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77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所述提升短接包括:提升接头和吊卡,所述提升接头包括:提升端、吊卡夹持段、外螺纹,所述提升接头的吊卡夹持段的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斜面台肩,所述吊卡设置在斜面台肩处,承托提升接头;其中,提升接头下端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有可换接头。可换接头的设计适合更换各种规格产品,可根据不同规格大小及螺纹形式选配,也可根据接头外螺纹损坏程度,适时更换以保护其他部件长期重复使用,一机多用功能减少劳动强度便于现场操作也降低了资源损耗。

A kind of directly connected heat insulation oil pipe replaceable lifting short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
本技术涉及石油稠油热采管材
,特别涉及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
技术介绍
我国重油资源分布广泛,稠油在我国石油产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各油田稠油产量也逐年提高。稠油主要用热力开采的方法开采,可分为蒸汽吞吐开采、蒸汽驱开采和蒸汽辅助重力驱开采。受高温影响,热采井的套损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国内大部分稠油热采油田使用隔热油管。当前,带接箍式隔热油管在井场吊装采用普通吊卡,其工作原理是接箍的下端面与吊卡上端面接触配合,通过吊卡上端面承托接箍下端面方式确保吊装承载安全;而随着无接箍直连型隔热油管的问世,常规普通吊卡无法直接吊在管柱上,因为直连型通常没有承载吊装的台肩,有的井队为了应急不得不采用吊带吊装,但安全性、承载能力均达不到要求,这个问题是隔热油管现场使用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及不足,而提供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所述提升短接包括:提升接头和吊卡,所述提升接头包括:提升端、吊卡夹持段、外螺纹,所述提升接头的吊卡夹持段的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斜面台肩,所述吊卡设置在斜面台肩处,承托提升接头;其中,提升接头下端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有可换接头,所述可换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内螺纹、大钳夹持空间以及第二接头内螺纹,所述第一接头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且螺纹为左旋,所述第二接头内螺纹与直连型隔热管外螺纹相连,可根据不同规格大小及螺纹形式更换选配。<br>其中,所述斜面台肩的斜面承载角Q=38°±1°。其中,可换接头的外径D2=提升端外径D=114.3±0.79mm,大钳夹持空间长度L1=240±3.1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彻底解决了直连型隔热油管因为无专用提升吊装工具而而引起安全质量事故的问题;另外,可换接头的设计适合更换各种规格产品,可根据不同规格大小及螺纹形式选配,也可根据第二接头外螺纹损坏程度,适时更换以保护其他部件长期重复使用,一机多用功能减少劳动强度便于现场操作也降低了资源损耗;另外,承托接触面设计成斜面且承载角Q=38°可与现场通用,且便于钻柱垂直平稳固定,减少与下端直连型隔热油管上卸扣时对扣不正、错扣等问题。另外,螺纹选择偏梯形螺纹结构,连接强度较高,可达等同管体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提升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可换保护接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升接头,2.吊卡,3.可换接头,4.提升端,5.吊卡夹持段,6.外螺纹,7.第一接头内螺纹,8.大钳夹持空间,9.第二接头内螺纹,D-提升端外径,L-提升端长度,d-吊卡夹持段外径,L2-吊卡夹持段长度,Q-端面承载角,t-吊卡夹持段壁厚,D2-可换接头外径,L1-大钳夹持空间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部件或者模块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或者模块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上”的部件或者模块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部件或者模块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所述提升短接包括:提升接头1和吊卡2,所述提升接头1包括:提升端4、吊卡夹持段5、外螺纹6,所述提升接头1的吊卡夹持段5的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斜面台肩,所述吊卡2设置在斜面台肩处,承托提升接头;其中,提升接头1下端的外螺纹6,螺纹连接有可换接头3,所述可换接头3包括:第一接头内螺纹7、大钳夹持空间8以及第二接头内螺纹9,所述第一接头内螺纹7与外螺纹6连接,且螺纹为左旋,所述第二接头内螺纹9与直连型隔热管外螺纹相连,可根据不同规格大小及螺纹形式更换选配;也可根据第二接头内螺纹9损坏程度,适时更换以保护其他部件长期重复使用。另外,所述吊卡2与提升接头1的吊卡夹持段5的承托接触面为斜面台肩,斜面承载角Q=38°±1°。另外,所述提升接头(1)的材质,采用4145H,其提升端外径D=114.3±0.79mm,提升端长度L=146±1mm,吊卡夹持段外径d=88.9±0.6mm,吊卡夹持段长度L2=450mm,吊卡夹持段壁厚t≥6.45mm。另外,所述可换接头的外径D2=提升端外径D=114.3±0.79mm,大钳夹持空间长度L1=240±3.18mm,吊卡夹持段5下端凸起部的外径D1为114.3±0.79mm。另外,所述提升接头与可换保护接头通过内螺纹7与外螺纹6旋合连接,齿形为等同的偏梯形螺纹结构,其齿高H=1.775mm,螺距P=3.18mm,锥度为0.06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彻底解决了直连型隔热油管因为无专用提升吊装工具而而引起安全质量事故的问题;另外,可换接头的设计适合更换各种规格产品,可根据不同规格大小及螺纹形式选配,也可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短接包括:提升接头(1)和吊卡(2),所述提升接头(1)包括:提升端(4)、吊卡夹持段(5)、外螺纹(6),所述提升接头(1)的吊卡夹持段(5)的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斜面台肩,所述吊卡(2)设置在斜面台肩处,承托提升接头;/n其中,提升接头(1)下端的外螺纹(6),螺纹连接有可换接头(3),所述可换接头(3)包括:第一接头内螺纹(7)、大钳夹持空间(8)以及第二接头内螺纹(9),所述第一接头内螺纹(7)与外螺纹(6)连接,且螺纹为左旋,所述第二接头内螺纹(9)与直连型隔热管外螺纹相连,可根据不同规格大小及螺纹形式更换选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连型隔热油管可换式提升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短接包括:提升接头(1)和吊卡(2),所述提升接头(1)包括:提升端(4)、吊卡夹持段(5)、外螺纹(6),所述提升接头(1)的吊卡夹持段(5)的侧圆周面上设置有斜面台肩,所述吊卡(2)设置在斜面台肩处,承托提升接头;
其中,提升接头(1)下端的外螺纹(6),螺纹连接有可换接头(3),所述可换接头(3)包括:第一接头内螺纹(7)、大钳夹持空间(8)以及第二接头内螺纹(9),所述第一接头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昭来李太仁周振强杨益民张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亚星科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