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异鸟嘌呤核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其下游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
,具体而言,涉及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其制备方法、异鸟嘌呤核苷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其下游产品。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基因组创药的发展,反义寡核苷酸药物被急速开发,究其原因在于其较传统药物来讲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特异性较强。一个15聚体的反义寡核苷酸含有30-45氢键,而低分子的传统药物(200-600u)与靶点一般只形成1-4个键;2)信息量较大。遗传信息从DNA-RNA-蛋白质,用互补寡核苷酸阻断某种蛋白的合成是很准确的;3)反义药物以核酸为靶点,与蛋白质作为靶点比较,更易合理设计新药物。由于作用于遗传信息传递的上游,所需药量较低,副作用可能较少。随着技术研究的推进,对反义药物的研究正兴盛起来。国内已有数家科研单位正在开展反义药物的研究,并已有若干反义寡核苷酸产品处在临床前试验阶段,但是现有的反义化合物脂溶性较差,不能良好的进入细胞,不能被摄取,继而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同时,现有的反义化合物抗酶降解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式(1)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溶剂化物、其多晶型物和其互变异构体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式(1)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溶剂化物、其多晶型物和其互变异构体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R为直链烷烃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其特征在于,R为未取代的直链烷烃基团,优选为C的个数≥8的未取代的直链烷烃基团,更优选为十二烷烃基团、十四烷烃基团和十六烷烃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2,6-二-氨基-嘌呤核苷与卤代烷烃进行取代反应后形成式(1)所示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的制备包括:将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与氢氧化物反应形成活性中间体,而后再与所述卤代烷烃进行反应形成式(1)所示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氢氧化物的用量为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的1-1.5摩尔当量;
优选地,所述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氢氧化钾;
优选地,所述活性中间体的制备包括:将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与有机溶剂混合,而后将混合液的温度控制在40-100℃之间,再在保护气体氛围下,与氢氧化物反应1-3时形成所述活性中间体;
优选地,温度控制为50-80℃,最优为60℃;
优选地,每千克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对应添加5-10升所述有机溶剂;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极性溶剂;
更优选地,极性溶剂包括DMF、DMSO和DME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为DMF;
优选地,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的制备还包括:在40-100℃的温度下,将所述活性中间体与所述卤代烷烃混合,而后保持温度反应5-12小时形成的中间体粗品;
优选地,所述卤代烷烃的用量为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的1-1.5摩尔当量;
优选地,卤代烷烃为溴代烷烃、氯代烷烃和碘代烷烃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溴代烷烃;最优选为1-溴代十四烷;
更优选地,所述活性中间体与所述卤代烷烃混合包括将所述卤代烷烃滴加至形成所述活性中间体的反应液中;
优选地,异鸟嘌呤核苷中间体的制备还包括:所述活性中间体与所述卤代烷烃反应后对形成的所述中间体粗品进行纯化;
优选地,纯化处理包括:将所述中间体粗品与醇溶剂混合进行结晶,
优选地,每千克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对应添加10-30千克醇溶剂,优选为15-25千克,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姚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兆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