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慧珍专利>正文

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25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包括高效雾化中和装置、二氧化氮净化装置和井式净化装置;底架顶端左侧设置有高效雾化中和装置。为解决现有废水净化装置在处理钨生产的废水时,一般需要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一个容器中从上喷洒碱性废水,从下鼓入含二氧化硫废气。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控制废气废水流动速度提高净化效果,回收未能彻底净化的废水并沉淀其中的硫酸根离子以保证进行二次净化时二氧化硫的溶解能力不会变弱,循环抛洒过氧化钠固体彻底吸收二氧化氮,最终实现废气废水彻底净化的目的。

A convection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waste water from tungste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钨时,需要经过一道名为“碱浸”的步骤,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碱性液体将矿石中的含钨的化合物溶解,与其他不需要的混合杂质分离,之后再将溶液中的含钨化合物分离出来,之后就不再需要碱液了。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碱液一般是要经过处理才进行排放的,如果不处理就排放,排放至水体中会直接提高水体的pH值,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最基础、生命力最强的水生植物也无法生存,这就直接破坏了水体的修复能力,将导致水体无法再自我修复;如果排放到土壤内,会直接导致土地碱性化,不再适合植物生长,不适合动物生存,而且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甚至不如水体,水体还有流动性,土壤一旦被污染就真的非常难修复。想要净化污染就需要人工干预,消耗远远多于处理废水的财力物力,还无法恢复到被污染之前的状态,因此,对废水进行可排放化处理必不可少。中国专利CN107902802A针对钨生产中碱性废水中和净化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第(3)为具体处理步骤,其通过将处理后的废水从废水喷淋口喷出,同时用送风机将混有SO2废气从下向上送入,废水与SO2废气逆流接触,使含有SO2废气的SO2与碱性废水充分反应的方式,克服了碱性废水难以降低pH值,难以净化的问题,但由于废水下落速度过快,废气的流动速度不足,从而会导致二者接触时间过短,无法充分反应实现互相中和互相净化的目的。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控制二者速度的废水处理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废水和废气流动速度导致反应不彻底,中和净化不完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废水净化装置在处理钨生产中的废水时,一般需要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一个容器中从上方喷洒强碱性废水,从下方鼓入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让二者在空中相遇,互相中和互相净化,但实际上由于废水下落极快、废气脱离鼓风机后速度会骤降,导致互相净化作用无法达到预想效果;而且,因为气体运动性极强,反应难以控制,如果仅仅进行一次净化就会导致当废水从喷洒口落到容器底部后并没有和二氧化硫充分反应,废水实际上还是有较强的碱性,净化工作并没有完成;同时,因为利用的废气是二氧化硫,工业上产生二氧化硫的生产百分之九十还会伴生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同样是一种剧毒性气体,同样需要依照二氧化氮的性质对其进行净化,但是现有装置难以完成该工作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包括底架、水泵、高效雾化中和装置、废水入口、净化水出口、循环入口、废气注入口、二氧化氮净化装置和井式净化装置;底架前端中底部设置有水泵;底架顶端左侧设置有高效雾化中和装置;水泵左端与循环入口相连接,并且循环入口顶端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相连接;水泵右端通过管道与井式净化装置相连接,并且井式净化装置左顶部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左顶部与废水入口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底部中左侧与净化水出口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内左侧底部和内右侧底部均与废气注入口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右中底部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高效雾化中和装置包括雾化室、二氧化硫浓度检测器、废水酸碱度检测器、舱底盖板、控制挂杆、伸缩封板、第一圆柱齿轮、第一传动轮、松弛皮带、控制轮、入水口、全向雾化喷头、第二圆柱齿轮、第三圆柱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分向转轮、第四圆柱齿轮、第五圆柱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六圆柱齿轮和电动隔板;雾化室内左中部底端与二氧化硫浓度检测器相连接;雾化室内底中部左侧与废水酸碱度检测器相连接;雾化室底中部设置有舱底盖板;雾化室内左顶部与控制挂杆进行转动连接;雾化室内中部设置有入水口;雾化室内右中部底侧设置有电动隔板;舱底盖板下方设置有分向转轮;控制挂杆前端右侧与伸缩封板进行传动连接,并且伸缩封板