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防坠装置及升降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45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机械防坠装置及升降设备,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一防坠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防坠机构;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卡紧机构、第二卡紧机构;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跟随调节机构的调节而调整位置;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与第一卡紧机构配合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在沿预设线路移动时不会被第一卡紧机构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机械防坠装置及升降设备,可有效避免传统电磁铁防坠装置因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意外解锁,能有效阻止车板下坠。

Mechanical anti falling device and lif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防坠装置及升降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停车
,涉及一种升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设备的机械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简易升降等举升类设备中常见防坠装置(无论是顶端防坠或多级防坠),多采用电磁铁吸合进行锁紧或解锁,实际工作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如线路因水短路)致使无法保证百分百有效解锁或锁紧。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升降设备,以便克服现有升降设备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防坠装置及升降设备,可有效避免传统电磁铁防坠装置因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意外解锁,能有效阻止车板下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防坠装置,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一防坠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防坠机构;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卡紧机构、第二卡紧机构;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跟随调节机构的调节而调整位置;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与第一卡紧机构配合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在沿预设线路移动时不会被第一卡紧机构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操作机构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连接防坠机构及操作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设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将第二卡紧机构可旋转地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坠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第一端固定设置,第二端连接第二卡紧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复位机构为弹性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及弹性机构连接第二卡紧机构,能调整第二卡紧机构的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设有一斜面,在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在上升过程中,第二卡紧机构沿倾斜设置的所述斜面越过对应的第一卡紧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设有防坠卡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紧机构包括防坠挡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防坠机构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连接至少两个防坠机构,能驱动各防坠机构协同动作。一种升降设备,包括上述的机械防坠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机械防坠装置及升降设备,可有效避免传统电磁铁防坠装置因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意外解锁,能有效阻止车板下坠。操作人员在车位外即可操作,安全可靠。操作人员只需在车板下降前进行解锁,车板降到地面后即可自动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升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升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机械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机械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专利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机械防坠装置,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一防坠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防坠机构。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卡紧机构、第二卡紧机构;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跟随调节机构的调节而调整位置。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与第一卡紧机构配合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在沿预设线路移动时不会被第一卡紧机构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械防坠装置用于升降设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设备可以为立体停车库,如可以是简易升降停车设备。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升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设备包括机械防坠装置,用于保证载车板防坠。如图1、图2所示,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一防坠机构1、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连接防坠机构1;所述防坠机构1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卡紧机构11、第二卡紧机构12;所述第二卡紧机构12连接所述调节机构2,能跟随调节机构2的调节而调整位置。在所述调节机构2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12与第一卡紧机构11配合卡紧,所述防坠机构1处于锁紧状态;在所述调节机构2处于第二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12在沿预设线路移动时不会被第一卡紧机构11卡紧,所述防坠机构1处于解锁状态。图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机械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图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卡紧机构12包括防坠卡钩121,固定于载车板6的边梁61;载车板6上升时,防坠卡钩随边梁61上升。第一卡紧机构11包括防坠挡轴,能与所述防坠卡钩配合卡紧,避免载车板6下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操作机构21及第一连接机构22,所述第一连接机构22分别连接防坠机构1及操作机构21;第一连接机构22可以是一个较长的连杆,从载车板的前部连接至载车板的后部,将操作机构与防坠机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操作机构21可以为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设置于载车板6的一端,便于用户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也可以是电动调节机构,用户通过调节按键操作,此时可以不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图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防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图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紧机构12设有第一固定机构122,所述第一固定机构122将第二卡紧机构12可旋转地固定;第一固定机构122可以为第一转轴。如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防坠机构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机构14,所述第二连接机构14连接至少两个防坠机构1,能驱动各防坠机构1协同动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坠机构1还包括复位机构13,所述复位机构1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第二端连接第二卡紧机构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复位机构13为弹性机构(如可以是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22及弹性机构连接第二卡紧机构12,能调整第二卡紧机构12的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紧机构12设有一斜面123,在调节机构2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12在上升过程中,第二卡紧机构12沿倾斜设置的所述斜面123越过对应的第一卡紧机构1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1、车板上升时,防坠卡钩随边梁上升,上升至防坠挡轴位置时,防坠卡钩的斜边与挡轴碰撞后发生摆动(弹簧被拉长),顺利越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一防坠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防坠机构;/n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卡紧机构、第二卡紧机构;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跟随调节机构的调节而调整位置;/n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与第一卡紧机构配合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在沿预设线路移动时不会被第一卡紧机构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解锁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7 CN 20192155128141.一种机械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防坠装置包括至少一防坠机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防坠机构;
所述防坠机构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卡紧机构、第二卡紧机构;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跟随调节机构的调节而调整位置;
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与第一卡紧机构配合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在所述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姿态下,第二卡紧机构在沿预设线路移动时不会被第一卡紧机构卡紧,所述防坠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操作机构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连接防坠机构及操作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设有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将第二卡紧机构可旋转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坠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仓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