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22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淡水湖湖区资源以及甲鱼生长发育规律,整个养殖过程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占地少、成活率高,管理方便;同时采用纯天然饵料,甲鱼发病率低,体质好,生长发育快,肉质好,营养价值高,提高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养殖,可在湖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A culture method of native turtle in Lak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甲鱼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动物,盛产于湖泊、水库等水域,野生甲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种药用功效,可治虚劳盗汗、阴虚阳亢、久病泄泻、小儿惊痫、妇女闭经、难产等症,是我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喜爱的药食同源食物,由于其在自然水域中遭到灭绝性捕捞,野生甲鱼资源日益枯竭,湖泊等水域野生甲鱼极为罕见,因而,人工养殖的甲鱼成为了其绝佳替代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甲鱼的需求增加,各种养殖方式也相继出现这些养殖方法虽然提高了甲鱼产量,但因投入高,管理技术难度大,且生长缓慢,同时,由于其养殖区域密度高,使用饲料又多为低品级的加工饲料,导致其肉质较差,营养成份的种类和含量也远低于野生甲鱼,因而有必要开发出一种经济效益好且能综合利用有效资源的生态甲鱼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设养殖池:在无污染的淡水湖区旁建立养殖区,选择在水体边缘且光照透彻的区域砌筑多个养殖池,养殖池为砖混结构,将养殖池分隔成若干小池塘,每一块小池塘的面积在5-6平方;步骤二、养殖池前期处理:在养殖池底部铺设砂性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后施加有机肥;引入无污染的水源进入养殖池,养殖池内水深在60-80cm;在每个小池塘内种植水生植物;步骤三、苗种选择:选择巢湖地区土著稚甲鱼,选择稚甲鱼背部梅花形状的黑色素沉积点较多且活力强和反应快;放养前对稚甲鱼进行消毒处理;步骤四、甲鱼饲养:前期将稚甲鱼放置在小池塘内相对集中养殖,当稚甲鱼相对较大的时候在分开养殖;每个小池塘内甲鱼的雌雄配比为7:1;步骤五、投放饵料:根据甲鱼生长习性,在甲鱼放养前期每日定点投喂饵料2-3次,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6%-12%,甲鱼后期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3%-5%;步骤六、后期管理:早晚巡视养殖池,及时清理残铒;每隔30天对养殖池进行水体消毒,消毒处理后调节水质;甲鱼在冬眠和产蛋时期的前十天加大对甲鱼的饵料投放,投喂量为平时的1.3-1.5倍。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养殖池的外端设有防逃的围栏,每个小池塘内搭建有晒背台,所述晒背台为玻璃钢制成的倾斜梯台,晒背台东南向放置在小池塘内便于甲鱼日晒。优选的,所述养殖池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小池塘之间设有便于水流动的网孔,所述出水口连通位于养殖池外网的生态净化池,养殖池流出的水通过生态净化池进行净化处理并通过水泵输送到养殖池远离出水口一端进行曝气处理后进入养殖池,实现养殖池内的微流水循环。优选的,所述生态净化池内设有净化水质的昌莆、水草、睡莲、芦苇、浮萍和水葫芦;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同时吸收甲鱼的排泄物,并增加水体氧气;生态净化池并放养些田螺和鲢鱼,田螺和鲢鱼可以去除水中的腐化物质,达到净化水质。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外端设有加温池,加温池通过锅炉进行加热池水,加温池与养殖池的水循环连通便于养殖池内的水温控制。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水生植物为水葫芦、水浮莲、眼子菜、分苦草和凤眼莲中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消毒处理采用15-20g/L食盐水浸泡10min或者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浸泡水以漫过稚甲鱼背部为宜。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稚甲鱼前期放养密度在15-25只/m2,稚甲鱼前期养殖时间为2个月;所述分开养殖的养殖密度在2-5只/m2。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饵料的制备为动植物饵料混合配置,动物性饵料为鱼虾、浮游生物、动物内脏、蚌肉、昆虫和蚯蚓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性饵料为南瓜、土豆、菜饼、红枣、三七和车前草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淡水湖湖区资源以及甲鱼生长发育规律,整个养殖过程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占地少、成活率高,管理方便;同时采用纯天然饵料,甲鱼发病率低,体质好,生长发育快,肉质好,营养价值高,提高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养殖,可在湖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设养殖池:在无污染的淡水湖区旁建立养殖区,选择在水体边缘且光照透彻的区域砌筑多个养殖池,养殖池为砖混结构,将养殖池分隔成若干小池塘