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92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属于输气管道封堵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管道封堵费工费料且容易渗漏气体的问题,包括包括堵板、压圈、密封圈、止退装置及检测阀,其特点是:所述堵板的直径与输气管的内径略小,在所述堵板上设置有环状凸台,在凸台上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环状凸台上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环状凸台上;所述压圈的外圆直径与堵板的外圆直径一致,所述压圈的内圆直径与所述定位圈的外径匹配,所述压圈套在所述定位圈上,压圈通过螺栓固定在堵板上,所述螺栓与螺孔匹配,当螺栓旋紧时,所述密封圈受压变形,并填充在所述堵板和压圈与输气管内壁间隙处;在所述堵板上设置有检测阀。安全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Sealing device of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orif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
本技术属于输气管道封堵
,具体涉及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输气管线管口需要封堵时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橡胶气囊充气堵塞管道,然后用砖、水泥砌墙封堵。此种方式封堵存在的问题:使用砖、水泥砌墙时费工、费料、施工场地开挖空间工作量大;砌墙后气囊不容易取出;封堵后封堵体容易渗漏气体。此外,封堵时无法检测管道中的气体、气压实时状况,存在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包括堵板、压圈、密封圈、止退装置及检测阀,其特点是:所述堵板的直径与输气管的内径略小,在所述堵板上设置有环状凸台,在凸台上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环状凸台上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抓手5;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环状凸台上;所述压圈的外圆直径与堵板的外圆直径一致,所述压圈的内圆直径与所述定位圈的外径匹配,所述压圈套在所述定位圈上,压圈通过螺栓固定在堵板上,所述螺栓与螺孔匹配,当螺栓旋紧时,所述密封实受压变形,并填充在所述堵板和压圈与输气管内壁间隙处;在所述堵板上设置有检测阀。所述密封圈的横断面的形状呈U型,且U型开口朝内。所述止退装置包括止退块、螺钉及止退块座,所述止退块座固接在压圈上,所述止退块与所述止退块座铰接,所述螺钉与所述止退块上的螺纹孔配合,当旋紧螺钉时,螺钉的端头顶在压圈上,使止退块绕设置在止退块座上的铰接轴转动一个角度,此时止退块与输气管的管壁接触,随着螺钉的旋紧,止退块与输气管壁的接触摩擦力增大。输气管线管口封堵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具体步骤:第一步,制作直径略小于需要封堵的管口内径的堵板,及压圈;第二步,将密封圈套在堵板上的凸台上;第三步,将堵板垂直于管线轴线放入管口内;第四步,将压圈套于定位圈上,并用螺栓拧入螺孔内;堵板和压圈将塑性密封圈向外挤压令密封圈变形挤出并紧紧贴在管道内壁上,从而起到密封封堵作用。输气管线管口封堵后检测管线内气压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所述堵板上开孔,在所开孔上安装检测阀,连接相应气体检测设备即可检测管线内部气体状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堵板、塑性密封圈及压圈,通过拧紧螺栓将密封紧紧贴在管道内壁上,从而起到密封封堵的作用,施工安全方便,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作业效率。采用检测阀可以监测气压实时状况,以利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堵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止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结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C-C剖视图。