左端与雾化室相连接;伸缩封板后端左底部与第一圆柱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柱齿轮左端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下端与松弛皮带相连接;松弛皮带内中部左侧设置有控制轮;入水口底端设置有全向雾化喷头;全向雾化喷头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圆柱齿轮相连接;第二圆柱齿轮右端与第三圆柱齿轮相互啮合第三圆柱齿轮顶端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右顶部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分向转轮外表面右上部与第四圆柱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圆柱齿轮顶端与第五圆柱齿轮相互啮合;第五圆柱齿轮左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五圆柱齿轮顶端与第六圆柱齿轮相互啮合;雾化室底端中左侧与净化水出口相连接;雾化室底端中右侧与循环入口相连接;雾化室内左侧底部和内右侧底部均与废气注入口相连接;雾化室右中底部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相连接;雾化室右顶部与井式净化装置相连接;松弛皮带内右侧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二氧化氮净化装置包括抛洒净化室、二氧化氮通道、填料盖、第一悬装挂钩、第二悬装挂钩、扩散防聚网盒、第一绞龙、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推进扇、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电机和凸轮;抛洒净化室左底部与二氧化氮通道相连接;抛洒净化室顶中右侧与填料盖进行转动连接;抛洒净化室内顶端中右侧与第一悬装挂钩进行焊接;抛洒净化室内顶端中左侧与第二悬装挂钩进行焊接;抛洒净化室内顶端右侧与第一绞龙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悬装挂钩底端与扩散防聚网盒进行滑动连接,并且扩散防聚网盒顶端左侧与第二悬装挂钩相连接;第一绞龙底端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表面左端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顶端与第一斜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斜齿轮左端与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第二斜齿轮左上端与第三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左前侧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三锥齿轮右上侧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锥齿轮左端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表面底端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端与推进扇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左上端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右下端与凸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凸轮外表面右端与扩散防聚网盒向接触;第七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电机进行传动连接;二氧化氮通道左端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外表面左端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井式净化装置包括循环回收舱、回收口底板、第一单开门、回归道、第二单向门、第二绞龙、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内齿轮、第七圆柱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传动盘、传动杆、左杠杆、平衡杆、右杠杆、异形活塞和第三单向门;循环回收舱底部左侧与回收口底板进行转动连接;循环回收舱顶端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开门;循环回收舱顶端左侧与回归道相连接;循环回收舱内底部设置有第二绞龙;回归道左顶部与第二单向门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绞龙右端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外表面顶端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左端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外表面顶端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左端与第十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包括底架(1)和水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废水入口(4)、净化水出口(5)、循环入口(6)、废气注入口(7)、二氧化氮净化装置(8)和井式净化装置(9);底架(1)前端中底部设置有水泵(2);底架(1)顶端左侧设置有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水泵(2)左端与循环入口(6)相连接,并且循环入口(6)顶端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