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32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具有烹饪腔;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设置有排气通道;限压阀,与排气通道配合,限压阀包括第一磁性结构;调压机构,能够相对于锅盖平动或转动,调压机构包括第二磁性结构,如果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二磁性结构相对,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二磁性结构之间产生斥力,以使限压阀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斥力的作用下与排气通道配合。加热装置,用以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能够调节压力的压力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为常用的家用电器。其中,一些电压力锅产品为了能够实现多段调压的功能,在限压阀处设置了位置可以调节的配重块。现有技术中对于配重块的位置调节均采用机械结构进行驱动,例如利用电磁阀,杠杆,电推杆等结构进行驱动。用上述配重块的方案控制电压力锅的压力使得限压阀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能够调节压力的压力烹饪器具的限压阀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具有烹饪腔;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设置有排气通道;限压阀,与排气通道配合,限压阀包括第一磁性结构;调压机构,能够相对于锅盖平动或转动,调压机构包括第二磁性结构,如果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二磁性结构相对,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二磁性结构之间产生斥力,以使限压阀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斥力的作用下与排气通道配合;加热装置,用以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进一步地,第二磁性结构为多个,每个第二磁性结构与第一磁性结构相对时所产生的斥力的大小不同,以使限压阀的工作压力不同。进一步地,调压机构还包括第三磁性结构,如果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三磁性结构相对,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三磁性结构之间产生磁吸力,限压阀能够在磁吸力的作用下远离排气通道。进一步地,第一磁性结构为第一磁块,第二磁性结构为第二磁块,第三磁性结构为第三磁块。进一步地,调压机构还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锅盖上的支架,第二磁块以及第三磁块设置在支架上。进一步地,如果调压机构远离限压阀,限压阀能够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排气通道配合。进一步地,压力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调压机构相对于锅盖平动或转动。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与调压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件,以将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至调压机构。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电机,传动件为齿轮,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调压机构上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配合齿。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锅盖包括由外之内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以及内盖,调压机构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当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二磁性结构相对时,第一磁性结构与第二磁性结构之间产生斥力,限压阀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斥力的作用下封堵在排气通道处。当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足以克服限压阀的重力以及斥力之和时即可将限压阀顶起以实现排气,以实现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工作压力工作。而当限压阀不受到外力时,限压阀能够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封堵在排气通道处。当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足以克服限压阀的重力时即可将限压阀顶起以实现排气,以实现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二工作压力工作。上述结构通过对限压阀施加斥力来控制烹饪腔内的压力,使得限压阀不必增加配重块结构,从而简化了限压阀的结构,进而降低了限压阀的加工难度以及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压力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压力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的压力烹饪器具的支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压力烹饪器具的支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的压力烹饪器具的支架处于第三位置时的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示出了图1的压力烹饪器具的支架处于第四位置时的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烹饪腔;2、排气通道;10、锅体;20、锅盖;21、内衬;22、内盖;30、限压阀;31、第一磁性结构;40、调压机构;41、第二磁性结构;42、第三磁性结构;43、支架;431、配合齿;50、驱动机构;60、传动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限压阀30、调压机构40以及加热装置。其中,锅体10具有烹饪腔1。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20设置有排气通道2。限压阀30与排气通道2配合,限压阀30包括第一磁性结构31。调压机构40能够相对于锅盖20平动或转动,调压机构40包括第二磁性结构41,如果第一磁性结构31与第二磁性结构41相对,第一磁性结构31与第二磁性结构41之间产生斥力,以使限压阀30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斥力的作用下与排气通道2配合。加热装置,用以加热烹饪腔1内的食物。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第一磁性结构31与第二磁性结构41相对时,第一磁性结构31与第二磁性结构41之间产生斥力,限压阀30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斥力的作用下封堵在排气通道处。当烹饪腔1内的气体压力足以克服限压阀30的重力以及斥力之和时即可将限压阀30顶起以实现排气,以实现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工作压力工作。而当限压阀30不受到外力时,限压阀30能够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封堵在排气通道处。当烹饪腔1内的气体压力足以克服限压阀30的重力时即可将限压阀30顶起以实现排气,以实现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二工作压力工作。上述结构通过对限压阀30施加斥力来控制烹饪腔1内的压力,使得限压阀30不必增加配重块结构,从而简化了限压阀的结构,进而降低了限压阀的加工难度以及生产成本。如图3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结构41为多个,每个第二磁性结构41与第一磁性结构31相对时所产生的斥力的大小不同,以使限压阀30的工作压力不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结构41为两个,两个中的其中一个第二磁性结构41与第一磁性结构31相对时产生的斥力为第一斥力,两个中的另一个第二磁性结构41与第一磁性结构31相对时产生的斥力为第二斥力,第一斥力大于第二斥力。因此,不同的第二磁性结构41与限压阀30相对,使得限压阀30受到的向下的合力(限压阀的重力与斥力的合力)不同,最终实现了多段调压的功能。上述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段调压以时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更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磁性结构41还可以为3个或3个以上。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压机构40还包括第三磁性结构42,如果第一磁性结构31与第三磁性结构42相对,第一磁性结构31与第三磁性结构42之间产生磁吸力,限压阀30能够在磁吸力的作用下远离排气通道2,以实现无压烹饪。上述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不同的烹饪模式,改善压力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结构31为第一磁块,第二磁性结构41为第二磁块,第三磁性结构42为第三磁块。上述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10),具有烹饪腔(1);/n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设置有排气通道(2);/n限压阀(30),与所述排气通道(2)配合,所述限压阀(30)包括第一磁性结构(31);/n调压机构(40),能够相对于所述锅盖(20)平动或转动,所述调压机构(40)包括第二磁性结构(41),如果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41)相对,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41)之间产生斥力,以使所述限压阀(30)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所述斥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排气通道(2)配合;/n加热装置,用以加热所述烹饪腔(1)内的食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具有烹饪腔(1);
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设置有排气通道(2);
限压阀(30),与所述排气通道(2)配合,所述限压阀(30)包括第一磁性结构(31);
调压机构(40),能够相对于所述锅盖(20)平动或转动,所述调压机构(40)包括第二磁性结构(41),如果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41)相对,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41)之间产生斥力,以使所述限压阀(30)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所述斥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排气通道(2)配合;
加热装置,用以加热所述烹饪腔(1)内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结构(41)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磁性结构(41)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相对时所产生的斥力的大小不同,以使所述限压阀(30)的工作压力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机构(40)还包括第三磁性结构(42),如果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与所述第三磁性结构(42)相对,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与所述第三磁性结构(42)之间产生磁吸力,所述限压阀(30)能够在所述磁吸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排气通道(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31)为第一磁块,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