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865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包括光纤纤芯和包裹光纤纤芯的光纤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光纤涂覆层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所述光纤涂覆层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沿光纤轴向交替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氢泄漏点,其位置分辨率高,并能准确、连续、重复地监测氢浓度变化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广泛应用在化工、安防等领域。

Hydrogen sensitive quasi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氢气具有燃烧热值高、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等系列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然而,目前氢能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其关键在于氢原子体积小,常温常压下密度和质量小,存贮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在常温常压下,当氢气泄露到空气中浓度达到4%~75%时,已到达可爆炸状态,遇到明火、电流等极易爆炸,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对氢气制造、储存、运输、应用等周界环境中氢气浓度进行实时检测,是实现氢能安全可靠普遍应用的关键。当前用于氢气浓度检测的传感器主要有电化学、半导体和光纤传感器。其中电化学和半导体氢气传感器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且存在自放电导致氢气爆炸的风险。光纤传感器具有几何尺寸小、灵敏度较高、响应快、可分布式测量、安全性高及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检测氢气最有效的方法。光纤氢气传感器主要包括布拉格光栅光纤氢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氢传感器、消逝场型光纤传感器。其中,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PhaseSensitive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ry,Φ-OTDR)的干涉型光纤氢传感系统,可实现对氢泄露的分布式定位,同时检测系统具有监测范围广、可隐蔽、不受地形地形貌限制等优势,成为大范围分布式氢泄露安全监测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虽然基于Φ-OTDR的光纤分布式氢泄漏监测系统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是目前关于Φ-OTDR氢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者们主要围绕Φ-OTDR检测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关于Φ-OTDR传感系统中分布式光纤氢传感器相关研究工作还十分缺乏。同时,当前光纤Φ-OTDR传感系统对长距离或大范围氢泄漏分布式测量的定位精度及其准确性仍较低。因此,在现有的Φ-OTDR和干涉型光纤氢传感器技术基础之上,设计一种基于Φ-OTDR的用于准确探测长距离或大范围氢泄漏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包括光纤纤芯和包裹光纤纤芯的光纤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光纤涂覆层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所述光纤涂覆层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沿光纤轴向交替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氢气敏感的钯膜由多巴胺通过自聚合效应在光纤包层的表面形成聚多巴胺薄膜涂层,再通过还原聚多巴胺薄膜涂层表面的氯钯离子而获得对氢气敏感的钯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对氢气敏感的钯膜的外表面设置有具有疏水透气性的聚偏氟乙烯涂覆层。以增强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防水防污、耐盐、耐酸碱、防结冰、防钯膜脱落的性能,从而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优选方案,在塑料底板上设置凹槽,所述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固定在塑料底板的凹槽内。以增强氢敏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机械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一根单模光纤,该单模光纤包括光纤纤芯和包裹光纤纤芯的光纤包层,在光纤包层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光纤涂覆层。B、将光纤涂覆层沿光纤轴向局部去除涂覆层,使单模光纤的最外层沿光纤轴向为光纤涂覆层和光纤包层交替分布。C、在保留有涂覆层的光纤表面涂覆一层石蜡。D、采用化学方法在去除了光纤涂覆层的光纤包层表面生长一层对氢气敏感的钯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步骤D按如下步骤进行:D1、称量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于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中,获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并将溶液的pH调至弱碱性。D2、称量盐酸多巴胺,溶解于步骤D1获得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混合并搅拌均匀,获得盐酸多巴胺溶液。D3、将PdCl2溶解于HCl溶液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氯钯酸溶液。D4、将NaBH4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NaBH4溶液。D5、将步骤C获得的光纤浸没于步骤D2获得的盐酸多巴胺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光纤取出,并用蒸馏水漂洗光纤,去除光纤表面残留的多巴胺溶液。将漂洗后的光纤在真空干燥,由此便可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合效应在光纤包层的表面形成聚多巴胺薄膜涂层。D6、将步骤D5获得的具有聚多巴胺薄膜涂层的光纤浸没于步骤D3获得的氯钯酸溶液中,并将氯钯酸溶液的温度升温至50-80℃,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光纤取出浸没于步骤D4获得的NaBH4水溶液,继续还原聚多巴胺涂层表面的氯钯离子,由此便可在光纤表面生长出一层对氢气敏感的钯膜。D7、将步骤D6获得的具有氢敏钯膜的光纤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以溶解涂覆层表面的石蜡,同时去除石蜡表面的钯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对氢气敏感的钯膜的外表面设置具有疏水透气性的聚偏氟乙烯涂覆层;具体制备方法为:E1、将聚偏氟乙烯粉末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剂中,待聚偏氟乙烯粉末完全溶解后,获得聚偏氟乙烯溶胶;E2、将生长有对氢气敏感的钯膜的光纤浸入聚偏氟乙烯溶胶中,保持一段时间后取出,再干燥,完成制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在塑料底板上设置凹槽,所述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固定在塑料底板的凹槽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氢泄漏点,其位置分辨率高,并能准确、连续、重复地监测氢浓度变化信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广泛应用在化工、安防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固定在塑料底板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a、3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氢敏准分布式光纤氢传感器在不同氢气浓度下对氢气的响应特性曲线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氢敏准分布式光纤氢传感器在240min内对氢气的连续响应特性。附图中:1—光纤纤芯,2—光纤包层,3—光纤涂覆层,4—对氢气敏感的钯膜,5—聚偏氟乙烯涂覆层,6—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7—塑料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2,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包括光纤纤芯1和包裹光纤纤芯1的光纤包层2,所述光纤包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光纤涂覆层3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所述光纤涂覆层3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沿光纤轴向交替设置。所述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的外表面设置有具有疏水透气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涂覆层5。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塑料底板7上设置凹槽,所述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包括光纤纤芯(1)和包裹光纤纤芯(1)的光纤包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光纤涂覆层(3)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所述光纤涂覆层(3)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沿光纤轴向交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包括光纤纤芯(1)和包裹光纤纤芯(1)的光纤包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光纤涂覆层(3)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所述光纤涂覆层(3)和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沿光纤轴向交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由多巴胺通过自聚合效应在光纤包层(2)的表面形成聚多巴胺薄膜涂层,再通过还原聚多巴胺薄膜涂层表面的氯钯离子而获得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氢气敏感的钯膜(4)的外表面设置有具有疏水透气性的聚偏氟乙烯涂覆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塑料底板(7)上设置凹槽,所述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6)固定在塑料底板(7)的凹槽内。


5.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一根单模光纤,该单模光纤包括光纤纤芯(1)和包裹光纤纤芯(1)的光纤包层(2),在光纤包层(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光纤涂覆层(3);
B、将光纤涂覆层(3)沿光纤轴向局部去除涂覆层,使单模光纤的最外层沿光纤轴向为光纤涂覆层和光纤包层交替分布;
C、在保留有涂覆层的光纤表面涂覆一层石蜡;
D、采用化学方法在去除了光纤涂覆层的光纤包层(2)表面生长一层对氢气敏感的钯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氢敏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按如下步骤进行:
D1、称量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于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中,获三羟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东苏阳何光层叶志祥黄慰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