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中S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55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中SO

SO in flu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中SO3脱除系统以及脱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污染物协同处理
,具体为一种烟气中SO3脱除系统以及脱除方法。
技术介绍
在煤燃烧的过程中,一部分硫元素被直接转化为三氧化硫(SO3),一部分二氧化硫(SO2)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催化还原法氧化,转化为三氧化硫(SO3)。三氧化硫达到一定的浓度,排放到大气中易造成环境污染,使雾霾加重。三氧化硫进入湿法脱硫塔后,形成气溶胶,通过烟囱排放,形成“蓝色烟羽”,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三氧化硫还会使催化剂中毒,影响SCR脱硝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针对目前燃煤电厂安装的脱硝装置,SCR反应器中未反应的氨气(NH3)和三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及NH4HSO4,造成空气预热器堵塞,使空预器的运行阻力升高,严重时会使机组停运等问题。三氧化硫在空预器前的烟气中温度降低,易造成酸露点升高,空预器的低温腐蚀加重,设备寿命降低。据了解,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控制三氧化硫问题已研究十多年,而我国电厂对三氧化硫的控制还不够重视。目前,三氧化硫的脱除主要靠湿法脱硫技术以及湿式电除尘器等,但上述技术主要布置在除尘器之后,能够控制三氧化硫排放效率有限,同时也无法消除三氧化硫对前端脱硝装置和空气预热器的危害。另外,湿式电除尘器投资费用大,运行维护费用高。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研究各种碱性吸收剂对于烟气中三氧化硫的脱除效率以及对锅炉的运行影响,多以钙基、钠基、镁基以及天然碱作为吸收剂,其中钠基吸收剂对烟气中的三氧化硫脱除效果好,但原料成本高以及钠基吸收剂易造成催化剂中毒。镁基以及钙基吸收剂成本较低,但脱除三氧化硫效率低。中国专利中关于三氧化硫的脱除方法,如喷射吸收剂的状态可以分为喷射干粉和喷射溶液,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喷射干粉因为颗粒粒度大,受送料和喷洒不均匀影响,脱除三氧化硫效率低,导致吸收剂耗量大;喷射溶液的脱除三氧化硫效率高,但需要通过蒸汽伴热等方式提高吸收剂的溶解度,否则雾化液滴水分含量高,降低烟气温度较多,不利于液滴蒸发,对生产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中SO3脱除系统以及脱除方法,旨在用于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烟气中SO3脱除系统,包括烟道,还包括用于一次稀释团聚剂的乳化罐、二次稀释团聚剂的混合罐以及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烟道内的雾化喷枪,所述乳化罐的出料口通过乳化泵与所述混合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合罐的出料口通过喷雾泵连通所述雾化喷枪。进一步地,于所述烟道内设置有空预器,沿所述烟道内的烟气流向,于所述空预器的前方设置有所述雾化喷枪的第一喷口。进一步地,所述烟道于所述空预器的后方设置有除尘器,于所述烟道对应所述空预器与所述除尘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所述雾化喷枪的第二喷口。进一步地,于所述烟道内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正对所述雾化喷枪伸入所述烟道内的部分,且烟气依次流经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雾化喷枪所在区域。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枪包括喷枪管以及喷气管,所述喷枪管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混合罐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供压缩空气进入的压缩空气进口,于另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喷气管沿所述喷枪管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喷气管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靠近且朝向所述雾化喷嘴设置。进一步地,于所述烟道内设置有浓度监测仪,通过所述浓度监测仪检测数据控制所述雾化喷枪的喷雾流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烟气中SO3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乳化罐内添加团聚剂粉料,且在乳化罐内一次稀释形成团聚剂乳化液;通过乳化泵将一次稀释后的团聚剂乳化液导入混合罐内,且在混合罐内二次稀释形成团聚剂混合溶液;通过喷雾泵将混合罐内的团聚剂混合溶液导入雾化喷枪内,且经由雾化喷枪以团聚剂喷雾的形式喷入烟道内,团聚剂喷雾吸附烟道内烟气中的SO3。进一步地,乳化罐中的团聚剂乳化液浓度0.3~1%,混合罐中的团聚剂混合溶液0.3~1‰。进一步地,雾化喷枪喷入烟道内的团聚剂喷雾的液滴粒径为10~150μm。进一步地,团聚剂粉料包括高分子化合物、无机盐、表面活性剂以及pH调节剂,粉料粒度在200~300目之间。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向烟道中喷入团聚剂溶液,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的粘附性脱除烟气中的SO3,团聚剂与水混合后,在烟道内结晶形成晶体微粒,黏度大,对SO3脱除效率高,且成本低廉;采用双流体雾化喷枪,能够如团聚剂溶液浓度选取合适的气液比,雾化喷嘴雾化粒径小、雾化角大,在烟道内覆盖均匀,保证了团聚剂溶液与SO3的充分混合,可实现SO390%以上的脱除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空预器前端烟道喷入团聚剂溶液可以吸附SO3,避免SO3与NH3生成NH4HSO4,减少空气预热器结垢,在空预器后与除尘器前端烟道喷入团聚剂溶液吸附SO3,可显著降低硫酸露点,降低后端除尘器和脱硫塔等设备腐蚀风险,减少SO3进入脱硫塔内形成气溶胶,导致烟囱排放“蓝烟”、“烟羽拖尾”现象,同时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脱硫废水浓缩及烟道蒸发一体处理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气中SO3脱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道用雾化喷枪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道用雾化喷枪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枪流量及压力的调节监测模块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枪流量及压力的调节监测模块的喷液母管与喷液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枪流量及压力的调节监测模块的空气母管与空气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枪流量及压力的调节监测模块的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钝化团聚复合剂与脱硫废水混合处理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合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合供料系统的混合罐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合供料系统的料仓与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脱硫废水处理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以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硫废水浓缩及烟道蒸发一体处理工艺系统,包括烟道5以及钝化团聚子系统,采用钝化团聚子系统将脱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中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中SO3脱除系统,包括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一次稀释团聚剂的乳化罐、二次稀释团聚剂的混合罐以及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烟道内的雾化喷枪,所述乳化罐的出料口通过乳化泵与所述混合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合罐的出料口通过喷雾泵连通所述雾化喷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中SO3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烟道内设置有空预器,沿所述烟道内的烟气流向,于所述空预器的前方设置有所述雾化喷枪的第一喷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中SO3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于所述空预器的后方设置有除尘器,于所述烟道对应所述空预器与所述除尘器之间的部分设置有所述雾化喷枪的第二喷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中SO3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烟道内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正对所述雾化喷枪伸入所述烟道内的部分,且烟气依次流经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雾化喷枪所在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中SO3脱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枪包括喷枪管以及喷气管,所述喷枪管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混合罐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供压缩空气进入的压缩空气进口,于另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喷气管沿所述喷枪管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喷气管靠近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湧张涛鞠省伟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