相连接;水泵(2)右端通过管道与井式净化装置(9)相连接,并且井式净化装置(9)左顶部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左顶部与废水入口(4)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底部中左侧与净化水出口(5)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内左侧底部和内右侧底部均与废气注入口(7)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右中底部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包括底架(1)和水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废水入口(4)、净化水出口(5)、循环入口(6)、废气注入口(7)、二氧化氮净化装置(8)和井式净化装置(9);底架(1)前端中底部设置有水泵(2);底架(1)顶端左侧设置有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水泵(2)左端与循环入口(6)相连接,并且循环入口(6)顶端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相连接;水泵(2)右端通过管道与井式净化装置(9)相连接,并且井式净化装置(9)左顶部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左顶部与废水入口(4)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底部中左侧与净化水出口(5)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内左侧底部和内右侧底部均与废气注入口(7)相连接;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右中底部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效雾化中和装置(3)包括雾化室(301)、二氧化硫浓度检测器(302)、废水酸碱度检测器(303)、舱底盖板(304)、控制挂杆(305)、伸缩封板(306)、第一圆柱齿轮(307)、第一传动轮(308)、松弛皮带(309)、控制轮(3010)、入水口(3011)、全向雾化喷头(3012)、第二圆柱齿轮(3013)、第三圆柱齿轮(3014)、第一锥齿轮(3015)、第二锥齿轮(3016)、分向转轮(3017)、第四圆柱齿轮(3018)、第五圆柱齿轮(3019)、第一电动推杆(3020)、第六圆柱齿轮(3021)和电动隔板(3022);雾化室(301)内左中部底端与二氧化硫浓度检测器(302)相连接;雾化室(301)内底中部左侧与废水酸碱度检测器(303)相连接;雾化室(301)底中部设置有舱底盖板(304);雾化室(301)内左顶部与控制挂杆(305)进行转动连接;雾化室(301)内中部设置有入水口(3011);雾化室(301)内右中部底侧设置有电动隔板(3022);舱底盖板(304)下方设置有分向转轮(3017);控制挂杆(305)前端右侧与伸缩封板(306)进行传动连接,并且伸缩封板(306)左端与雾化室(301)相连接;伸缩封板(306)后端左底部与第一圆柱齿轮(307)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柱齿轮(307)左端与第一传动轮(3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08)右下端与松弛皮带(309)相连接;松弛皮带(309)内中部左侧设置有控制轮(3010);入水口(3011)底端设置有全向雾化喷头(3012);全向雾化喷头(3012)外表面中部与第二圆柱齿轮(3013)相连接;第二圆柱齿轮(3013)右端与第三圆柱齿轮(3014)相互啮合第三圆柱齿轮(3014)顶端与第一锥齿轮(3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3015)右顶部与第二锥齿轮(3016)相互啮合;分向转轮(3017)外表面右上部与第四圆柱齿轮(3018)进行传动连接;第四圆柱齿轮(3018)顶端与第五圆柱齿轮(3019)相互啮合;第五圆柱齿轮(3019)左端与第一电动推杆(3020)相连接;第五圆柱齿轮(3019)顶端与第六圆柱齿轮(3021)相互啮合;雾化室(301)底端中左侧与净化水出口(5)相连接;雾化室(301)底端中右侧与循环入口(6)相连接;雾化室(301)内左侧底部和内右侧底部均与废气注入口(7)相连接;雾化室(301)右中底部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8)相连接;雾化室(301)右顶部与井式净化装置(9)相连接;松弛皮带(309)内右侧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钨生产废水对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氧化氮净化装置(8)包括抛洒净化室(801)、二氧化氮通道(802)、填料盖(803)、第一悬装挂钩(804)、第二悬装挂钩(805)、扩散防聚网盒(806)、第一绞龙(807)、第二传动轮(808)、第三传动轮(809)、第一斜齿轮(8010)、第二斜齿轮(8011)、第三锥齿轮(8012)、第四锥齿轮(8013)、第四传动轮(8014)、第五传动轮(8015)、推进扇(8016)、第六传动轮(8017)、第七传动轮(8018)、电机(8019)和凸轮(8020);抛洒净化室(801)左底部与二氧化氮通道(802)相连接;抛洒净化室(801)顶中右侧与填料盖(803)进行转动连接;抛洒净化室(801)内顶端中右侧与第一悬装挂钩(804)进行焊接;抛洒净化室(801)内顶端中左侧与第二悬装挂钩(805)进行焊接;抛洒净化室(801)内顶端右侧与第一绞龙(8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悬装挂钩(804)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慧珍
申请(专利权)人:郭慧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