,每一块小池塘的面积在5-6平方;步骤二、养殖池前期处理:在养殖池底部铺设砂性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后施加有机肥;引入无污染的水源进入养殖池,养殖池内水深在60-80cm;在每个小池塘内种植水生植物;步骤三、苗种选择:选择巢湖地区土著稚甲鱼,选择稚甲鱼背部梅花形状的黑色素沉积点较多且活力强和反应快;放养前对稚甲鱼进行消毒处理;步骤四、甲鱼饲养:前期将稚甲鱼放置在小池塘内相对集中养殖,当稚甲鱼相对较大的时候在分开养殖;每个小池塘内甲鱼的雌雄配比为7:1;步骤五、投放饵料:根据甲鱼生长习性,在甲鱼放养前期每日定点投喂饵料2-3次,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6%-12%,甲鱼后期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3%-5%;步骤六、后期管理:早晚巡视养殖池,及时清理残铒;每隔30天对养殖池进行水体消毒,消毒处理后调节水质;甲鱼在冬眠和产蛋时期的前十天加大对甲鱼的饵料投放,投喂量为平时的1.3-1.5倍。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的养殖池的外端设有防逃的围栏,每个小池塘内搭建有晒背台,所述晒背台为玻璃钢制成的倾斜梯台,晒背台东南向放置在小池塘内便于甲鱼日晒。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小池塘之间设有便于水流动的网孔,所述出水口连通位于养殖池外网的生态净化池,养殖池流出的水通过生态净化池进行净化处理并通过水泵输送到养殖池远离出水口一端进行曝气处理后进入养殖池,实现养殖池内的微流水循环。本实施例中,所述生态净化池内设有净化水质的昌莆、水草、睡莲、芦苇、浮萍和水葫芦;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同时吸收甲鱼的排泄物,并增加水体氧气;生态净化池并放养些田螺和鲢鱼,田螺和鲢鱼可以去除水中的腐化物质,达到净化水质。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外端设有加温池,加温池通过锅炉进行加热池水,加温池与养殖池的水循环连通便于养殖池内的水温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的水生植物为水葫芦、水浮莲、眼子菜、分苦草和凤眼莲中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中的消毒处理采用15-20g/L食盐水浸泡10min或者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浸泡水以漫过稚甲鱼背部为宜。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的稚甲鱼前期放养密度在15-25只/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建设养殖池:在无污染的淡水湖区旁建立养殖区,选择在水体边缘且光照透彻的区域砌筑多个养殖池,养殖池为砖混结构,将养殖池分隔成若干小池塘,每一块小池塘的面积在5-6平方;/n步骤二、养殖池前期处理:在养殖池底部铺设砂性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后施加有机肥;引入无污染的水源进入养殖池,养殖池内水深在60-80cm;在每个小池塘内种植水生植物;/n步骤三、苗种选择:选择巢湖地区土著稚甲鱼,选择稚甲鱼背部梅花形状的黑色素沉积点较多且活力强和反应快;放养前对稚甲鱼进行消毒处理;/n步骤四、甲鱼饲养:前期将稚甲鱼放置在小池塘内相对集中养殖,当稚甲鱼相对较大的时候在分开养殖;每个小池塘内甲鱼的雌雄配比为7:1;/n步骤五、投放饵料:根据甲鱼生长习性,在甲鱼放养前期每日定点投喂饵料2-3次,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6%-12%,甲鱼后期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3%-5%;/n步骤六、后期管理:早晚巡视养殖池,及时清理残铒;每隔30天对养殖池进行水体消毒,消毒处理后调节水质;甲鱼在冬眠和产蛋时期的前十天加大对甲鱼的饵料投放,投喂量为平时的1.3-1.5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设养殖池:在无污染的淡水湖区旁建立养殖区,选择在水体边缘且光照透彻的区域砌筑多个养殖池,养殖池为砖混结构,将养殖池分隔成若干小池塘,每一块小池塘的面积在5-6平方;
步骤二、养殖池前期处理:在养殖池底部铺设砂性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后施加有机肥;引入无污染的水源进入养殖池,养殖池内水深在60-80cm;在每个小池塘内种植水生植物;
步骤三、苗种选择:选择巢湖地区土著稚甲鱼,选择稚甲鱼背部梅花形状的黑色素沉积点较多且活力强和反应快;放养前对稚甲鱼进行消毒处理;
步骤四、甲鱼饲养:前期将稚甲鱼放置在小池塘内相对集中养殖,当稚甲鱼相对较大的时候在分开养殖;每个小池塘内甲鱼的雌雄配比为7:1;
步骤五、投放饵料:根据甲鱼生长习性,在甲鱼放养前期每日定点投喂饵料2-3次,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6%-12%,甲鱼后期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的3%-5%;
步骤六、后期管理:早晚巡视养殖池,及时清理残铒;每隔30天对养殖池进行水体消毒,消毒处理后调节水质;甲鱼在冬眠和产蛋时期的前十天加大对甲鱼的饵料投放,投喂量为平时的1.3-1.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养殖池的外端设有防逃的围栏,每个小池塘内搭建有晒背台,所述晒背台为玻璃钢制成的倾斜梯台,晒背台东南向放置在小池塘内便于甲鱼日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小池塘之间设有便于水流动的网孔,所述出水口连通位于养殖池外网的生态净化池,养殖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泽能王家沛郑高峰秦道仓魏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