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9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主要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包括外墙部和内墙部,所述外墙部的厚度大于内墙部厚度,所述内墙部与外墙部以一定角度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靠的连接建筑物的内墙与外墙。

A building corner component connecting exterior wall and interio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建筑中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砌在框架内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除负担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为减轻框架荷重,应尽量采用轻质墙,如用泡沫混凝土砌块、墙板或空心砖砌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墙面分为内墙与外墙,内墙主要起到隔断的作用,建筑物外墙要将建筑物内部与外部隔开,传统的做法是外墙与内墙各种独立建造,在地震时内墙会受到垂直于墙面的转矩容易崩塌,造成室内的人员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它可靠的连接建筑物的内墙与外墙。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包括外墙部和内墙部,所述外墙部的厚度大于内墙部厚度,所述内墙部与外墙部以一定角度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布置。所述外墙部的肢边长度与内墙部肢边长度不同。所述外墙部和内墙部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相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外墙部和内墙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凸起、下凹槽。所述外墙部和内墙部中分别设有保温部。所述外墙部和内墙部的内部分别设有钢筋骨架。所述外墙部和内墙部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外墙部和内墙部外层固定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在砌块的两端有C形回勾结构或所述装饰板在砌块的表面的上部以及下部同样有C形回勾结构。所述保温部可以使用发泡水泥、发泡玻璃、岩棉、玻璃棉、改性珍珠岩、模塑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聚氨酯(PU)、气凝胶、酚醛发泡材料、聚苯颗粒、苯板、发泡陶瓷或复合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贯通孔包括安装孔和线管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略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线管孔直径,所述安装孔用于插入紧固插杆将拐角构件与其他构件相互锁紧。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利用拐角构件将外墙与内墙互相连接,在拐角构件的内墙部和外墙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搭建的安装孔,拐角构件分别的内墙部和外墙部长度不同,通过不同长度的拐角构件的依次堆砌实现马牙槎的预留,通过安装孔内可以设置钢结构骨架辅助搭建,通过预制的钢结构骨架传递墙面所受到的转矩,地震时内墙受到垂直于墙面的转矩可以通过转角构件传递到外墙,此时转矩施力方向平行与外墙墙面,可以有效抵抗转矩,减少震造成室内的人员伤害。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内墙部肢边长于外墙部的肢边的构件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内墙部肢边短于外墙部的肢边的构件剖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搭砌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外墙部;2、内墙部;3、贯通孔;4、上凸起;5、下凹槽;6、保温部;7、钢筋骨架;8、防水层;9、装饰板;10、安装孔;11、线管孔;12、回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主体结构包括外墙部1和内墙部2,所述外墙部1的厚度大于内墙部2厚度,所述内墙部2与外墙部1以一定角度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布置。内墙部因不与外界空气可接触所以厚度比外墙部薄,进行后期内墙施工可以直接与内墙连接不需要在使用其他构件进行连接。为了方便预留马牙槎,所述外墙部1的肢边长度与内墙部2肢边长度不同,在搭建时先搭砌一块内墙部2肢边长于外墙部1的肢边构件,再搭建一块内墙部2肢边短于外墙部1的肢边构件,这样依次搭建砌块可以实现对内墙和外墙的马牙槎预留。为了方便与其他墙体构件安装,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相连通的贯通孔3,通过贯通孔插入紧固插杆将拐角构件与其他构件相互锁紧。为了在搭砌的时候减少施工误差,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凸起4、下凹槽5,通过上凸起4和下凹槽5的相会配合可以有效的对拐角构件搭砌时提供一定的定位作用。为了保证环保要求,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中分别在中部设有保温部6,通过保温部6可以减少通过墙之间的热量交换,保证在空调暖气使用时的温度稳定。为了保证拐角构件的结构强度,外墙部1和内墙部2的内部分别设有钢筋骨架7,通过内设钢筋骨架7增加砌块整体的抗拉强度。外墙部1会与外界接触,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表面设有防水层8,减少雨对墙体的侵蚀。为了减少施工过程,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外层固定有装饰板9,所述装饰板9在砌块的两端有C形回勾12结构,所述装饰板9在砌块的表面的上部以及下部有C形回勾12结构,通过固定的装饰板9可以减少后期的墙面施工,通过回钩12结构使装饰板2与构件相互嵌连,连接稳固可靠。为了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所述保温部6可以使用发泡水泥、发泡玻璃、岩棉、玻璃棉、改性珍珠岩、模塑聚苯乙烯(EPS)、挤塑聚苯乙烯(XPS)、聚氨酯(PU)、气凝胶、酚醛发泡材料、聚苯颗粒、苯板、发泡陶瓷或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上述材料可以有效的阻断墙面两侧的热交换。为了实现安装和走线,所述贯通孔3包括安装孔10和线管孔11,所述安装孔10的直径略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线管孔11直径,所述安装孔10用于插入紧固插杆将拐角构件与其他构件相互锁紧,通过安装孔10与其他墙体构件连接,通过线管孔11实现墙体内部走线。实施例: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包括外墙部1和内墙部2,所述外墙部1的厚度大于内墙部2厚度,所述内墙部2与外墙部1以一定角度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布置。所述外墙部1的肢边长度与内墙部2肢边长度不同,在搭建时先搭砌一块内墙部2肢边长于外墙部1的肢边构件,再搭建一块内墙部2肢边短于外墙部1的肢边构件,这样依次搭建砌块可以实现对内墙和外墙的马牙槎预留。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相连通的贯通孔3,通过插入紧固插杆将拐角构件与其他构件相互锁紧。所述贯通孔3包括安装孔10和线管孔11,所述安装孔10的直径小于线管孔11直径,所述安装孔10用于插入紧固插杆将拐角构件与其他构件相互锁紧,通过安装孔10与其他墙体构件连接,通过线管孔11实现墙体内部走线。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凸起4、下凹槽5,通过上凸起4和下凹槽5的相会配合可以有效的对拐角构件搭砌时提供一定的定位作用。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中分别在中部设有保温部6,通过保温部6可以减少通过墙之间的热量交换,保证在空调暖气使用时的温度稳定。所述保温部6使用发泡水泥可以有效的阻断墙面两侧的热交换。外墙部1和内墙部2的内部分别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部(1)和内墙部(2),所述外墙部(1)的厚度大于内墙部(2)厚度,所述内墙部(2)与外墙部(1)以一定角度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部(1)和内墙部(2),所述外墙部(1)的厚度大于内墙部(2)厚度,所述内墙部(2)与外墙部(1)以一定角度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部(1)的肢边长度与内墙部(2)肢边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相连通的贯通孔(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凸起(4)、下凹槽(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中分别设有保温部(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连接外墙与内墙的建筑拐角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部(1)和内墙部(2)的内部分别设有钢筋骨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梦圆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