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82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包括安装平台和泵体主体,泵体主体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腔,凹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将螺栓拧入第一安装孔中使齿轮泵的泵体与发动机连接,拆装方便。通过设置安装平台,减小了泵体的体积,节约安装空间。由于发动机上的安装空间有限,通过将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设置在泵盖上,便于在安装,不会与周围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An internal gea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啮合齿轮泵
本技术属于机油泵
,具体涉一种内啮合齿轮泵。
技术介绍
由于市场对轻型卡车的需求较大,特别是低速高负载的车型,此类发动机对机油泵的质量要求很高。长期的实践证明,机油泵的运行中,各润滑部位对润滑油的压力、流量、流速三要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尽相同,各不同部位可靠合理的供油更为重要。特别是内啮合齿轮泵,具有输送液体平稳、无脉动、振动小和噪音低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传统齿轮泵,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位于泵体上,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导致不便于在安装,易与周围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啮合齿轮泵,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泵,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位于泵体上,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导致不便于在安装,易与周围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包括安装平台和泵体主体,泵体主体位于安装平台的上表面,且安装平台与泵体主体一体成型,安装平台的边缘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泵体主体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腔,凹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凹腔的底面开设有一个通孔和第一盲孔,通孔贯穿安装平台;所述泵体主体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泵盖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通孔伸出泵体,第一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三盲孔中,第二转轴的下端转动插设在第一盲孔,第二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二盲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平行设置。所述泵盖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泵盖的边缘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数量相同,泵盖与泵体配合安装后,通过螺栓插入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将泵盖和泵体紧固。将螺栓拧入第一安装孔中使齿轮泵的泵体与发动机连接,拆装方便。通过设置安装平台,减小了泵体的体积,节约安装空间。由于发动机上的安装空间有限,通过将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设置在泵盖上,便于在安装,不会与周围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进一步改进,所述泵盖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第一凸台,第一凸台沿其轴线贯穿开设有通道,通道中部设置有隔板,将通道分为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泵盖的底面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和进油通道连通,出油孔和出油通道连通。通过在泵盖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第一凸台,用于开设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使得泵盖局部厚道增加,而整体厚度较薄,体积小,节省材料,成本低。进一步改进,所述泵盖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位于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的正上方,局部增加泵盖厚度,即提高泵盖盲孔上方的强度,防止泵盖因为开设盲孔而易被损坏。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的中心点连线与进油孔和出油孔的中心点连线垂直。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主体和泵盖的端面均为矩形,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泵体主体上表面的四个角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平台的端面呈圆形,沿安装平台的轴线方向观察,泵体主体的中心点与安装平台的中心点不重合,便于安装。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面上凹陷形成弓形缺口,便于与发动机的安装面配合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螺栓拧入第一安装孔中使齿轮泵的泵体与发动机连接,拆装方便。通过设置安装平台,减小了泵体的体积,节约安装空间。由于发动机上的安装空间有限,通过将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设置在泵盖上,便于在安装,不会与周围其他部件发生干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图。图2为泵体的立体图。图3为泵体的俯视图。图4为泵盖的立体图。图5为泵盖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B-B示意图。图7为泵盖的仰视图。图8为图7的A-A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8所示,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和泵盖3,所述泵体包括安装平台2和泵体主体1,泵体主体1位于安装平台2的上表面,且安装平台与泵体主体一体成型,安装平台2的边缘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21。所述泵体主体1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腔12,凹腔12中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图中未示出),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凹腔12的底面开设有一个通孔13和第一盲孔14,通孔13贯穿安装平台2;所述泵体主体1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1。所述泵盖3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盲孔34和第三盲孔35,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通孔13伸出泵体,第一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三盲孔中35,第二转轴的下端转动插设在第一盲孔14,第二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二盲孔34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平行设置。所述泵盖3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泵盖的边缘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32,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数量相同,泵盖与泵体配合安装后,通过螺栓插入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将泵盖和泵体紧固。将螺栓拧入第一安装孔中使齿轮泵的泵体与发动机连接,拆装方便。通过设置安装平台,减小了泵体的体积,节约安装空间。由于发动机上的安装空间有限,通过将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设置在泵盖上,便于在安装,不会与周围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盖3上表面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第一凸台31,第一凸台沿其轴线贯穿开设有通道,通道中部设置有隔板,将通道分为进油通道38和出油通道39,泵盖3的底面上开设有进油孔36和出油孔37,进油孔36和进油通道38连通,出油孔37和出油通道39连通。通过在泵盖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水平放置的圆柱状第一凸台,用于开设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使得泵盖局部厚道增加,而整体厚度较薄,体积小,节省材料,成本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盖3上表面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第二凸台33,第二凸台33位于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的正上方,局部增加泵盖厚度,即提高泵盖盲孔上方的强度,防止泵盖因为开设盲孔而易被损坏。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的中心点连线与进油孔和出油孔的中心点连线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主体1和泵盖3的端面均为矩形,第二安装孔1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安装孔11分别位于泵体主体上表面的四个角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平台2的端面呈圆形,沿安装平台的轴线方向观察,泵体主体的中心点与安装平台的中心点不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面上凹陷形成弓形缺口,便于与发动机的安装面配合安装。本技术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技术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和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安装平台和泵体主体,泵体主体位于安装平台的上表面,且安装平台与泵体主体一体成型,安装平台的边缘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n所述泵体主体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腔,凹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n所述凹腔的底面开设有一个通孔和第一盲孔,通孔贯穿安装平台;所述泵体主体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n所述泵盖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通孔伸出泵体,第一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三盲孔中,第二转轴的下端转动插设在第一盲孔,第二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二盲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平行设置;/n所述泵盖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泵盖的边缘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数量相同,泵盖与泵体配合安装后,通过螺栓插入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将泵盖和泵体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和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安装平台和泵体主体,泵体主体位于安装平台的上表面,且安装平台与泵体主体一体成型,安装平台的边缘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
所述泵体主体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凹腔,凹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凹腔的底面开设有一个通孔和第一盲孔,通孔贯穿安装平台;所述泵体主体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
所述泵盖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通孔伸出泵体,第一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三盲孔中,第二转轴的下端转动插设在第一盲孔,第二转轴的上端转动插设在第二盲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平行设置;
所述泵盖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泵盖的边缘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数量相同,泵盖与泵体配合安装后,通过螺栓插入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将泵盖和泵体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顺辉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