图中:1—输气管;2—螺栓;3—止退装置;3-1—止退块;3-2—螺钉;3-3止退块座;4—压圈;5—抓手;6—堵板;6-1—凸台;6-2—定位圈;6-3—螺孔;7—密封圈;7-1—横断面;7-2—密封圈内孔;8—检测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包括堵板6、压圈4、密封圈7、止退装置3及检测阀8,其特点是:如图3所示,所述堵板6的直径与输气管1的内径略小,在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环状凸台6-1,在凸台6-1上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环状凸台6-1上设置有定位圈6-2;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抓手5;所述密封圈7套在所述环状凸台6-1上;所述压圈4的外圆直径与堵板6的外圆直径一致,所述压圈4的内圆直径与所述定位圈6-2的外径匹配,所述压圈4套在所述定位圈6-2上,压圈4通过螺栓2固定在堵板6上,所述螺栓2与螺孔6-3匹配,当螺栓2旋紧时,所述密封实7受压变形,并填充在所述堵板6和压圈4与输气管1内壁间隙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检测阀8。如图6图和图7所示,所述密封圈7的横断面7-1的形状呈U型,且U型开口朝内。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止退装置3包括止退块3-1、螺钉3-2及止退块座3-3,所述止退块座3-3固接在压圈4上,所述止退块3-1与所述止退块座3-3铰接,所述螺钉3-2与所述止退块3-1上的螺纹孔配合,当旋紧螺钉3-2时,螺钉3-2的端头顶在压圈4上,使止退块3-1绕设置在止退块座3-3上的铰接轴转动一个角度,此时止退块3-1与输气管1的管壁接触,随着螺钉3-2的旋紧,止退块3-1与输气管壁的接触摩擦力增大。输气管线管口封堵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具体步骤:第一步,制作直径略小于需要封堵的管口内径的堵板6,及压圈4;第二步,将密封圈7套在堵板6上的凸台6-1上;第三步,将堵板6垂直于管线轴线放入管口内;第四步,将压圈4套于定位圈6-2上,并用螺栓2拧入螺孔6-3内;堵板6和压圈4将塑性密封圈7向外挤压令密封圈变形挤出并紧紧贴在管道内壁上,从而起到密封封堵作用。输气管线管口封堵后检测管线内气压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堵板6上开孔,在所开孔上安装检测阀5,连接相应气体检测设备即可检测管线内部气体状况。工作过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在进行输气管线管中封堵时,将密封圈7套在堵板6上的凸台6-1上,将堵板6置于输气管1口内,将压圈4套于定位圈6-2上,将螺栓2拧入螺孔6-3内,堵板6和压圈4将塑性密封圈7向外挤压令密封圈变形挤出并紧紧贴在管道内壁上,从而起到密封封堵作用。需要检测管线内气体状况,则将检测阀8上连接相应检测设备即可检测管线内部气体状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包括堵板(6)、压圈(4)、密封圈(7)、止退装置(3)及检测阀(8),其特征是:所述堵板(6)的直径与输气管(1)的内径略小,在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环状凸台(6-1),在凸台(6-1)上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环状凸台(6-1)上设置有定位圈(6-2);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抓手(5);所述密封圈(7)套在所述环状凸台(6-1)上;所述压圈(4)的外圆直径与堵板(6)的外圆直径一致,所述压圈(4)的内圆直径与所述定位圈(6-2)的外径匹配,所述压圈(4)套在所述定位圈(6-2)上,压圈(4)通过螺栓(2)固定在堵板(6)上,所述螺栓(2)与螺孔(6-3)匹配,当螺栓(2)旋紧时,所述密封圈(7)受压变形,并填充在所述堵板(6)和压圈(4)与输气管(1)内壁间隙处;在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检测阀(8);所述止退装置(3)固接在压圈(4)上靠边缘位置;/n所述密封圈(7)的横断面(7-1)的形状呈U型,且U型开口朝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输气管线管口封堵装置,包括堵板(6)、压圈(4)、密封圈(7)、止退装置(3)及检测阀(8),其特征是:所述堵板(6)的直径与输气管(1)的内径略小,在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环状凸台(6-1),在凸台(6-1)上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环状凸台(6-1)上设置有定位圈(6-2);所述堵板(6)上设置有抓手(5);所述密封圈(7)套在所述环状凸台(6-1)上;所述压圈(4)的外圆直径与堵板(6)的外圆直径一致,所述压圈(4)的内圆直径与所述定位圈(6-2)的外径匹配,所述压圈(4)套在所述定位圈(6-2)上,压圈(4)通过螺栓(2)固定在堵板(6)上,所述螺栓(2)与螺孔(6-3)匹配,当螺栓(2)旋紧时,所述密封圈(7)受压变形,并填充在所述堵板(6)和压圈(4)与输气管(1)内壁间隙处;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迎玺王振海卢嘉栋杨冰任玉明张鉴超王宏达崔新生张慧杨立勤王雅萱崔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