朝向中反射面1中心的倾斜状,卡口插拔斜度为10°-20°。进一步的,每个定位连接板11与相邻的定位连接板11共用一个卡口。进一步的,反射面扇瓣2为碳纤维夹层结构或者碳纤维层合板结构。进一步的,每个反射面扇瓣2与相邻的反射面扇瓣2通过锁紧件3固连。进一步的,锁紧件3为卡槽型锁紧件、插销型锁紧件、搭扣型锁紧件。进一步的,压缩弹簧8为圆柱形弹簧、圆锥形弹簧、板状弹簧或者波形弹簧。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天线反射体分为中反射面与反射面扇瓣,侧反射面之间采用锁紧件连接,实现侧反射面之间的定位与锁紧;侧反射面为碳纤维夹层结构,且面板一致性高。侧反射面与中反射面采用定位连接机构连接,该定位连接机构类似于榫卯结构,采用插入式定位与锁紧工作原理;但是,常规榫卯结构不便于快速拆卸,该定位连接机构增加了导向斜角和定位连接机构,且定位连接机构设置在相邻面板的一侧,面板成型后在模胎上安装,便于面板的制造和后期安装定位。该定位连接机构具有快速拆装,重复拆装定位精度高,便于批量生产等特点;可以实现天线面板单元互换,同时,提高了天线反射体的可维护性。本定位连接机构可用于不同分瓣数量的天线,天线面板分块数量可以从2瓣到32瓣,甚至更多,拓展集成性强。天线反射体实现了快速拆装;同时,天线反射体不仅装配精度满足Ka和Ku频段使用要求,而且互换面板单元后还能满足Ka和Ku频段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天线总装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反射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连接板与卡口配装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反射面扇瓣之间采用2个锁紧件连接的天线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中反射面采用多边形形式,中反射面与侧反射面为平面配合天线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中反射面1、反射面扇瓣2、锁紧件3、定位连接机构4、定位件卡扣5、定位件卡栓6、固定板7、压缩弹簧8、压紧板9、螺栓10、定位连接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包括中反射面1、多个反射面扇、锁紧件3与定位连接机构4。其中,锁紧件分为定位件卡扣5与定位件卡栓6,定位件卡扣5与定位件卡栓6配合以组装固连,多个反射面扇瓣相合组成反射面,反射面扇瓣与相邻的反射面扇瓣接缝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件卡扣5与定位件卡栓6,以保证反射面扇瓣相合后组成反射面,位于反射面的中心处设置中反射面1,反射面扇瓣2以中反射面1的中心旋转均布,反射面扇瓣2顶角处伸出的定位连接板11嵌合至中反射面1预留的卡口内,位于卡口上方设置用于压紧所述定位连接板11的定位连接机构4,如图4所示,所述的定位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板7、压缩弹簧8、压紧板9,压缩弹簧8,固定板7与所述的中反射面1固定连接,压紧板限位在固定板7下方,压缩弹簧8位于固定板7与压紧板9之间,压缩弹簧8下推压紧板9弯折所述的卡口的上壁面以卡紧定位连接板11。如图3、图5所示,所述卡口为高度可变且带有导向斜角的空腔,卡口为朝向中反射面1中心的倾斜状,卡口插拔斜度为10°-20°。压紧板9置于固定板7与所述卡口上壁面之间,为半活动、半固定状态;所述的反射面扇瓣2的顶角处各伸出一个定位连接板11,定位连接板11之间形成用于和所述中反射面1上每相邻卡口之间预留的突出部相配合的凹口,每个反射面扇瓣2的其一个定位连接板11与相邻反射面扇瓣2的临近定位连接板11相合刚好形成所述卡口的构型,每个定位连接板11与相邻的定位连接板11共用一个卡口,当反射面扇瓣2的定位连接板11插入到定位连接机构4时,压紧板9变为固定状态,同时压缩弹簧8受挤压变形产生反弹力,通过压紧板9将反射面扇瓣2压紧固定;面板施加向外拉拔力拔出,压缩弹簧8恢复原状,压紧板9又变为半活动、半固定状态。反射面扇瓣2可以为碳纤维夹层结构或者碳纤维层合板结构。本例中,反射面扇瓣2具有多种,本机构采用反射面扇瓣2为碳纤维夹层结构,反射面扇瓣2可采用模压工艺、热压罐工艺与RTM等工艺成型,反射面扇瓣2采用模压成型工艺,保证面板外形、装配面与装配孔位置的一致性,定位连接机构4可用于不同分瓣数量的天线,天线面板分块数量可以从2瓣到32瓣,甚至更多。天线反射体采用4分瓣组成时,本例中,天线反射体采用4分瓣结构。反射面扇瓣2与反射面扇瓣2之间的锁紧件可根据天线口径选择1个或多个,每块侧反射面设置两个“舌”状定位连接板11,中反射面1设置4个定位连接机构4,相邻两块反射面扇瓣2的相邻定位连接板11共用一个定位连接机构4,该设计提高了面板拼装精度与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包括多个反射面扇瓣,多个反射面扇瓣相合组成反射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反射面,反射面扇瓣(2)以中反射面(1)的中心旋转均布,中反射面(1)位于所述的反射面的中心处,反射面扇瓣(2)顶角处伸出的定位连接板(11)嵌合至中反射面(1)预留的卡口内,位于卡口上方设置用于压紧所述定位连接板(11)的定位连接机构(4),/n所述的定位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板(7)、压缩弹簧(8)、压紧板(9),压缩弹簧(8),固定板(7)与所述的中反射面1固定连接,压紧板限位在固定板(7)下方,压缩弹簧(8)位于固定板(7)与压紧板(9)之间,压缩弹簧(8)下推压紧板(9)弯折所述的卡口的上壁面以卡紧定位连接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包括多个反射面扇瓣,多个反射面扇瓣相合组成反射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反射面,反射面扇瓣(2)以中反射面(1)的中心旋转均布,中反射面(1)位于所述的反射面的中心处,反射面扇瓣(2)顶角处伸出的定位连接板(11)嵌合至中反射面(1)预留的卡口内,位于卡口上方设置用于压紧所述定位连接板(11)的定位连接机构(4),
所述的定位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板(7)、压缩弹簧(8)、压紧板(9),压缩弹簧(8),固定板(7)与所述的中反射面1固定连接,压紧板限位在固定板(7)下方,压缩弹簧(8)位于固定板(7)与压紧板(9)之间,压缩弹簧(8)下推压紧板(9)弯折所述的卡口的上壁面以卡紧定位连接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板单元可互换多分瓣碳纤维天线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面扇瓣(2)的顶角处各伸出一个定位连接板(11),定位连接板(11)之间形成用于和所述中反射面(1)上每相邻卡口之间预留的突出部相配合的凹口,每个反射面扇瓣(2)的其一个定位连接板(11)与相邻反射面扇瓣(2)的临近定位连接板(11)相合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举王海东宁晓磊刘露吴姣王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